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1230|回复: 0

崔府德酒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9-2-21 10: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府德酒的传承人名叫崔宗鑫,前面几篇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到。他出生于酿酒世家,祖父崔廷轩先生在解放前就是村里的酿酒行家,他所经营的小型酿酒作坊在当地颇有名气。但是在解放初期,由于种种原因,村里酿酒作坊几乎都被取缔,崔氏酒坊也只好关停。8 U$ n9 ~* x0 K& w. b2 _
    : t  p. E' _# O* e# p+ M

    ' _* ?& w7 \1 C8 ~$ q4 u; O" u( H
    2 [  y* J5 g  u1 |4 A9 K( L' M& N% Y" y* X0 T4 T

    2 L3 |0 G! i- ~* n9 c! X' ?3 d后来,也就是到了50年代中期,实行农业合作化,私营手工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加上粮食缺乏等原因,对于私人酿酒的政策收得更紧。期间,村中有一家作坊顶风生产,从业者被判罚劳教3个月,这是一种很重的刑罚。因此,其他人也再不敢生产了,只是在逢年过节时候,偶尔酿制几斤用于自给。正是这种零星的小规模的生产,使得村中酿酒技艺被延续传承了下来。7 f8 S* V, s$ Y0 j

    5 [. M3 g7 [/ Y/ s" u! ?' p7 K2 E* [$ M7 }1 Q/ p5 `
    8 }3 n( x5 F" ~; f! O
    大约到了1977年,崔宗鑫的大伯崔守申,最先斗起了胆子,带领他所在的生产队,在村中办了一家颇具规模的酿酒厂,采用的就是祖传工艺,酿制出来的酒的就起名叫“古岗大曲”。既然是大堽村,为何不叫“古堽大曲”呢?可能是觉得“堽”过于生僻,所以就用更加简便的同义字“岗”代替代。
    7 O. y% C( r7 b5 O+ ^: L
    3 |! b1 x: k( T, d* }1 P! u, l6 W& C. \8 |( c
    5 T; ^, u- w) }, `
    古岗大曲是一种纯粮酿制酒,其品质优良、口感纯正,一时间远近闻名。一家酿酒,全村14个生产队都种高梁提供原料,尤其是每逢出酒的日子,简直成了全村的头等大事,有时几乎全村人都来看热闹,那浓浓的酒香扩散到数里之外,早有订货的各路客商翘首等候。
    : [$ g# u/ E* j
    9 Y' ?& k2 q3 F0 \; _) |3 ]
    - J& S" F+ t6 Q; t1 A2 Y& d& G- t  z. _: c9 y0 k
    但是几年之后,国家的对于私营产业政策又开始收紧;更可怕的是,当时成本低廉的勾兑假酒一度充斥市场,使得纯正粮食酒类市场受到挤压,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尴尬境况。古岗大曲销路受阻,生产限于停顿,最后终于又销声匿迹了。不过这短暂的经营历史,是大堽酿酒也由小作坊生产到工厂化运营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为后来的大规模生产积累了很多经验。! P! q3 e# N) j7 C! J
    ; f0 d% ?; k" I
    - |$ b: S1 [" G  e- N* s7 z

    - n6 N9 c4 w: R* u酿不成酒,大家的收入也就得不到保障,于是很多村民便开始外出打工,搞养殖,跑卫材、做商贸等等。顺便提一句,张三寨镇的卫材产业也大约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崛起的,因此而发家致富的非常多。但是即便如此,村里酿酒技艺大多还是没丢。
    # n* |# b8 {, D2 W# Y+ d$ Q" c+ f
    5 e$ k. O% U7 q+ X
    & {/ Z0 U/ w* v: o* j/ o% j$ ~- ]/ {* ]) }9 `
    正是在大伯带领大家生产古岗大曲的时候,崔宗鑫经常到酒厂观看酿酒,耳濡目染,学习了不少酿酒的知识,再加上天生的悟性与喜好,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对酿酒程序与火候非常熟悉了。有时他会悄悄在家中尝试,然后让家人品尝,家人对此非常惊奇。后来,他经常在大伯的指导下,他尝试各种祖传秘方,研习配置各种药酒,技艺得到不断改进。
    2 ^, v% I& Y  }# F- Q. D. I% |7 l  u
    3 c  K7 {7 d4 s+ b/ K

    ; x2 ], e- D3 x6 {公元2008年,是大堽酿酒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年份。在经过充分的酝酿和协商之后,崔宗鑫先生和本村的谢法林、谢德旭成立了“桂陵春秋酿酒厂”,这是大堽村第一家现代化、规模化酿酒企业,厂址在村子的南地路东,工厂占地1000多平方米,最初有12个发酵池,年产量在1万斤左右。
    ) @) T: O# @: z( r
    ) K1 q/ |$ \8 y1 P& J* O( `
    ; m/ v& @6 G9 G' I" l. H- g0 Y* A$ L  k' f5 d1 ^' w
    当时生产的酒品种类比较多,其中就包括畅销豫北地区的“四色四味”。所谓“四色四味”,就是桂陵红酒、桂陵黄酒、桂陵神草酒和桂陵麦酒,每种一瓶,分别呈红、黄、绿、白色,它们颜色、口味、功用各不相同,盛放在同一个酒箱之中,色彩各异,十分美观。
    * k4 V3 Q! ?+ S' u
    * j# l! Y$ T' E* H. E) v5 w1 W! `! \- R. J
    1 C- g0 s! U& |5 e

    8 A" l- j  t2 |0 d; k& h$ ?2 w! p+ U* Y0 K
    ) U. B( I7 y8 y: u  {% g: t% x( z4 [
    桂陵红酒,又称为“滑县老红蒸”(古时这里临近滑县,又经常为滑县所统辖),在酒中添加了红曲、丁香、大枣,呈红色;黄酒,用黄米、麦子、大米酿制,呈淡黄色;神草酒,用绞股蓝等十几味中药配入酒中,呈浅绿色;麦酒,用本地小麦为酿制,透明色,一般都称之为白酒。8 i. F& s: A0 F7 k  Y2 |; c

    . k1 h( _; v! P2 t5 }
    + S: g3 N/ q; I7 T5 B& [  }+ m+ `0 |8 o) {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绞股蓝这种植物,它被称为“东方神草”。河南本不是绞股蓝的分布区域,但是当年在大堽这种植物十分普遍,且主要生长在桂陵高岗附近,当地人经常采集它来作为药材治病,崔宗鑫自幼也通晓一些医理,他将这种神草精制加工之后泡入酒中,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癌等功效,这就是所谓的“神草酒”。
    : A8 a8 t% |1 ?# X* R. t
    ) R* v! X9 i* v  x7 U, M9 R7 x" J! x) F$ G
    6 }/ v& l9 |- |( ?
    当然,桂陵春秋酿酒厂的主打品种还是桂陵麦酒,该酒采用本地小麦精制而成,采用的也是选粮、粉碎、下料、发酵、蒸馏等传统工艺。我们这里是小麦的主产地,用小麦做原料成本低,出酒率高,酒质好,口感佳。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每斤酒的售价在10元左右,即便如此,还能有可观的盈利。. F; ^" a& i$ E

    1 `4 E$ T3 G& x8 U( Z8 I
    ) ^1 ?+ A$ C  \* Q* k& L$ z% c* v3 k. ?; Q$ r
    为了改进酒的品质与口感,崔先生总是煞费苦心、多方讨教。有次与一位懂行的朋友闲聊,他就问起来,说如何才能让酒显得更加醇香呢?这位朋友随口回答:你可以拌入些香叶发酵不就行了吗?本来这是一句玩笑话,但是崔先生却认真了,他决定大胆尝试一次。
    - D9 w- m. q3 J
    ; S1 _; j7 o6 V- T% P/ Q
    $ q1 y6 ~4 v; @3 }# n/ s0 D! e) E, h
    崔先生说,当时也没经验,2000斤酒料中加入了4斤香叶,千分之二的比例,按说也不高。但蒸出来的酒香气袭人,显得有些过了,喝着有些腻,剩下一坛子一直没卖,窖藏了好几年。经过时间的沉淀,酒脂的香气和原来香叶气味发生了融合,口感更好了,现在这坛子酒成了他的宝贝,一般人是难以尝到的。+ X9 ~' ]$ e2 O8 f
    1 j$ d# `( @. L& ?

    4 c$ G! k8 y1 [: _2 u8 ~& J5 `1 u; b0 c* k0 @8 J: u; a6 w- [
    2009年春,一年一度的县人大、县政协会议召开,与会者都是长垣各界精英人物。在当时我县主要领导的支持下,崔先生的桂陵系列酒被作为宴会用酒供代表、委员们免费品尝。崔先生回忆说,自己非常激动,领导们肯用我的酒,那是我的荣幸,也是对桂陵酒的信任,啥都不担心,就怕送的少了大家喝不够,当时装了足足两辆奔马车。! }5 F2 m' E  g4 q
    / H: Y3 i! y0 H6 D/ |2 M# h+ s" q# q
    在小编看来,那其实就是一场比较成功的营销策略,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当时的环境和政策允许范围之内进行的。
    + q( f2 b; B. k& x7 u5 r
      G! k* `. m  A2 D+ v2 ~3 w宴会上,酒倒好了,但是尴尬的一幕出现了:很多代表委员一听说是长垣的酒,不是大厂出的,都犹犹豫豫不敢喝。因为前些年全国各地酒精中毒事件频发,大家几乎都吓怕了。在知情者的一再介绍劝说下,有一位懂行的人士壮着胆子抿了一口,品味再三,随后一饮而尽,显得极其畅快,其他人见状,也便纷纷品尝,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们都不敢相信,长垣也能生产出这么正宗的粮食酒。5 ~8 d! q8 j8 x9 m1 K: ]2 r# I

    7 W# k6 s' m  m. t7 D3 ^0 s
    / R5 Y9 F8 k4 Q2 P5 g& ]1 d* M6 Q) V4 O; `
    这也难怪,大堽村地处我县边陲,酿酒业又经过几十年的沉寂,虽然有古岗大曲昙花一现,但毕竟时间已久,很多人对于这里的酿酒历史早已淡漠,不放心、存疑虑是不足为怪,看来酒香也怕巷子深啊!但是就这一次,大堽的酒一炮打响,重新为长垣县及周边的群众所熟悉所认可了。2 C; P5 o  N7 z* t; H- p! R' e

    3 M8 ~2 }6 u$ m1 L- k" _; B' i/ i3 C& S0 }8 j1 f* E
    # \9 k) D! t0 S! g: x$ b4 H
    时任县委书记也亲自品尝了桂陵酒,他见识丰富、善于品酒,对桂陵酒自然赞不绝口。在听了相关同志的介绍后,他感慨地说,没想到长垣不仅是厨师之乡,还能够酿制出这么好的酒。他由此也提出了五年内在长垣打造“四菜一壶酒”的计划。所谓“四菜”,就是起重、卫材、防腐、厨师四大支柱产业,“一壶酒”,就是扶持以桂陵酿酒厂为代表的本土酒类企业,为长垣打造一张新的特色名片。% m! p4 I, R; R7 W$ D

    5 Y* P. y& Y+ U- [4 j
    4 `: @, D3 K- `% `( n6 U$ Q, T( G2 B- j: m6 Y9 x
    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这项计划未能完全实施。如今长垣的“四菜”红红火火,但是这“一壶酒”始终未能被正式打造出来,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 q/ q) J; N* c! R. V9 x0 U! U1 X0 Z% Z# h6 N7 y' y
    时光荏苒,一晃就是将近十年功夫,桂陵春秋酿酒厂由原来的年产1万斤左右的小作坊,发展成了年产20余万斤的规模型酿酒企业。生产设备得到不断更新,生产工艺也不断改进,品种也愈加丰富。当初共同经营几位合伙人也相继独立,各自发展酿酒事业,且都是越做越大。其中崔宗鑫先生还注册了“崔府德酒”、“大堽醴豊”、“大堽桂陵”、“四菜一壶酒”、“大堽古岗”等好几个品牌。
    - T- s+ N$ ?! y) U5 p8 W; G. X2 g" M' ?
    崔宗鑫先生不仅将酿酒企业做的红红火火,他还热心于做慈善事业,对于附近困难群众,以及村中各项事业捐助活动,他总是积极参与。更值得赞佩的是,他从2009年张三寨敬老院建立以来,每年逢年过节都会探望这里的老人,每次都会带去鲜鸡蛋、大肉等生活用品。
    7 f. i$ H6 H, ~/ R
    % l; r! b( y- R  q" t8 d7 z最开始的几年,他还每年都为敬老院的老人摆席贺寿,后来敬老院负责人觉得这样有些铺张,就建议停止了,但是探望老人的活动从未间断过。在他的带动下,附近很多致富能人纷纷行动起来,都时常来敬老院献爱心,在当地已经蔚然成风。
    $ N% q  l3 L1 p4 _( t
    3 K! p6 E9 k1 z6 C  ?5 |5 s- ^# ?9 G他的善举得到了乡里和县里相关领导的高度赞扬,各种表彰证书在他家里随便就能翻出好多,但是他从不刻意收藏,他说那都是是自己应做之事,无论是不是受到什么表彰,他都应该认真做下去。
    0 ^5 z# u" ]. b/ R& E5 U
    # B( k7 G4 m2 p+ p如今的崔府德酒酿酒厂每天都在热火朝天的生产,精心延续着拌料,下料,出糟、蒸酒、库藏的传统工艺流程,汩汩的琼浆从蒸锅里流淌而出,千年工艺在这里传承、发展。这座不大的院落里时时都有酒香扑鼻而来,熏染了众多过往的行人,迷醉了无数他乡的酒客……
    , D. m+ N' f  O( \# n- P& t' n, A2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9-6 00:28 , Processed in 0.047961 second(s), 17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