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880|回复: 0

固原崔氏醪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24-6-17 19: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非遗传承—固原崔氏醪糟
    : e/ _( h: J: m4 g( b0 q
    6 F4 Q  k( G& e! |& H+ t+ u固原市区南城路中段一个巷道内,有一家普通的店,做一种最平常的小吃——醪糟。

    3 a; d+ h% {! ^# i! v2 M      崔氏醪糟至今已传承一百多年,无论原料,还是工艺,都遵循传统古法家传制作,泡米蒸煮、拌曲发酵,崔家人固执地坚守着这一点——挣钱事小,味道始终如一、顾客吃着放心才是根本!固原崔氏醪糟,发祥于清同治年间,传承至今历经一百多年。
    % m; r  A9 \2 o8 k! J
    . L! ]0 P! B- Q2 J( u* \  Q. F  I
    5 r) [" }) c! @' H% s! Q( G  \

    ( S6 H, {) A4 A4 w
    & p, s# N2 V0 I! G, _1 {) u      崔氏醪糟始祖周什长是湖南人,清朝同治六年前后来西北,落业于固原,凭家传醪糟技艺谋生。周什长招崔天明为婿继承了醪糟技艺,就有了后来的崔氏醪糟。从崔天明开始直至第三代传承人崔鸿慧(崔旭的爷爷)一辈,经营有方、生财有道,崔氏醪糟在固原逐渐蓬勃兴旺,最盛时在城内设有十几个售卖点。民国时期,世事多舛,崔氏醪糟趋于消亡。解放后,崔鸿慧重操旧业,在南关口设点摆摊,带儿子崔拯民及侄子等人当小伙计,崔拯民遂继承制作工艺,成为第四代传承人。改革开放后,崔拯民、刘凤琴夫妻精心料理,不断创新,让崔氏醪糟在新时期重新站稳脚跟。
    ! i2 `+ d+ y) N5 c. L
    7 S2 ~. x2 {* h( H7 ^) @8 V      崔氏醪糟第四代传承人崔拯民夫妇崔拯民年轻时候持重操劳、稳扎稳打,制作技艺日益精进,崔氏醪糟的经营渐入佳境,成为固原城区内几家大型餐饮企业的稳定供货商。如今,崔拯民已是耄耋之年,加上疾病,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接力棒传给了崔旭、崔晓姐弟。
    8 @( Y- l0 {8 Q+ z0 u; I
    4 n( V. A' O6 [0 p      崔晓在拌曲固原城不大,要吸引人们来消费,得有点儿名堂。崔旭说,自家做醪糟,没有什么制胜秘诀,做吃食,干净卫生、真材实料最重要。制作崔氏醪糟,用的都是普通锅碗瓢盆、箩筐竹筛
    ! R; [4 t" [% x+ J
    3 T% m; `! M! F, N( f& ]: T5 }- O
    $ \- T. o+ T; o6 @9 o, r% ^. j

    . C$ a" d+ Y" _* ]3 C5 ^( ^. J; [" w9 m
          发酵好的醪糟,汤汁清莹剔透、糯米玉白圆润大大的竹制箩筐中,刚蒸好的糯米被均匀摊开,升腾的热气里,散发着让人踏实的粮食的香味;电风扇的运转加速糯米降温,待温度降到和体温差不多时就该拌曲了——细细的酶曲粉末与糯米均匀混合,每一粒米都被赋予了新的使命;白净的瓷盆中,拌好的糯米被装到三分之二处,中间留一个凹坑,以产生更多的空气和水加强酶菌的有氧呼吸;最后一步,盖上盖子,用布包裹严实,静待发酵……崔旭从小看、月月学、年年做,一盆发酵好的醪糟,闻一闻,看看颜色和体态,她就知道发酵得怎么样。0 _" R: V# x. T8 e5 I' l6 w4 G

    / a+ F' p0 t7 N; z- r- ~
    5 ?1 C9 E+ j$ K- z) e8 u+ D/ R
    : F! u/ C3 O+ f/ j

    ! |! u. ?9 a9 B. _8 O! A1 d: D3 ?6 {5 x      崔旭把拌好酶曲的糯米分装进盆子里跟着父亲做了多年醪糟,对每一道工序都已了熟于心,但姐弟俩总是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迎接每一天的工作,审慎地对待每一粒米、每一碗水,未曾懈怠或取巧半分!醪糟算不上什么珍馐佳肴,也不在名气响当当的大菜之列,但它一直都是家喻户晓的存在,甜甜的、润润的,清清淡淡,平平常常。
    $ B, S/ n8 Z8 x+ Y' Z; U" I  R/ A
    + u! s, K8 H4 q+ A" ?      发酵好的醪糟 醪糟之所以甜,是因为糯米中的淀粉经甜酶菌发酵转化成了葡萄糖。细小的酶菌颗粒,升华着糯米的形态和质地,也承接着崔氏姐弟和祖辈们的工作生活轨迹,温暖了生活,温润了亲情和岁月,他们爱这充满粮食香的馥郁清甜,爱这份平常、简单的事业。' b( h6 v) Z% J8 `. Y( T$ R' u# G8 E
    * d' c' N. i$ j/ V4 Q
    # i2 d  ?; ]) E, R# o, Z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11-19 18:24 , Processed in 0.050668 second(s), 17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