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楼主: 崔兴威

一门百相辅的千年望族——博陵崔氏(转)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7-20 10: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6-29 19:17
  •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10: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藏。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详。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8-17 10: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8-17 12: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兴威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8-17 17: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8-17 19: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18 19:54
  • 发表于 2011-8-17 20: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9-1 10: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6-29 19:17
  •  楼主| 发表于 2011-9-2 08: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崔氏的名门望族:崔氏十房/ q! Q1 g5 |% p+ d9 n0 F
    ! Z9 I$ A( q- Q3 L9 k3 @2 l

    # H& ]2 R# d: p- V7 z
    ) S, @, ?& Q+ q  z# k* k# H   《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崔氏“出自姜姓。齐丁公人及嫡子季子,逊国叔乙,食采于崔(今山东章丘一带),遂以为氏。季子生穆伯,穆伯生沃,沃生野,八世孙夭,生杼,为齐正卿,谥武子。”4 k  F! E& f: @

    - r0 \& `* i* t  h6 ?    崔杼有三子,其一子子明因齐国内乱奔鲁国,生崔良。十五世孙崔意如,为秦大夫,封东莱侯,有二子:崔业、崔仲牟。8 m# D; J# N: ?4 ~
      a* a, U8 e  a: x; g9 h8 V
       崔业,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 Q2 Y) k8 {% e7 H" H2 k. P
       崔仲牟,居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一带)。+ @2 h) U6 y4 S

    ! P2 I: b! C% ~8 G& P   自此,崔氏有清河、博陵之分。0 V7 ^& @: F8 R: s# d

    1 ^/ E" k2 y) R" O1 S4 m# }: Y   在历史上,清河崔氏的社会地位高于博陵崔氏,北魏分定姓族时,清河崔氏为第一甲门,博陵崔氏为次甲门。北齐的“崔每以籍地自矜,谓卢元明曰:‘天下盛门,唯我与尔,博崔、赵李,何事者哉!’(博陵)崔暹闻而衔之。”
    ' d' K+ b$ m, e# ]
    6 t& l0 N/ t! M/ @/ s3 H   清河崔氏有大房、小房、郑州、许州鄢陵、青州之分;博陵崔氏亦有大、二、三房等之分,由此可见崔氏家族之庞大。
    8 F8 ]  b- j, I3 q" ^  [. a& I& p! H  M' u4 |# N3 M, j
    + \! u) {+ }0 Q
    # {# Y9 V4 ^( E% L2 A; |! l
    崔氏十房:一曰郑州,二曰鄢陵,三曰南祖,四曰清河大房,五曰清河小房,六曰清河青州房,七曰博陵安平房,八曰博陵大房,九曰博陵第二房,十曰博陵第三房。
      o1 d  E. i3 e% S; i
    7 |* s7 y, e; G1 F# B0 u其中前六房为清河崔氏;后四房为博陵崔氏。崔氏后裔,有宰相二十三人。- p4 c# O) i9 k% D
    / L  s1 ~, f1 O4 M3 p
    一曰郑州 业字伯基,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生太常信侯昱。昱生襄国太守穆侯绍。绍生光禄勋嗣侯雅。雅生扬州剌史忠。忠生散骑常侍泰。泰字世荣,始居(左俞右耳)县。二子:恪、景。恪,丞相司直,生郡功曹殷。七子:双、邯、(上宝盖下禹)、金、虎、蕃、固。双为东祖,邯为西祖,(上宝盖下禹)为南祖,亦号中祖。 四世孙林,字德儒,魏司空、安阳孝侯。曾孙悦,前赵司徒、左长史、关内侯。三子:浑、潜、湛。湛生(凯,几为页)后魏平东府谘议参军。生蔚,自宋奔后魏,居荥阳,号郑州崔氏。
    4 B* _# L: p- Z# r% O6 u
      @( R# R5 K( ]  m二曰鄢陵 许州鄢陵房:蔚少子(或,加两撇)居鄢陵。
    * {, n- V4 k/ Y$ C) D8 m* |' g: ]/ \* w) p: V! ^# B" T
    三曰南祖 南祖崔氏:泰少子景,字子成,淮阳太守,生挺,字子建。挺生破虏将军权。权生谏议大夫济,字元先,亦称南祖。济生湫,字道初。湫生安定侯融,字子长。融生中书令温,字道和。温生魏常山太守就,字伯玄。就生上谷太守公安。公安生晋大司徒、关内侯岳,字元嵩。岳生后赵尚书右仆射牧,字伯兰。牧生后赵征东大将军荫,字道崇。荫生聊城令怡,字少业。怡生宋乐陵太守旷,随慕容德度河居齐郡乌水,号乌水房。生清河太守二子:灵延、灵茂(2)。灵茂,宋库部郎中,居全节。生稚宝;稚宝,后魏祠部郎中。生逵,字景通,北齐三公郎中。生周司徒长史德仁。德仁生君实。 $ e/ V) T  c2 ?5 O* ?6 s; x7 n
    伯基八世孙密。密二子:霸、琰。霸曾孙遵。 琰字季圭,魏尚书。生谅,字士文。生遇。遇生瑜。瑜生逞,字叔祖。逞生棉。 四世孙溉。, c6 Y& h2 M9 j7 z* n: a

    . P& `: ^' X# O: g" T四曰清河大房 清河大房:逞少子(湮,三点水改为言字旁),宋青、冀二州刺史。生灵和;宋员外散骑常侍。生后魏赠清河太守宗伯。生休、寅。休号大房。
      @0 A/ K1 e& Q$ s1 a  Q: U+ X# I, r- B7 [, q" i1 V
    五曰清河小房 清河小房:寅字敬礼,后魏太子舍人、乐安郡守。生长谦,给事中、青州剌史,生子令、公华。 / q, O& e/ g% ?6 G5 g3 K9 ?
    # \3 y- z* x) E9 B" u5 x2 g% J
    六曰清河青州房 清河青州房:琰生钦。钦生京。京孙琼,慕容垂车骑属。生辑,宋泰山太守,徙居青州,号青州房。辑生修之、目连。 4 ]6 K- ^; f1 M3 h5 {* h: U

    ( R3 b* ^3 `/ D1 i七曰博陵安平房 博陵安平崔氏:仲牟生融。融生石。石生廓,字少通,生寂。寂生钦。钦生朝,汉侍御史。生舒,汉四郡太守。二子:发、篆。篆,郡文学,生毅。毅生明,字亭伯,长岑长。二子:盘、实。盘生烈,后汉太尉、城门校尉。生钧,字州平,西河太守。十世孙昂。
    : ~* r6 X* ?* L- ]0 {- }$ a. a! ^- [
    八曰博陵大房 大房崔氏:驷少子实,字子真,后汉尚书,生皓。皓生质。质生赞。赞生洪,字良夫,晋大司农。生廓。廓生遄。遄生懿,字世茂。五子:连、琨、格、邈、殊,又三子:怡、豹、(左单立人,右品)为一房,号“六房”。连字景遇,巨鹿令,号“大房”。生郡功曹绰。二子:标、鉴。标字洛祖,行博陵太守。生后魏镇南长史广,字仲庆。生元猷,元猷生当。 鉴字神具,后魏东徐州刺史、安平康侯。三子:含、秉德、习。秉德,骠骑大将军,谥曰靖穆。子忻、君哲、仲哲。 8 f7 q/ p8 }- v" C2 }7 o

    / {1 }- I3 @. R4 M九曰博陵第二房 第二房崔氏:琨字景龙,饶阳令,行本郡太守。二子:经、郁。经生辩,字神通,后魏武邑太守。饶阳侯,谥曰恭。二子:逸楷。 郁,后魏濮阳太守,生挺。 2 Q# T9 H- ]3 r( w6 i5 |( w5 w, h
    & Z) |- [* s1 ?; V2 T
    十曰博陵第三房 第三房崔氏:格二子,蕃、颍。蕃生天护。颍八世孙不疑,左补缺。 - G$ q6 e7 H3 h6 F; p" J

    ) U8 y3 r+ |8 {, k  A- R0 u郑州崔氏有元综;鄢陵有知温;南祖有昭纬、慎由、胤、(祭,示为言)、神基;清河大房有龟从,小房有彦昭、群、郸;青州房有园;安平房有仁师、(堤,土为三点水);博陵大房有玄(日韦)、损、铉、元式,第二房有珙、远、佑甫、植,第三房有日用。 ) r% F% f, d7 E" Y. z8 C9 \  k3 n
    9 R) Z* p% p2 G
    ) Q6 m% {' p3 }- J( H2 T" J# j
    校勘记
    8 ~; J  ?& j2 u: K, M: r# k2 s; O: M8 y
    (1)、生子成、子明、子强皆为庆封所杀,子明奔鲁生良。按既云三字皆为庆封所杀,子明何得奔鲁生良?考《左传》襄公二七年云:“(庆封)使卢蒲帅甲以攻崔氏,......杀成与强而尽俘其家。......辛巳,崔明来奔。”《史记》卷:二《齐太公世家》亦仅言杀成、强,未及子明。此并子明言之,乃行文之失。 " q( J( m4 R! K/ F( o
    (2)、生清河太守二子灵延、灵茂。按《魏书》卷六七及《北史》卷四四《崔光传》,灵延为旷之子,此处有误。
    6 a( U# R8 [0 L. d! a(3)、宰相二十三人。《考异》卷五十云:“博陵大房有沆,字内融,相僖宗;博陵二房有安上,字敦礼,相高宗;造字玄宰,相德宗。皆失举其目。又玄孙涣,明皇西狩,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表》但云‘门下侍郎’,不云相玄宗,亦误也。按所举四人,本书及引日书》俱有传可证。” % h# D  O: t( Z% q; o0 G2 O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卷七二
    # v' y/ C- v) a4 P$ n
    7 k9 j5 m- ?+ y, w6 m5 e根据各方面研究,现代90%的崔姓人口都是崔伯基(崔业) 和崔仲牟的后裔。
    7 T( _2 ^" J. j7 ]5 ?
    & S9 d# b4 \. x- ^) K. a一世:崔季子4 \/ {8 s7 H1 {# p
    二世:崔穆伯
    # B$ X, W5 _- [8 Z- a! d0 R- |三世:崔野& A: F; F  d. D! R: H( ^
    ……
    0 f, c0 m6 ]9 ]; e十二世:崔天
    ( p' H( }* G0 P- b; k& d4 |十三世:崔杼 (齐正卿)' O" r; @) P5 n7 \+ m  X
    十四世:崔明 9 b4 j4 w0 x6 `# u+ D
    十五世:崔良
    . m- d, |2 V" ~) h4 _……
    $ i9 u* y1 G. m6 `. N, v4 z, m三十世:崔意如
    ; I/ @6 M/ c7 l. b' r' D  V6 c* }  Z三十一世:崔伯基(业);崔仲牟
    ; I# J$ g3 L  r2 @' g9 c% V0 k2 W" T( e
    崔伯基(业)一支:0 T& Q( h3 x9 ]0 i" ^/ U

    $ F# E) d# Y3 `住清河东武城。崔伯基(业)后裔,属赫赫有名的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郑州、许州鄢陵、南祖、青州房。
    # ]3 e6 k( i) r! U3 J" d4 G8 J# E( ^0 c& B
    # |' Q2 G/ L( [0 d# j三十二世:崔昱
    6 t7 ?( j8 S) S) B. K& t  w三十三世:崔绍
    1 J, ?0 Q9 @9 K, Q三十四世:崔雅
    + E2 i- W9 a$ ?. @# u  _2 y+ N( M三十五世:崔忠(扬州剌史)
    ( h3 Z, a, L5 x) J( B- c三十六世:崔泰(世荣,散骑常侍)
    4 ]- O& a1 x& ]8 V( _+ r6 L三十七世:崔恪(丞相司直);崔景6 K6 G* B! h* ^* s
    三十八世:崔殷8 N% X1 i" e3 {1 q

    2 O' [. N! G. W崔仲牟一支:
      f: t) k+ T0 v2 X) a! Z% P6 Q" i6 Q3 M- a+ `1 f# U
    三十九世:崔篆 * g. E+ i1 [) I  c1 Q
    ) ?. P5 L0 I0 c+ o. m1 E4 R
    住博陵安平。
    . `" \4 A7 ?8 m+ R, Q+ O2 F/ m在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浙江一带的崔姓后人多数是崔仲牟后裔,属赫赫有名的博陵房( 分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和博陵旧族)。是崔仲牟的九世孙崔篆的世系。
    - Y. z  g" T! N) l8 `) R
    . N) M$ K7 l  C, |* v5 J5 a1 X. E" w( c3 w- l' I+ S
    1 p, e3 {4 m1 W) S

    9 D( X. u: L  Z  j+ v
    ( D  E2 O7 u! [: O8 t7 I1 q0 O注:季子传到杼十三世,杼生明,明生良(良是十五世)、良十五世孙意如、意如传九世篆,属博陵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18 19:54
  • 发表于 2011-9-6 20: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11-4 21:45 , Processed in 0.051097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