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689|回复: 0

[隋唐五代] 崔安潜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21-1-24 19: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安潜(~898年),字延之,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唐朝时期大臣,司空崔从之子,宰相崔慎由之弟。% W, ?" {: y5 c- J* k
    大中三年(849年),进士及第,起家校书郎,出任万年县尉,历任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长安令,迁尚书右丞。唐懿宗即位,出任江西观察使,迁检校兵部尚书、忠武军节度使。唐僖宗登基后,对抗王仙芝和黄巢起义军,迁检校右仆射、西川节度使,增强和巩固西川军事力量,反对和亲南诏。得罪宰相卢携,贬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黄巢攻破长安,授检校右仆射、太子太师,兴兵平叛。中和二年(882年)迁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出任东都留守,转河中节度使。唐昭宗即位,迁特进、太子少师、博陵郡侯,出任检校太傅兼侍中、平卢军节度使,为部将王师范所逐,入为左仆射、太子太师、清河郡公。
    6 F! G. l" u* b3 ?光化元年,跟随唐昭宗出逃,卒于华州,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尉,谥号贞孝。/ O; R* D3 ~- D* h/ _; i
    中文名 崔安潜 别    名 字进之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河南 出生日期 不详 逝世日期 不详 职    业 大臣 代表作品 诗作《报何泽》 官    职 节度使、太子太傅 追    赠 太子太师 谥    号 贞孝/ L* P0 N# c3 x0 k  p
    . S. A0 a: f6 z. }( Z+ [
    镇守许州
    5 [1 d7 [) J7 h1 g8 j" f# o崔安潜,出身名门,早年进士及第,唐懿宗咸通年间,一直官运亨通,历任观察使、忠武军节度使,镇守许州。 [1]  忠武军都将李可封从戍边地还许州,路过州,胁迫其军队主帅,索取先前所欠粮食和盐,在州滞留四天,使州全境惊恐不安。秋季,七月,李可封等回到许州,节度使崔安潜将他们全部逮捕诛杀。 [2]
    # K) |$ d2 O9 N6 w& q' X! q; b1 d往援宋州% x# S$ S/ D* s4 ~
    唐僖宗乾符年间,农民起义军首领王仙芝率众进入河南,崔安潜招募壮丁整修城墙,从不向朝廷请求费用,部下号令精明,王仙芝畏惧,不敢进入陈、许二州境界。当时,招讨使宋威驻屯曹州,数次被王仙芝打败,曹州也被包围,崔安潜派遣大将张自勉率兵七千往援宋州,忠武军一向号称精勇,张自勉攻克南月城,大破起义军,斩首二千级,王仙芝乘夜解围逃走。 [3]  宰相王铎和卢携企图让张自勉将所部兵接受宋威的节度, [4]  另一宰相郑畋向朝廷建议:“请将陈许的三千兵马由宋威统帅。”但宋威忌妒张自勉的战功,想把他的军队全部吞并,于是阴谋杀害张自勉,郑畋看破了他的本意,上表朝廷说:“现在把军队都交给宋威,这是让自勉因功受辱啊。安潜抗贼有功,却将朝廷精锐兵马交付宋威,这以后要有个缓急,拿什么来作战?这是劳不蒙赏,让天下人怎么看。”朝廷才下令只以忠武军四千人交给宋,其余由张自勉带回。 [1]
    $ U) p3 r7 W3 ^- g7 p8 `  @襄州救援9 [! s2 M. O# Y  L9 Z8 J' ^% R
    王仙芝率军攻陷随州,活捉唐随州刺史崔休征。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派遣自己的儿子率兵往救随州,被贼军打死。李福上奏朝廷请求援兵,朝廷派遣左武卫大将军李昌言率领凤翔骑兵五百赶赴随州。王仙芝转而攻掠复州、郢州。忠武军大将张贯等四千人与宣武军赴援襄州,却从小道自申州、蔡州逃归原籍。唐僖宗下诏令忠武节度使崔安潜、宣武节度使穆仁裕派人戒约张贯等将士,要他们还赴襄州救援。 [5]
    2 G1 Q0 p$ ^9 \" N$ o5 S遭诬被罢6 \  \4 L! }2 C7 A& M
    不久,高骈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贪官污吏依靠高骈作乱,崔安潜把他们全部诛杀,蜀中由此得安,但宰相卢携素来高骈交厚,上表诬陷崔安潜,结果崔安潜被罢为太子宾客、东都留守。 [1]  之后,南诏的使者赵宗政归还本国。中书门下对南诏督爽的牒文不直接回答,而以西川节度使的名义写了一封信,让崔安潜以地方官的身份答复南诏。 [6] ; b' l4 v& `1 [6 u
    荒唐离职
    6 j; I% [% j. \7 U- K  s起初,崔安潜坐镇许昌,田令孜为陈敬瑄向崔安潜求兵马使的官位,崔安潜没有许诺。陈敬瑄又因田令孜得到左神策军的军籍,几年后,多次迁官作到大将军。田令孜看到潼关以东广大地区群盗势力日益壮大,暗中为日后逃入西蜀作准备,于是上奏请以陈敬瑄及其心腹左神策大将军杨师立、牛勖、罗元杲坐镇三川,唐僖宗命令四人以击来打睹,陈敬瑄获得第一筹,僖宗即以陈敬瑄为西川节度使,以取代崔安潜。 [3]  [7]  公元880年8月13日,朝廷任命前西川节度使崔安潜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充闲职。 [8] 1 s; [) h% u: m7 m5 f
    病逝追赠
    " G8 ]. y9 k+ {" {' e( X3 F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后,唐僖宗出逃蜀中,以崔安潜为太子少师,王铎任都统,后又任命太子少师崔安潜为副都统。 [9]  平卢节度使王敬武死后,朝廷以崔安潜接任,加授检校太师兼侍中,但是王敬武之子王师范拒绝崔安潜入境,崔安潜只得返回,被朝廷任命为检校太傅。不久后,崔安潜病死,追赠太师。 [1]
    5 L4 X* h6 L3 o8 c; J( F! U' @参见《唐故特进青州刺史太子太师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尉清河崔公(安潜)墓志铭并序》 [10]
    2 L3 l" q) g- N$ V3 J5 I7 H人物评价
    + {4 b6 z% R% s  |" [! T《资治通鉴 卷253》:宰相郑畋称许道:“忠武节度使崔安潜,威望过人;
    * W3 t, M8 l6 n6 ^顾垂象《代高骈上僖宗奏》:崔安潜到处贪残,只如西川,可为验矣。委之副贰,讵可平戎。
    / e  o' J7 h4 h3 ]8 e: ^4 x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节使部》:对于吏事尤其擅长,即使身为将相,阅具狱未尝不身听之。" S( Q4 V" Z# S$ H* s1 O9 I, H
    费正清《剑桥中国隋唐史》:“崔安潜是一位前任宰相之弟, 和郑畋一样都是社会和政治的精英人物。876年阴历八月,当盗匪经过他的领界时,崔安潜发动了强有力的攻击,从而表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 Q  j% ^, R  Z轶事典故5 P# `% @3 d7 g# u
    机智惩盗! r3 ?2 H4 V% g" ]1 c
    唐代,西川地区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治安混乱、盗贼猖獗,居民常常受到侵扰。前几任地方官员治匪不力,百姓怨声载道。 [11]
    # U' e- T, l3 X9 M西川节度使崔安潜到官上任不追究盗贼,蜀中人感奇怪。崔安潜说:“盗贼不是因为捕盗官吏的通容是无所作为的,如今要追究恐怕牵连很多人,进行大搜捕只能是徒劳烦扰。”甲子(初五),崔安潜拨出节度使府库钱一千五百缗,分别放置于成都蚕市、药市、七宝市等三市,在市上张榜,称:“有能告发并逮捕一个盗贼者,赏钱五百缗。盗贼不可能独自一个行窃,必定有同伙,若同伙告发,可以释免他的罪,和平常人一样领赏。”不久,就有人捕获盗贼来到官府的,盗贼不服,说:“你与我同伙为盗已十七年,脏物都是平分,你怎么敢逮捕我,即使到官府,你与我与一样要被处死。”崔安潜对盗贼说:“你既然知道我有榜,为何不将你的同伙逮捕送官府,如果你这样做,他就该处死,你就该受到奖赏了。现在你既然被他告发,还有什么话好说!”于是立即给捕贼的人赏钱,让盗贼看见,然后将盗贼押到市上剐死,并诛灭其一家。于是盗贼与他们的同伙互相猜疑,在成都无容身之地,不到第二天天亮,盗贼们就乘夜逃跑,西川境内没有一个盗贼。 [7] , u" k- o( d+ n# I3 G7 k
    巧练军士
    4 ?4 g: j; O0 ^' L- S" F7 a崔安潜因为蜀中士兵懦弱胆怯,上奏朝廷请奉牒文到陈州、许州招募壮士,与蜀人混合编排,经训练后作为军队,共得三千士兵,分成三军,每人头裁黄帽,号称黄头军。又上奉朝廷乞求派来洪州弓弩手,教蜀人用弓弩射丸的技术,又选得弓弩手一千人,号称神机弩营。蜀兵于是渐渐强悍起来。 [12] 0 b. k1 E* Q5 u0 Z* b* W  t$ B
    选官悔错
    8 G& R% }" p% x" q  g崔安潜在东都洛阳主持选官(授职、考绩)。当时被选的官都不能显露出姓名(在案卷上糊其姓名)。有一个被选的官,私下对投送案卷的人说他如何如何好。崔不知道这件事,很赞赏这个人,并把他找来跟他谈话,便授给他一个超出他的资历的县令。以后有人把这个人私下舞弊的事对崔讲了。崔安潜感到很后悔。 [13] 4 x1 Z2 m# b" c  c% e6 N- W& ?7 k/ A+ D
    家族成员' W" p, J. N! W$ x
    崔安潜出身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一的乌水房。2 }/ j7 O. s, ]; T/ Y
    高祖:崔融,中书舍人、国子司业,谥号为文。
    # m- p) }  N: _0 ^- W曾祖:崔翘,礼部尚书、东都留守,赠太子太傅。
    7 q, \9 e. I& Y8 b1 L0 {; j: w) a祖父:崔异,水部员外郞、渠州刺史。% k* k7 c/ I3 j7 m* `
    父亲:崔从,检校左仆射、御史大夫、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封清河郡伯,赠司空。  g3 M  N1 a1 z6 z" D
    兄弟:崔彦方、宰相崔慎由、崔周恕,崔彦冲。0 d$ g6 b9 o+ v% \) U& d2 {* q
    儿子:崔柅,字制之,太常卿,后梁工部尚书、西都副留守副使;崔舣,字济之,右拾遗。崔伽护;女儿:崔氏,嫁入范阳卢氏;崔氏,嫁给进士李楹;崔氏,嫁给监察御史郑骞。: t- `+ I9 U  C" \2 z7 g) }. s, _* k
    个人作品编辑2 i5 |3 c) j4 y* E" O1 V' x2 ]
    《报何泽》
    ' j. x: |; _" Z4 O, n8 ~: j四十九年前及第,同年唯有老夫存。 今日殷勤访吾子,稳将鬐鬣上龙门。
    4 x; D; O+ o7 c: @) q6 ^! K% f% J史籍记载9 P5 i# u# k( |+ i9 \' t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五十五 [14]  ,清-冯苏《滇考卷》上 [15]  ,宋-王溥《唐会要》卷八十 [16]  ,清-爱新觉罗弘历《钦定续通志》卷十五, [17]  卷二百七十一 [18]  。" C) u7 y3 s: ^) ?# k: l: R
    历史评价
    4 B( u  x# ~. x《资治通鉴 卷253》:宰相郑畋称许道:“忠武节度使崔安潜,威望过人; [19] 0 p: d( r3 Y* y9 S4 U$ K/ x0 @
    顾垂象《代高骈上僖宗奏》:崔安潜到处贪残,只如西川,可为验矣。委之副贰,讵可平戎。 [20] / m; N- r) q6 v1 J$ ]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节使部》:“对于吏事尤其擅长,即使身为将相,阅具狱未尝不身听之。” [21] ) V& u% U- X" z- a( B# S
    费正清《剑桥中国隋唐史》:“崔安潜是一位前任宰相之弟, 和郑畋一样都是社会和政治的精英人物。876年阴历八月,当盗匪经过他的领界时,崔安潜发动了强有力的攻击,从而表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22]
    9 N, J% z* f3 @& w- o6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11-28 12:48 , Processed in 0.060196 second(s), 17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