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408|回复: 2

一汽轿车崔大勇:三款概念车现已纳入量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25 09: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汽奔腾作为自主品牌的旗帜,在本届上海国际车展上以多达10款车型的超强阵容参展。除了奔腾B70奔腾B50两款主力现役车型外,特别是B9、X以及GO三款概念车的亮相,让奔腾未来的市场战略更为清晰。记者在车展现场专访了一汽轿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大勇。, c. t" O; J- W! G% H
  三款概念车上市时间已定
/ y+ {: a& x) ?! u9 w( W: H; j4 b9 U  华西都市报:请崔总介绍一下三款概念车,以及相应的量产车大概会在何时投放市场?% u! C$ W& S  C
  崔大勇:这次奔腾带来了三款概念车,其中一款叫做B9,它定位于中高级车型,目标人群瞄准事业有成、兼顾家庭、对创新科技感兴趣的中青年群体。我们期待B9能与雅阁凯美瑞迈腾B级高端车相竞争。B9的量产车型将于2012年下半年投放市场。4 l; C- v- u+ Q- Y+ x$ M
  X定位于奔腾系列的高端SUV,价位在20万元以上。大小与Q5相接近,价格区间上与RAV4CR-V比较接近,有很强的性价比优势。该车上市大概在2013年上半年,但明年年底会达到量产的状态。
, h" C8 N- w9 U- z4 e1 h! g, `  以上两款车型还是属于奔腾系列,而另一款目前叫做GO的概念车更趋于前卫,具有时尚、动感、年轻的特质。该车瞄准积极向上的进取青年,该车价位在7万元-10万元左右,今年年底就会量产,上市时间在明年的上半年。! ~9 G( c. v# b* O1 S1 D3 l$ l
  总的来说,B9和X是奔腾的两款高端车。GO是否走奔腾品系还没有确定,但很有可能会成立一个新的子品牌。
, }5 U3 w, a7 ^4 R# O. _9 R" @& s- `  合资做自主对自主品牌利大于弊% \- p' e0 E, T
  华西都市报:随着广汽传祺、广本理念S1等车型相继上% [! P* g) A( k  ?/ e  j9 ~
  市,如何理解合资自主品牌?会不会对自主品牌有很大的冲击?5 M% |3 r, K6 {! i4 D9 `
  崔大勇:我认为合资企业做自主品牌对我们自主品牌来说是利大于弊。
& P# L; A- h! ^% h) |; c2 |  近三四年,随着奔腾荣威等主力自主品牌的上市,现在自主品牌的品质水平和技术含量已经和合资品牌非常接近了。加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合资企业做自主品牌,,使得消费者未来会更公平地看待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会更关注产品本身。奔腾作为自主品牌的主力厂家,我们对自己的产品、品质和服务是非常有信心的,所以对奔腾来说,我觉得是机会。
3 c+ E  O2 ?) h; h  奔腾非常重视品牌建设
4 k* W+ w; m* L9 r9 C' v0 ^  华西都市报:请问在品牌建设方面,奔腾是否有新的策略?
8 f: Y! L1 X0 v# Y3 b. A  崔大勇:按照集团的品牌规划,奔腾系虽然是属于中国一汽鹰标下的子品牌,但实际上奔腾处于中高端主力车型的位置。也就是说,在中国一汽伞品牌上,最高端的车型就是奔腾,我们会下探到一个中级车的水平,GO是目前最低端的车型。4 [' y& V9 b; E
  作为一汽伞品牌的主力车系,奔腾非常重视品牌建设。例如在成都的4S店,店面已经进行了大面积的改造,所有标识也改成了中国一汽的鹰标,以顺应集团的品牌战略。通过这一系列动作,我们希望一汽奔腾能够为中国一汽伞品牌起到一个提升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09: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搜狐 2011-4-25 07:538 t0 J) j, x6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1-4-25 12: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5-19 09:46 , Processed in 0.067062 second(s), 16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