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610|回复: 2

崔静海画虎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3-9-21 13: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静海:凛凛山君亦柔情' S6 U' g( D5 W; _. l" x

    1 t: v4 f3 \4 {4 p
    . w4 U3 A9 ?: U, ~" M9 Nqz.fjsen.com 2013-09-18 09:57   来源:天阅网    ) V7 n& h1 t3 t) G9 v4 {' A9 ]

    : u3 V/ W* Y! [7 ]- x/ g$ j" F; z/ s/ p
    1 N" B8 G) `+ q' d
    崔静海和他的《万虎千山听涛声》60米长卷(上图)9 G3 ?3 J& H( ?! z1 j
    崔静海自己也承认,他画的虎每双眼睛都跟自己的眼睛极为相似,可见他笔下的虎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画到了人虎一体的地步,即刻画出虎的威猛雄傲,又写出了虎的温良柔情,崔静海画虎其实是在画自己的虎胆狭义。感谢热心的门洪为先生引见,让我在大连认识了当代著名画家崔静海和他画的老虎。8 |% V0 V( l9 x9 s& g) D- X
    文/王澄波 图/苏航虎被称为百兽之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威武、力量和英雄的象征,也是正义、勇猛、威严的化身,其强悍、大气、王者风范受人尊崇。小孩子戴虎帽,枕虎枕,将军佩虎符,寓意着辟邪、避灾、保平安。自汉以后,虎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保护神。虎的山君气概自然被历代画家所重彩渲染。, X# @8 B* `' e# s2 r. u
    崔静海就是活跃在当代画坛一位以虎为画材的后起之秀,其画作既继承传统技法,又有所创新,自成一格,受到画坛关注。他的工笔虎画情感细腻,形象逼真,风姿雄浑,大气磅礴,深远宁静之中,潜伏着带风雷电,林莽虎卧而不失清朗。老虎和人一样也有感情崔静海生于河南,七八岁时始学画。1982年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在旅顺水警区担任文书和宣传干事期间,师从军旅画家毛文彪以及艾有庆和蔡光,专攻油画、水彩画。多次在军队系统的大赛中获奖,其中《归舰》获全军书画一赛中获奖;《战舰,我温暖的家》获书画大赛特别奖和最高荣誉奖。$ E. M- W& y  Z
    9 G, e/ F/ r! ~+ c1 A% s
    崔静海(作品)
    ; w6 C1 u" h8 Z% h. q5 H其后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并在中国国家画院研究生班进修。这期间,他将油画和水彩画的技法融于水墨画之中,渐渐形成自己的山水花鸟画风格。转业后崔静海来到北京发展,在看了冯大中的工笔虎后十分仰慕,中央美术馆刘老师见其如此好学,就写了封推荐信,让他去拜见有“天下第一虎”之称的画虎大家冯大中先生。冯先生擅长工笔虎,其虎纤毫毕现,十分逼真,观其虎如读照片。与冯先生一席谈,令崔静海十分受益,他说:“我特别喜爱虎,从古到今,人们赞美骁勇善战之将都称其为虎将。我是军人出身,自然不由地就崇拜虎的勇猛精神。我画虎不仅仅表现它的虎威虎气,也着重表现虎的感情。老虎和人一样也有着自己的感情,有它温柔慈爱的一面。我观察到虎妈妈就对小老虎特别温柔,照顾很周到。所以我的虎既把虎的威猛和气势呈现纸上,也将它性情中酥风软语般的细腻与柔情精炼出来。” 崔静海(作品) 欣赏他的虎画,虎眼上吊,显得很有精神,这是崔静海借鉴了京剧脸谱眼睛的特点,朱砂点染的老虎鼻子舌头甚至毛孔让虎愈加生气勃勃。不在意形似,他着意于从神采上刻画虎的威猛。而习惯画上山虎,则是迎合了当下人喜欢步步高升的心理。他的虎都很善良,这是画家慈悲心怀的写照,所谓相由心生。% M5 S/ w* |1 X

    8 `6 R7 k1 D' K" F% I. m1 q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情
    : a. z! y$ C5 h善于把前辈的长处化于胸间,融汇笔端,崔静海虚心学习,潜移默化,历经十数载,终见成效。画工笔他就学冯大中画小写意就学扬州画陵的顾青蛟,而画大写意则取湖北画院汤文选之长。这样崔静海兼工带写的虎画就呈现出崭新面目。2006年,神州七号载誉归来,崔静海感念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大幅虎画和鹰、槐花赠与航天员。他深沉、大气、庄重的画风受到书画界和藏家的追捧。我曾与崔静海相聚对饮,谈诗论画,甚有知音之感,崔先生豪饮豪爽。在我看来,他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山水画家,闲云野鹤,心态平和。人又很潇洒,尝闻他闲暇时喜欢跟朋友喝点小酒,品茶聊天,海阔天空。他是个性情中人,话语并不多,却也恣意洒脱,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情。欣赏崔静海那些趣味盎然的山水花乌或者虎画,看得出中国画传统面目融贯其中。他尊崇那些世代经典,又不拘泥于传统,在中国画的传统之上呈现着时代面目。崔静海在源远流长的艺术道路上不悔地探索着。他早年学的是西画,如今西画的功底已然被他融于国画的笔墨当中,他的虎画,不像冯大中那样纯工笔,而是减了几分,重在写真上下功夫。崔静海淡泊的性格也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出不急不躁的从容意象。观崔静海的大量画作,在似与不似之间,遵循着自然法则,探求绘画艺术的辩证法则和为之贯通的细枝末节,进而对中国古典哲学、文学与绘画之艺有了枥悟。其画大气大雅,耳目一新,当属当代中国画的鼎新之作。& g% _5 V) R9 y  _9 L2 n
    崔静海和他的2008米长《贰零零捌山君图卷》(上图)中国画正处在又一个繁荣时期,作为国家画院高研班的进修生,又得冯大中、顾青蛟、汤文选等国画大家点拨的崔静海,是个尊重传统的人,他认为,绘画不能丢弃传统,传统是底蕴,舍弃了这个底蕴绘画就是无本之木。他是这种基于传统又不断创新的新一代画家。在历时四年,创作2008米长、2008只虎的长卷《贰零零捌山君图卷》过程中,他走遍祖国大地,收集了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华南虎、苏门答腊虎、印度虎、爪哇虎、巴厘虎、里海虎等几乎所有虎种的资料,背着干粮数月蹲在北京动物园观察虎的各种形态。这幅为北京奥运会献礼的巨作中,他把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点染在各具形态的虎画中,画出了扶老携幼的老年虎和幼虎,精心照料子女的青年虎,奋发进取的壮年虎,阳光下爱意绵绵的情侣虎,河边戏耍的顽皮虎,月光下谈情说爱的恋爱虎,等等。他甚至能讲出某只虎取之哪个动物园的什么状况下的虎。这种写实主义,使得他胸怀秀美河山,墨染万物意象,笔下真实地记录了大自然的生动与灵性,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
    / h5 c% d  L% ]1 Q1 l
    博采众长丰富自己个性
    3 ^( ], X7 {# g1 {0 B7 i崔静海通过对中国画的潜心研究,博取众长,以自己的笔墨语言,并充分利用中国特有的绘画工具将莫发挥到极致。他擅用灵动的线条,追求厚重的笔墨。其代表作为共和国成立60周年而作的60米长卷《干山万虎听涛声》,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作的《气吞山河》,表现济南军区赈灾的《三雄图》,以及《醉》、《遥望》、《山林为莽我为王》等作品被很多机关和单位以及日本东京美术馆和朝鲜平壤美术馆等国家级艺术收购收藏。《雄风万里》入选“2002年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全国美术作品展”获银奖,《观瀑听涛》入选“2003年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和谐家园》入选“2004年中国画作品提名展”,获银奖;《月下漫步》获奇迪杯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银奖。他还作为文化使者,跟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出访,为外国政要挥墨作画,以此传播优秀中华传统艺术。形神交融,天人合一,这样的国画意境,干百年来不曾在一代代画家手中丢弃,崔静海的中国画继承着这一传统,并新意丛生。崔静海说自己是个老实人,不会卖弄,不懂得炒作,只是喜欢上了绘画,就把它当成爱人一样不离不弃,为了画好画,他舍得付出。这样一个性情的画家,走在中国画推陈出新的光明大道上,一定会得到更丰美的收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3-9-21 13: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6-6 22:03
  • 发表于 2013-9-21 19: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11-28 12:26 , Processed in 0.060784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