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785|回复: 1

九月蓝田崔氏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7-12-26 10: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aragraph]
    7 o) F0 A( |- {5 `# B$ f
    4 A+ r! F+ }3 z  ?九月蓝田催氏庄" X  p7 r9 {( o2 Q9 C
    ' Z( T' l2 S$ z% }7 t6 h

    * ~8 Z3 k5 m: J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九日蓝田崔氏庄,创作年代:唐代,作者:杜甫,作品体裁:七言律诗作品原文,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作品赏析“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 P, ?4 K! y9 {! I- @0 G# ?
    & i' N: ^7 x* A; ~作品名称九月蓝田催氏庄创作年代唐代作品出处杜工部集文学体裁七言律诗作    者杜甫3 K  d7 T$ s8 Z5 h
      n4 E: x& S# G. f- o
    , F: L1 E7 S, X$ z$ e" r
    3 n) v) Z! |8 V& m$ F5 N

      _" ^% o  {  _/ n

    + y. p0 D* d+ D# i6 b$ |* j& f  \' H6 r
    + M3 i3 r0 X5 l" R. z6 H
    编辑
      t$ c/ X  w% e4 r# h% A杜甫
    ' w! J& R0 b: M4 S( ^3 _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 ~; y/ J5 C6 ^! Q羞将短发还吹帽,笑请旁人为正冠。
    5 E' F& g5 Z8 g0 W* `* b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 I9 o& H* T# p9 v2 H$ m/ u. y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7 Y0 C- {$ h6 }7 s+ R5 c4 n, u" `. V: G

    8 l7 P  C" r6 b3 N0 P
    2 }7 ]% u7 z, o' B1 h注释$ O* t" v( }( w
    3 x. b# @4 i* ]6 n
    编辑
    # K% N- W$ a! f: O# l6 P! T
    (1)蓝田:即今陕西省蓝田县。 (2)强:勉强。 (3)倩:请人代替自己做。 (4)蓝水:即蓝溪,在蓝田山下。 (5)玉山:即蓝田山。 (6)茱萸:草名。古时重阳节,都要饮茱萸酒。$ T0 F+ F$ D8 B- r  `

    ( \* W. ^* {, c# k, U& P0 V# }  o2 H4 j7 v6 F% c- ]
    2 T# p3 N  ]5 R  _1 w, \
    译文& M4 Y" R: K9 D9 U/ _5 c  @
    . f$ o, A% t+ S' u: t
    编辑
    # |! w/ j! F7 [4 N. u+ D
    人老了,又面对悲凉的秋色,看来只好勉强宽慰自己了。今日时逢重阳节,我的兴致来了,要和大家尽情欢乐。惭愧的是我的头发稀短怕帽子被风吹落,因此笑请旁人把帽子正一正。蓝田的水远从千条溪涧中流来,玉山高危冷俊两峰并峙。明天再聚会时,哪个还健在呢?不如多饮几杯,把茱萸多看看,佩之登高辟邪,以图明年再相会。
    , k4 G9 a* v( j! R0 H
    5 b( G* I6 N1 r' y9 U* x% ?* D' |3 X! ~, A3 e* O2 G. Q, ?

    6 S* q. }9 S# D赏析9 y( o1 ^" }. q/ n! F& D3 L# v0 X

    1 V4 R% [/ u4 v) a! q. Z7 m编辑
    0 P3 ?; @  ~; {- D) x4 q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人已老去,对秋景更生悲,只有勉强宽慰自己。今日重九兴致来了,一定要和你们尽欢而散。这里“老去”一层,“悲秋”一层,“强自宽”又一层;“兴来”一层,“今日”一层,“尽君欢”又一层,真是层层变化,转折翻腾。首联即用对仗,读来宛转自如。9 c) K" }$ v/ N& ]3 I* I. A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人老了,怕帽一落,显露出自己的萧萧短发,作者以此为“羞”,所以风吹帽子时,笑着请旁人帮他正一正。这里用“孟嘉落帽”的典故。王隐《晋书》:“孟嘉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杜甫曾授率府参军,此处以孟嘉自比,合乎身份。然而孟嘉落帽显出名士风流蕴藉之态,而杜甫此时心境不同,他怕落帽,反倩人正冠,显出别是一番滋味。说是“笑”倩,实是强颜欢笑,骨子里透出一缕伤感、悲凉的意绪。这一联用典入化,传神地写出杜甫那几分醉态。宋代杨万里说:“孟嘉以落帽为风流,此以不落帽为风流,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诚斋诗话》)5 Z3 [- p2 j+ a7 P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按照一般写法,颈联多半是顺承前二联而下,那此诗就仍应写叹老悲秋。诗人却不同凡响,猛然推开一层,笔势陡起,以壮语唤起一篇精神。这两句描山绘水,气象峥嵘。蓝水远来,千涧奔泻,玉山高耸,两峰并峙。山高水险,令人只能仰视,不由人不振奋。用“蓝水”、“玉山”相对,色泽淡雅。用“远”、“高”拉出开阔的空间;用“落”、“寒”稍事点染,既标出深秋的时令,又令人有高危萧瑟之感。诗句豪壮中带几分悲凉,雄杰挺峻,笔力拔山,真可叹服。
    & ~, d- z2 E/ f2 Z$ D! o3 T& L“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当他抬头仰望秋山秋水,如此壮观,低头再一想,山水无恙,人事难料,自己已这样衰老,又何能久长?所以他趁着几分醉意,手把着茱萸仔细端详:茱萸呀茱萸,明年此际,还有几人健在,佩带着你再来聚会呢?上句一个问句,表现出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含有无限悲天悯人之意。下句用一“醉”字,妙绝。若用“手把”,则嫌笨拙,而“醉”字却将全篇精神收拢,鲜明地刻画出诗人此时的情态:虽已醉眼蒙眬,却仍盯住手中茱萸细看,不置一言,却胜过万语千言。
    8 Y% A$ H( K/ t7 Y, N3 g这首诗跌宕腾挪,酣畅淋漓,前人评谓:“字字亮,笔笔高。”(《读杜心解》)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写出,读之更觉慷慨旷放,凄楚悲凉。" C% ?" c1 }$ b, O

    , r& k: Z* C4 P5 @! N) u. V5 @. w6 J, _

    7 s! Q; s3 W/ j' U" H# }6 |作者
    / \9 k+ {7 Y' [- q7 _+ X
    7 t3 Y; r; @! m7 R) q编辑

    ; L& E4 S" U4 H( K( U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18 19:54
  • 发表于 2017-12-27 08: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11-28 12:36 , Processed in 0.050957 second(s), 17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