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x/ p, t& y" d+ M" `3 p 8 q* U6 L/ Z0 |1 w: l: W0 b9 z f
秀金山下,一所八旬老校焕发青春,. \5 ^" g- ?; J/ c8 |& F1 X2 d
崔家河畔,棵棵催春桃李充满生机。: {( t) f7 i! P% K
3 \# h. G. ] u4 V: s 这就是位于通渭县城南边40公里,李家店街向西5公里处的崔家河小学。其生源来自周边4个村9个社(三湾村山庄社、常坪村关庄社和李家湾社、尚岔村姚湾社和崔河村的崔上河、崔下河、尚家河、黑土湾、郑坡社),辐射半径为3公里。
* b' `% m( d% x; R& a% C; k% F& U! e 通常公路从这里穿越,交通便利。办学历史悠久,地方文化氛围浓厚,学校条件较好,教学设施较全,师资力量较强。是一所较有知名度的农村小学。, ~- F/ @2 v* U6 S: {# Y
学校创办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至今已有80年的建校史。80年来,有19任校长、40多名教师曾在这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他们为这里的教育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 H5 x) G, M( I 1943年,校址搬迁。由私塾发展成小学,定名为“通渭县国民小学”。解放后,改名为“通渭县崔家河初级小学”。1970年代,又改名为“通渭县李店人民公社崔家河小学”。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公社改乡,又一次改名为“通渭县李家店乡崔家河小学”。
( L, l4 U0 k7 e5 d& y 学校虽规模不大,但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有老一代秀才、名医、科研人员;有新一代各级各层领导,有专家、教授、诗人、研究生;有省园丁、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他们在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各种岗位上,为振兴地方经济献计献策,为社会、为家乡贡献着自己的才华。" {# f& x# s u8 {" j v) L$ m
这里的老百姓,勤劳朴实,默默耕耘,虽饱尝了没有文化的苦头,但人穷史不穷。他们热爱文化,热爱教育,多少年来,捐资投工办学,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出力流汗,付出的心血有目共睹。2 F! b; T7 y+ x5 y
八十年征途漫漫兮,- a5 d6 v3 R0 C6 U* |
八十年时光匆匆兮。
, g: q0 Z1 T+ Z' C0 `
6 x; Z! o: R0 u' t% U% J 回顾建校历程,坎坷而崎岖。有高峰、有低谷,走过的路途很不平坦。
; R2 |8 W: K. o; N7 C4 p 解放前,极端贫穷落后的社会现实制约着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穷人的孩子上学读书,极不容易。
1 W. p0 t: P/ ?, [% c: L3 Q6 q 1958年,刮起一股浮夸风,脱离实际地发展教育,公办民助,创建社办完小,结果是一轰而起,一轰而散。( g5 \3 x# \- p3 p: ^0 t
3年自然灾害期间,学校关闭,师生回家。- ?, \" e4 {' B1 k) Q
文化大革命初期,教师受到冲击,时开时停。
! w3 Q/ I7 A0 G0 @ 令人欣喜的是1978年恢复高考,学生的求知欲空前高涨。一个个学生考入各大院校,受到周边人们的青睐。从此,他们对学校刮目相看。" l& Z5 ~/ T: g# g% p$ E1 ], a
一所村级小学,近30年来,已有150多名学生经过中学再学习,考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是一件了不起的事。5 R& b% _/ `% ?" k: W$ R# V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各级教育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扶持下,学校不断走向辉煌,制度不断完善,条件不断改善,质量不断提升。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学校规模由最初的3间土坯房发展到今天的模样,实属不易。* r, ]; s6 U9 y0 r6 ^
现在的崔家河小学,校园占地面积8245平方米,有砖混结构2层教学楼一幢,面积441平方米;有砖木结构教室4座,教师宿舍6间,面积510平方米;有半砖木结构教师宿舍和其他用房17间,面积372平方米,硬化了操场,校院人行通道。有会议室、图书室、仪器室、微机室。教学设施齐全。 q' T$ C; C% v' d l1 v/ P( f% r
教师队伍不断加强。由1960年代的2名教师发展到今天的10多名。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采取政治理论学习与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出外培训进修与自学相结合,教研教改与讲课评课相结合的方式 ,促使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方法,逐步走进课堂。
( g6 w/ f' a% G3 j( g) W1 q- N 学校现有7个教学班,其中1个幼儿班。每年评选出一批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他们都是当地的后起之秀。- _, s9 k1 q8 B6 N
/ H" e7 k" V8 h0 X& M: a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质量作为生命线,把学生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办学理念,把培养学生如何做人放在首位,教育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9 c3 J& S4 P$ f) v+ [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遵循“育德、守纪、创新、发展”的校训和“文明、团结、和谐、向上”的校风,教学工作得到全方位改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9 L+ y! }9 t& @5 J# p 学校全体教师把多年来形成的“敬业、关爱、博学、奉献”的良好教风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多年来,县教育局和李店学区曾多次来校督导、检查、评估,对教学工作得到全面认可。学生把“勤学、永恒、活泼、进取”的良好学风作为自己成才的奋斗目标,在学区每年组织的初中招生考试中,学生成绩突出,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7 f }) o/ V. k$ i) w4 p4 u: c 4 s/ t( {8 u- Z; _' Y" E6 q; @0 M
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最普遍,最关注的话题,家长对孩子的寄托越来越强烈。
e5 m+ q/ M+ H) F" H% X 校长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的“四苦”精神,已成为当地的传统。
. N* `/ M& j, k$ h' C6 r1 s& B/ C+ B 回想过去,历经艰辛,面对现实,成绩来之不易,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崔家河小学的教育事业将在新的起点上,再现生机,再创佳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