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403|回复: 0

万里奔波寻祖父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23-4-25 13: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里奔波寻祖父 秉承祖训传家风
    ——记“石家庄市文明家庭”崔建强一家
       为了完成奶奶的遗愿,他辗转祖国各地,花光积蓄,终于将爷爷的遗骨抱回故乡和奶奶合葬。为了传承祖训,他抢救性地挖掘整理崔氏文化,培育良好家风。他就是荣获“石家庄市文明家庭”称号的崔建强。

    * w6 D  F1 {) a' R) f/ q1 E1 U  ~
      1933年,崔建强的祖父崔志尧离开行唐赴江西高安县从事地下工作。崔志尧离家前,结婚8个月的妻子付三妮已怀有身孕。之后,付三妮始终没有改嫁,直到1996年去世,也没等到丈夫的消息。崔建强从小与奶奶付三妮一起生活,跟奶奶感情很深。帮奶奶了却心愿成了他心头的大事。崔建强毅然辞去国企“铁饭碗”,踏上漫漫寻亲路。即使在濒临绝望,积劳成疾,患重病住院手术的情况下,也不曾放弃寻找祖父遗骨的念头,他辗转祖国各地,历尽艰难困苦,花光所有积蓄。
    / C# f6 L3 X/ O( d! H& P4 [
      无数个日日夜夜,他的妻子高鹏辉陪伴着他并给予他精神上的支撑,数年后终于在江西省找到了祖父的遗骨,在老家与堂祖母合葬。河北、江西等省市县报纸和多家电台陆续报道了他们夫妻的孝亲之举,轰动一时。2015年崔建强被评为“石家庄市道德模范”,后又以他们的故事出书《蓝包袱》、《涟漪》。为了让后人传承和发扬堂祖父的舍家为国的革命精神和奶奶守节持家、孝先大爱的传统美德,崔建强夫妻在二老的墓地上,建起了一座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的“忠烈贞洁碑”。
    0 H; ]. I$ _7 P  y! a, @
      当初在寻找祖父的线索时,崔建强仔细地翻阅了奶奶留下的书籍,在一本1906年清末的国文识字科教书里,发现了一张发黄的祖传《崔氏家训》。崔建强说:“从奶奶遗物里发现了《崔氏家训》后,激发了我对崔氏家族文化的挖掘和研究热情。一个家族的传承,绝不是生儿育女血脉的延续,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作为崔氏后代我们要责无旁贷地传承下去,推动家族的兴旺。”于是,崔建强在家乡行唐县庄头村,抢救性地挖掘整理崔氏文化,亲自撰写庄头崔氏家谱,并独资出版。在崔氏家族内部捐赠祖传崔氏家训,大力弘扬 “崔氏诗书传家”的文化内涵,在他们夫妻的影响下庄头村形成了崇学重教、尊老爱亲的良好风气,崔氏家族自发为他们夫妇题词送匾“福润桑梓”。

    7 n' q- u5 w4 ~" \
      现在他们夫妇节省每个月的生活费,定时到石家庄市的孤儿院去捐款助教,他们的精神感染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屡次被评为“优秀三好学生”等称号。他们这个“小家庭”的事迹,彰显了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 _: a9 [6 n, k- @( i
    % r, R9 A! _' p# b9 w2 e& 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11-16 00:16 , Processed in 0.066042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