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792|回复: 4

尊重孩子的智慧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0-6-25 00: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南大别山附近的一个县,有个男孩子叫赵幼新,让我很难忘。
    ; R; A$ i3 D2 \, {1 p' ~& n* A6 F# }1 f7 C5 j, B4 L& r; K
      赵幼新非常淘气,老师们不太喜欢他,叫他邪门儿大队长,但他是充满了个性和智慧的一个孩子。
    : R1 d( h9 d6 \; A; I0 ^* Z; B" u0 O( X' v% T- Q
      有一个冬天,他和另外两个男孩子到冰上去探险。三个男孩子都是好朋友,很威武地在冰上走,排成一行,还唱着歌。突然,只听咔嚓一声,走在前面的一个男孩子踩到冰窟里去了,身子已经有点倾斜了。赵幼新走在最后,看到好朋友的处境,果断地说:趴下!把书包扔一边,你快趴下,四肢伸直,然后慢慢爬,慢慢爬过来。
    : L5 ?0 X3 t! ]
    ' y+ b1 P" L( Z* l1 g6 D2 u  站在一旁的另外一个男孩子着急地说,怎么不过去救他呢?
    9 b5 \- v) R9 Z, P# D& q1 ^
    : c6 G) y7 e% J1 E  赵幼新说,你想想看,这冰面连一个人都经不住了,我们俩再冲上去的话,冰不就塌了吗?我们那不就全送命了吗!5 E7 {( F! k) M, d
    0 |4 F' K) ?, h6 J0 L# R! r
      这个男孩终于明白了是什么回事,于是和赵幼新一起对身处险境的男孩说话:快、快!慢慢爬出来。那个男孩子虽然很害怕,但也听从伙伴们的话,开始慢慢地往外爬,最后终于安全地脱险了。. x0 |- i8 o! g% G3 i( ~% ]6 T
    : P4 u9 R! ], S% p
      为什么要四肢着地呢?赵幼新似乎很有经验。他知道接触冰的面积越大,就越安全,如果你要是成了一个桶,扑嗵一下就掉下去了。' |" B7 m. [/ b; K
    * e0 p: j3 z. D
      正是因为赵幼新的智慧使孩子们都化险为夷了。我十分感慨,孩子的智慧,真是超出了我们成年人的想象,作为成年人千万不能低估孩子的智慧呀!
    2 |+ c/ k" Q5 J5 e" Z6 P: F  A4 X
    ! s, I/ S; g( {: ?# Y# l  陶行之有句名言“谁若小瞧小孩子,他比孩子还要小”,所以我们对孩子要高看一眼,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智慧,和他们一起探索、前进,这样孩子就会感到心情舒畅,可以不受限制,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出来。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人的主意通常是惊人的,是充满了智慧的。
    , _' n" N/ c3 w  j6 ?, o2 Y; L9 b' f. V1 C0 F. D* L: s- J" U
      有一位年轻的父亲对女儿编童谣的“智慧”也颇感惊讶。# C3 y% O- Y/ r: n& v
    : G, l; ~5 r; a- O! r, @: t
      有一天,父亲到学校去接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丽丽,听到女儿和同学们一起在念:“放学钟声响,学生得解放;上街逛一逛,学习丢一旁,老师气歪嘴,妈妈拿起吓人的小木棒。”“妹妹靓,哥哥帅,如果不傻就去爱。”
    & L0 l' Z) y5 o5 w4 ^$ o. M# a& o
    5 H& m% |( }! p  这位父亲不禁问女儿:“你和同学们在说什么呀?”女儿告诉他在念童谣,而且很得意地说都是她自己编的。父亲十分不解,哪有这样的童谣?
    ) N  A( W6 L9 r/ s3 S1 x  ?) t5 V+ f# l" U2 {
      由于女儿从小在妈妈的影响下十分爱唱童谣,现在女儿不仅喜欢说童谣,而且还学会了自己编童谣,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可是却让父亲担心起来,女儿编的是不是人们常常批评的另类童谣呢?
    * a5 V9 m: C* i3 j
    ) }/ L6 Q& M2 e& O; T: a+ @8 ^  这位父亲和妻子商量后,决定要教育教育孩子,先问孩子为什么编童谣,孩子的回答很简单:好玩。+ K/ A3 K# S  o; m- L* ?

    * f" g5 E3 H6 {8 H5 N( `: F5 P! m  这个回答让母亲十分生气,要打孩子。这位父亲很理智地加以制止,并温和地告诉女儿,编童谣是好的,只有聪明的孩子才会编,但是要编好,要有意义。这位父亲很智慧,经过他的引导,女儿重新把以前妈妈教给她的童谣念起来,如“我在马路边,拾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的手里边。叔叔接过钱,对我把头点,我对叔叔说了声叔叔再见。”让孩子明白这首童谣让孩子拾金不昧,做个好孩子。又比如“公鸡喔喔啼,催我早早起,伸伸腿,弯弯腰,我有一副好身体。”这首童谣是告诉孩子们要天天早起锻炼身体。女儿一边念一边明白了什么童谣是有意义的。
      d$ q' ^3 G3 z  J' Y2 `, s
    + q+ x% z$ G9 \, I0 ~  这位父亲知道,爱编童谣是孩子的爱好,不能因为她编的童谣“另类”就完全把她的爱好扼杀掉,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孩子发展她的爱好。这位父亲成功了。后来女儿编的童谣都充满了童真,比如在动物园里编的“麋鹿麋鹿你别叫,你瞧我在对你笑。麋鹿麋鹿你别走,我们做个好朋友。”以及在班级里编的“你拉我的手,我拉你的手,不怕小猫和小狗,我们一起往前走。”等等,孩子编的童谣不仅在同学们中广为流传,有的还在刊物上发表了。: u- s$ B! `. K! u0 y! g
    ( m0 \# L$ E: Z" U8 h/ J% k4 |1 Y
      可见,这位父亲的成功在于尊重了孩子的爱好、特长,并加以必要的引导,才使得孩子成长得更好。这样的父母是智慧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9 g' ^+ p5 @* f3 i. q
    . f( r9 I6 j) a  如果父母单纯地严厉禁止,甚至加上斥责、打骂,可能得到的结果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可能孩子再也不会喜欢童谣,孩子再也不会编写童谣了,孩子创作的激情与智慧从此被阻断。在孩子身上一棵曾经萌芽的幼苗,可能再也不会长高、长大、长壮。! F/ V6 Z; N* ?
    7 Z' A# h3 U! _- d7 i" l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教师面临着各种危险,稍不留神就可能剥夺孩子的主人地位,轻视孩子的智慧,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天赋才能,使孩子在家庭、学校中变成了“奴隶”,只能按照老师或父母的期望与要求走一条和别人类似的道路。$ ]% d1 V: o: q, s

    6 n6 ]* k5 F* h, ^5 X  这绝非危言耸听。' g- D8 k9 H( `- p1 g
    " n8 `5 b, f8 M) c5 C
      关键的是,我们作为成年人,应该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智慧,和他们一起探索前进,我的教育建议是:
    ! P$ I" M- a+ n9 M: ^2 l9 x; _; ^) \% x# C8 g  r1 a( W7 ?
      不要小瞧孩子。经常听到有些父母对于孩子的言行嗤之以鼻,只不过是小聪明,没什么了不起的。要知道,这样的说法会极大地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 ]% r. a! ~3 P8 B" x$ }! U, H) c- Q
    ; l3 K3 w' e4 M; y9 {! u. a  留心观察孩子的才能。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天才,这话一点不假。每个孩子身上都会有某些天赋,某些较突出的能力,只要父母用心一点,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如有的孩子爱唱歌,一听到音乐就能有节奏地摆动身体,父母要做的不是加以制止:太吵了,安静一点!而应该发现孩子的能力,并给予肯定:不错,爸爸妈妈都不会你就会了。这样的表达会让孩子充满信心,我是聪明的,我是有本领的,这种自信会影响他的一生。8 o" S: {, s  a- L

    * C. n; `  \/ G8 w- E- h6 T' N% r9 S  陪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智慧。有些孩子很擅长讲故事、手工制作等,这都可以说是孩子的智慧,聪明的父母应该听孩子讲讲故事,陪孩子动手制作,当你亲眼、亲耳体会到孩子的能力时,你会更加惊讶孩子的智慧,对孩子刮目相看了。 . L) ^# ?2 ]: ^* P# r1 v% \
    / I1 h7 r) p5 e  I

    ) {+ i' p# A( p$ a( ~
    & E' S. Y# R2 D0 n; S/ x来源:人民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25 08: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25 15: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19: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0-6-25 19: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小智高!司马光故事是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11-28 12:22 , Processed in 0.054296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