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1 16: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将2010.10.18发表在《盐城晚报》C27版的抗美援朝回忆录网址给你们,希望大家提意见 3 m a. I2 U. j3 _, P
题目是《跟随陈仁洪师长抗美援朝》□崔永德/口述 崔金崟/整理 ! `, |3 l+ F9 l; O9 w: ^
/ B/ o' O2 Z3 m5 |7 c; T4 f. W* g
- S6 l! t& G* O) O* U& F3 Z Y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不管在何处,想起或者听到志愿军战歌,崔永德都会不由自主想起中国人民志愿军24军70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景,想起跟随尊敬的老师长陈仁洪战斗的日日夜夜。: Z4 a; h/ |8 O
2 Z2 P5 u4 s% b8 v$ V 赴朝前夕 母亲病故$ g5 n$ `. T9 ?. {
! l! B4 ^& W+ l$ \8 o
1952年9月2日起,24军70师由上海松江、嘉兴等车站登车北上,进入吉林省通化地区集结,进行入朝直接准备工作。就在这个关键时刻, 陈仁洪师长的家乡捎来消息说,师长的母亲在江西铅山老家病故。
# H( E" ?' ^ m# Y1 h# Z# v/ K9 F0 k. P6 M
在接到这个消息的当天,陈师长急匆匆将我叫到他身边:“小崔,你到我老家去一趟,我母亲刚刚去世,现在部队就要入朝,我抽不开身,你全权代表我替我料理母亲后事。”。首长同时还给了我三块大洋:“自古忠孝难以两全,我不能送她老人家最后一程,小崔,你就用这三块大洋买上好木材,给我母亲做口棺材,算是我为她老人家尽的最后一份孝心。”说完这些话,师长的双眼湿润了。
, _' ?) X& n! L$ l/ V9 p+ M% ?" B
我当即到师部机关开具了军人通行证,因为在当时交通不是特别发达的情况下,军人持有通行证在车站中转时可以优先购票节省候车和路途时间。我到了首长紫溪沦头老家乡下见到了首长同乡宗亲陈金旺,于是我与陈金旺等众乡亲一起,将首长母亲安葬完毕,并且代替因战事不能回家送葬的首长,在他母亲的坟墓前,多烧了几注香,多叩拜了几下。一切事宜处理安排妥当后,我告别众乡亲返回部队。时间没有过一星期,全师就出发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了。
2 U" z) N$ Z6 j6 M- X0 Y/ o. A* c) ^( K. ~
入朝参战 守备元山; H' F" y( B/ C3 [% }% x. B A: T+ P
9 p: y# B$ i- R2 ] \! c
由朝鲜慈江道满浦至元山港相距近千里。沿途丛山峻岭、地形起伏崎岖,指战员在敌机昼夜空袭条件下,冒着枪林弹雨,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昼夜兼程向元山港开进,每个战士均背负全部冬装、弹药、主副食品等二十余种行装,平均负重达三十多公斤。
+ |& o' i& p3 R1 g- ^1 k1 b" {4 [. t" G0 D
我军防区内的元山港,马转里,阳德是敌航空兵重点定时空袭目标。为此,军、师、团三级组织高射炮、高射机枪积极地与美军航空兵进行有效的斗争,对空作战五10多次,击落敌机两架、击伤20多架。70师首开24军击落敌机的纪录。其中第70师独立高射炮兵营二连,在11月23日对五十四架次敌机作战中,顽强坚持战斗,一举击落击伤敌机四架。。
( H0 K: T6 y: C: Z& h1 s/ y- v% a) B0 v9 m% Y
风雪兼程 接防上甘岭+ m$ K* o8 s5 Q$ J: c
1 V5 ^/ t8 ~; G" c/ y$ K M" W 1952年12月31日,70师向中线上甘岭平康地区开进。元山至上甘岭平康地区距离400余里,其间群山横贯,江河密布,时值隆冬,冰天雪地,朔风凛冽,寒气逼人,有时气温达到零下40度。
, {* m0 ~; W, i' O7 q8 B
, e% @8 S9 @5 b- }9 ^" y0 y/ B 部队在开进路途中吃尽了寒冷和饥饿的苦头,很多战友冻坏了耳朵和脚。受冻伤最严重的部位是双脚;许多人双脚被冻成冰坨坨了,鞋袜与脚被粘冻在一起,一脱鞋袜连皮带肉一起下来,加之当时行军过程中医疗条件跟不上,严重冻伤的双腿只能截肢,落下终身残疾。
/ U1 O9 \; _5 A0 w2 V5 K; D% Z/ t1 |. [: y9 e$ s& `" ?0 y
靠前指挥 两次遇险% F9 A/ D- l3 U8 q1 w) X
- g" a R- ^# L; F& Q 美军依仗空中优势,对我军阵地上甘岭平康地区狂轰滥炸,妄想切断我军的后勤运输和给养供应。
- f3 i( G$ j$ m6 K; _
+ c6 L5 q% t; i$ m 我师指挥所设在五圣山西北角的石洞里。我们在敌人不定时的炮击中,一口气跑一二里地穿越炮火封锁线。一边跑一边竖起耳朵听炮弹的呼啸声,当听到犹如吹口哨的哨音时,炮弹都是从头顶飞过,落到远处,人员与车辆尽管大胆前进;而听到犹如撕破衣服的“噬噬”声时,人员赶紧立即停止前进,就地抱着脑袋卧倒,等到炮弹落地爆炸后再跑。3 }% t5 o; V% o/ q! r( x
c* Q. W$ V1 b# j. q
记得有一次部队指挥所移防,我护卫陈师长。在炮弹的震耳欲聋的呼啸声中,吉普车驾驶员全神贯注开足马力加速通过美军封锁线。途中经过一座桥梁,我们乘坐的吉普车后轮刚刚驶离桥头,就听到背后轰隆一声巨响,回头一看,美军的一发炮弹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桥梁的中央,桥梁轰然倒塌。# s, w E& S6 o
6 J8 e6 h. C k3 ]! J
1953年4月开春后,在上甘岭阵地的一个上午,我和其他几位战友刚刚吃完早饭,师长也准备象往常一样,习惯性的从坑道里慢慢走出来,呼吸一下外面新鲜的空气。我将自己多日来浸透了汗水与沾满了灰尘的军装,抓紧时间洗净拧干,晾在比较隐蔽的地方,正在这时忽然听到附近山头防空哨的鸣枪警报,听到头顶上空飞机的轰鸣声由远而近,两架飞得很低的美军飞机从指挥所石洞上空呼啸而过,大家赶紧躲进坑道。不一会美军飞机飞走了,大家本以为虚惊一场,照常出来忙自己手头的活。
$ L, W& x: g' y$ s& U- R0 o) Z! r* W( g
( W$ g1 O2 U; o8 G$ r% C5 P3 D 可是谁知道,美国飞机又杀了个回马枪,呼啸着响着怪声飞过来。刺耳的轰鸣声,机枪扫射,指挥所石洞笼罩在熊熊烈火,浓烟滚滚之中,子弹击中地面的石头冒着火星,我赶紧向在指挥所石洞的师长身边跑去,边狂跑边大声喊道:“首长!危险!赶快进坑道!”与走出坑道的师长撞了个满怀,差点将师长撞倒,赶紧一把将师长拉到了坑道里。% }( Y& b: _' `0 ?- z
: p- w, p, I- g8 v0 y" D6 F 刚进坑道,敌机就在我身后跑过的路线将子弹倾泻下来,周围山上的树木立刻起火烧了一大片。飞机轰炸过后,我再到树丛中寻找晾在外面的军装,仅仅拣回了一枚衣服纽扣,整套衣服无影无踪。事后大家一想起那次美军飞机对70师部前方指挥所的侦察轰炸。那种极其危险的场景若干年后还心有余悸:幸亏当时听见飞机的轰鸣声后,知道情况不好,我头脑反应敏捷,向指挥所方向跑得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6 ~( H) Q+ U% t3 u3 c) e2 E1 [5 N5 E. m. P
1953年夏季反击战后,老师长陈仁洪已经升任24军副军长,在去军部报到上任与 我分手之际,首长特地将我叫到他身边,送给我一支钢笔说:“小崔,从你入伍后不久一直到抗美援朝,冒着枪林弹雨跟随我七八年,我代表部队和我个人十分感谢你,送你一支笔,略表我心意,这支笔以后你到重庆北碚步兵学校学习文化用得上。”
6 U, W9 S# s F M2 Y8 t- s) A
4 z" f+ ^+ e C6 i 我双手颤抖接下钢笔,心潮澎湃:1946年秋我16岁时从当时的苏北盐东县腰沃乡(现在射阳县兴桥镇方向村)入伍到华中野战军六纵队不久,首长就要从基层一线挑选一位出身好、有战争经历、枪法准、长相精神、踏实能干且手脚麻利的新战士做贴身警卫员,我有幸入选。从1947年元旦起,我就跟随陈仁洪首长做警卫员,从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到警卫排长;与首长一起参加了莱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孟良崮、鲁西南、豫东、济南战役、解放大上海、舟山等以及后来出国抗美援朝的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五圣山阵地守卫战、夏季进攻战役和金城战役。现在老师长升任副军长,朝夕相处那么长时间,此时此刻在朝鲜前线就要分手,我的心情怎能不感慨万分!
/ b, I7 P, C9 h
~( d2 w5 ^* N/ k 陈师长在做了24军军部首长和北京军区副政委,济南军区政委后,我们还一直保持书信往来。3 F9 i+ w& _5 a( h
2 F9 |/ D4 T8 U7 N
1957年,他知道我从重庆北碚步兵学校学习结业,并将结婚,的消息,特地委托其时在上海工作的夫人杨禵,专门从上海买了一条紫红镶边纯羊毛毯,一套龙凤花纹图案丝绸缎被面,一条花格子床单,以及一件绿色手工编织好纯羊毛线衣等,从上海邮寄到我未婚妻老家江苏省海安县西场镇韩洋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