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8-17 10:15 |
|---|
|
崔字牌:一百年只做一件事 ——“问道老号”传承之道9 h, Y/ N; f. O# |
. \" x/ P4 \1 y) x) g7 e
5 S! J* q4 S: s4 g3 n. f3 e; ?( T) _- t2 l# b' e# k
来源:鲁网作者:, j$ Y: R" @# z# B9 R2 V; w4 F' X* P; g
2016-09-21 04:30:09
& c/ H0 R2 x& u W; C2 ~
5 S' u& x# L4 z1 {$ Y% M3 j' q+ ?5 o
$ M% R& C8 G( A/ N- t7 F! d6 L # |8 M; e: X8 w
9 O" B9 Q* t5 \$ o# w. b
. n8 C. t1 @. T. w4 c. o编者按:
/ ?; h, r) b; K H: Z每一个老字号品牌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寻常的历史。这些历史中包含着的各种文化形态,又被老字号发扬光大。传承,是消费者对老字号的认知中一个独特的标签,也是老字号品牌形象中弥足珍贵的元素。老字号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企业,是因为它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积累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格调。 g; N$ u% A7 ?0 X( x* O, r( z
鲁网天下鲁商推出“问道老号”传承之道系列报道,挖掘老字号企业的传统文化内涵,分析老字号的品牌、经营、发展之路,解密老字号企业的长寿基因,为正在加速发展的山东品牌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3 x# y6 X1 G/ @, C! q3 p
" k" T* f$ ?5 N( z/ v6 j崔字牌小磨香油博物馆
* J8 n- ^! l2 |9 k& ]鲁网9月14日讯(记者 李俊强 实习记者 王国栋)历经600多年的沧桑历史,200多年前就被名人郑板桥誉为“天下第一香”的“崔字牌”小磨香油,早已蜚声海内外。小磨香油从明朝由崔氏老二(绰号“崔香油”)发明问世以来,一直到清朝末期,都被列为宫廷专门进贡皇帝御膳享用,誉满京都。日前,记者走进潍坊“崔字牌”,揭开这家百年老号的神秘面纱.......7 g) B# R( v" a8 R c/ Q+ p
/ W5 ~# p4 k8 L& b( v6 t( a& X
崔字牌获中华老字号称号
- ]- s+ j" q7 w* k, R
+ p1 Q" n% J9 e$ @崔字牌获山东老字号称号7 w/ e& N& `7 t( |; o
小磨香油的由来
- W% c% R9 g4 L; B8 D据《潍县志稿》载:崔氏一族,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潍县大圩河崔家庄。当时,崔氏三兄弟迁居此地,并以自己的姓氏取村名为“崔家庄”。崔氏老大有种蔬菜、种瓜的技术,其后代迁居寿光稻田一带。崔氏老三会捕鱼,后来他的后代定居于潍县央子一带。唯有崔氏老二留了下来,聪慧伶俐,手巧心灵,既会种地,又会烧窑,还会用石头做石臼、石磨等工具,人们都夸他是能工巧匠。
" G& `8 A g5 h) n% g3 {" E6 B 3 Y* `5 d: R1 W
崔字牌博物馆所复原的最古老压榨工艺蜡像# @+ X# y% H+ F- Z) d0 q; M
古时,芝麻收获后,将芝麻籽在锅里炒一炒,用石臼捣碎成粉状或用小石磨磨成糊状直接食用 。一天,吃午饭时,他把碗里的芝麻糊用开水稀释准备加到菜里食用时,因水加多了一点,在用筷子搅拌时,偶尔发现碗里竟漂着许多油珠,他端起碗晃了晃,油珠聚到了一起,并随着热气飘出一股扑鼻的特殊香味,他用筷子蘸了些油珠一品尝,味道特别香,这香味别的油类是没有的。于是,他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开始动脑思考,用心琢磨:要是把更多的芝麻糊加入开水制出更多的油来,加在饭菜里,饭菜不就更香了吗?他便动手做起试验来,他用自己种植收获的芝麻籽在锅里炒好,又用他自己制作的小石磨将炒好的芝麻籽磨糊状,又把芝麻糊放到他自己烧制的大泥盆中,倒入适量的开水,用一根木杠在盆中不断地搅拌,成功啦!他的想法试验成功啦!盆里果然漂出了厚厚地一层油,散发着扑鼻的香味。他又把木杠放在饭桌上,把泥盆底部放在木杠上,用手握住盆沿晃动泥 盆,油越出越多,油层越来越厚,他用木勺把油撇出来,盛进陶里罐挑到集市上去,给人们一品尝,人们都很惊讶。崔氏老二自豪地说:“这是我刚刚发明试验成功用芝麻磨制的芝麻油,把它加在饭菜中食用,味道可香啦!”人们争相把他的芝麻油抢购一空。/ R, Z+ d! N3 B$ N5 Q9 C- g
由于崔氏老二是一个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能工巧匠,不论什么事,总是好琢磨,好研究。他在芝麻油磨制中又发现一个关键问题:即芝麻油的香味与芝麻的烘炒火候关系很大。芝麻烘炒火候小了,制出的油香味有些清淡,颜色也浅;芝麻烘炒火候大了,制出的油带有焦糊味,颜色也深;芝麻烘炒火候适中,制出的油香味又浓,颜色也好看。从此,崔氏老二在芝麻油的磨制过程中,对磨制工艺技术不断地研究、琢磨和改进,磨制出来的芝麻油越来越香,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 V. w0 L0 e3 i8 s; u* s
就这样,他发明磨制出的芝麻油有着浓郁特殊香味的消息很快传开,一传十,十传百,后来传到了皇宫。皇上知道后,下旨叫钦差大臣将崔氏老二的芝麻油送进皇宫,钦差大臣给皇上一品尝,皇上一个劲地赞赏,连声直说:“香!香!香!潍县大圩河崔家庄竟磨制出这等香味的油来,难得!难得!甚是难得!就把这油叫“香油”吧。”人们也就把这芝麻油改称为皇上赐予的美名——“香油”了,又因为这香油是用小石磨磨制的,人们又将其称谓“小磨香油”,这就是“小磨香油”的来历。
' u3 c: }% k/ n3 ~, @- n( t
Q, r$ g# D& F# ?7 }崔字牌历代传人卖油中使用过的油篓7 t5 M+ K3 B3 n
当代掌门旗手崔瑞福:一辈子只吃一碗饭4 F P* O1 O( w9 M, `$ w
% Z3 U7 u' K* r- B/ X崔字牌当代掌门人 崔瑞福
* G% U" `6 q, X& c# n1 p# r在山东省食品行业评委的履历表上,有这样的表述:
; P* G* G4 m. A崔瑞福,男,汉族,中 共 党 员,1963年10月1日出生,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现任潍坊瑞福油脂调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食品行业优秀领导人。" P& O* O! |! ~# e+ ]
正是这位现代的“崔香油”,才让“崔字牌”香油真正红红火火地“香”起来。
4 d1 e( J. ]. ~# D1 y L* i
0 L, D2 B3 V% g5 Y% l( H崔字牌小磨香油产品图, _& J) u) h% `" Y0 t
1988年,香油加工厂逐渐走向正规,崔信山提请村党支部、村委会决定;香油加工厂在全乡进行招标承包。崔信山的二儿子崔瑞福,那时在潍城区某机关工作。听说这一消息后,连夜赶回家,要求承包,崔瑞福信心百倍地对父亲说:“我想接手香油加工厂,就不是想当个小小卖油郎。我们‘崔字牌’香油 ‘香’了600多年,到我这一代,我有义务继承她,发扬广大她,我要让‘崔字牌’小磨香油在全国飘香,满世界飘香!”知子莫如父,崔信山很了解自己的儿子,儿子的话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崔书记说:“承包香油加工厂有风险。如果你一定要承包我也不反对,你好好策划一下,到时候你去乡里参加公开答辩就是了。能不能中标,我做不了主!”1 ^7 ~) B: ?$ }4 M$ V
在竞标会上,崔瑞福凭年龄和学历的优势,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对崔字牌香油未来的准确把握,终于力挫群雄,一举夺魁,取得了潍坊香油厂的经营权。在大多数人的思想还被禁锢在计划经济的那个年代,崔瑞福的一番见解和阐述无疑是超前而进步的。
9 `# h8 i7 c1 D( J8 ` n多少个日日夜夜,崔瑞福围着石磨打转转,图纸改了一张又一张,实验做了一次又一次,他就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与设备改造展开了较量。上千个日夜过去了,一项项革新技术也终于在他的脑海里瓜熟蒂落。1991年,崔瑞福大胆的将铁锅炒芝麻改为机动螺旋烘炒,同时将手工墩油改为机制墩油,并改进了石磨的传动方式。
% {1 g* h n* k0 B1994年的上半年,潍坊香油厂(厂名已变更)又投资48万元新上两台先进净化过滤机和三座静电离子沉淀贮油器,并投资180万元,对旧厂房进行改建,又新建一座国际标准化生产车间,新上一台进口自动罐装机。至此,潍坊香油厂实现了现代工业革命的大飞跃。崔瑞福又一次为崔字牌香油的发展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 W( u. E3 N5 m6 Z X) Q% Z8 n% I设备完善了,崔瑞福又从产品上寻找突破。除生产“崔字牌”小磨香油、芝麻酱外,他又带领科研人员研制出五香芝麻粉、三味酱复合调味料等系列产品,在全国各地建立销售网络。% ]% G1 D+ s' N' t# C
1998年,企业进行了改制,成立了“潍坊瑞福油脂调料有限公司”,崔瑞福担任董事长。
* M) i* g- D% K; R7 `. K7 |而今,当你步入“潍坊瑞福油脂调料有限公司”的大门,“崔字牌”小磨香油的芬芳沁人心脾。绿树红花,碧水蓝天,宽敞明亮的车间,移步换景,令人赏心悦目。细微之处却显出当家人对环境改造的匠心独具!
4 K7 ^4 w0 p+ ~$ ~% r& ` : N. }$ H" h9 B; s
崔字牌企业文化" I9 _8 m$ d+ B8 v/ R
可以说,没有崔瑞福,就没有“崔字牌”香油的今天!4 n) C q) Y% g# R8 w
十几年来,“崔字牌”小磨香油先后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除畅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0几个省市外,还远销日本、美国、德国、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沐春风浴秋雨,崔瑞福终于实现了让“崔字牌”香油飘香全国,飘香世界的诺言。
1 _+ e% q D% j- t+ n9 |“崔字牌”香油能够在众多的厂家产品中脱颖而出,誉播海内外,靠的是什么呢?
( O. G& p& t& v" H+ m2 c5 ~崔瑞福的回答掷地有声:
8 B, [3 z# p, U8 N: W1 S一辈子只吃一碗饭,一百年只做一件事!
% x& F N5 Y4 O Q5 E潜心研究香油及芝麻制品,是瑞福油脂员工的共识。为保证产品质量,瑞福油脂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引进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进公司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了完整的操作规程和检验、化验记录,实现了原料到成品的有据可依和可追溯性。
* C2 `4 v R' \4 m' x; P- E2003年,瑞福油脂又建立了自己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进一步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营养、健康、绿色、无污染的特性。& h% z& H* h; j. b3 K8 ?% r5 J
近年来,崔瑞福带领公司科研人员先后研制开发出了多种高端产品。有工业用香油、药用香油、国外客户用浅色香油、黑芝麻香油、保健香油等市场适应性强的产品。并与沃尔玛、欧尚、麦德隆等国际大型零售商建立了长期的伙伴关系,实施强强联合,通过全国联供和实施OEM定牌加工,使“崔字牌”香油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 b1 _. R( w% i. `3 z6 Q 结语/ j; ?; M1 ^0 J/ N
有道德的企业才能走得更稳健,更长久。一辈子只吃一碗饭,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能够将芝麻大的事做好,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f- [1 m/ a, t( ~! f5 @
自明代崔氏三兄弟从山西迁徙潍县, 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历经了整整二十代人的艰苦创业,现任瑞福油脂调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瑞福,是崔字牌小磨香油的第二十代传人。崔瑞福秉承祖先的小磨生产传统工艺,对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将一个小工厂,创建为一个现代化的名牌香油企业,对我国香油产业和香油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后来,人们还给崔氏老二起了一个绰号叫“崔香油”,他就是“小磨香油”的发明创始人,也就是“小磨香油”的始祖!年深日久,人们渐渐把他的真实名字忘了,只知道他叫“崔香油”。他发明磨制的“小磨香油”工艺世代相传,传给了他的子孙后代,传到了祖国各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