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珍:他活着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7 Z6 U$ O& a `( t E3 d2 n9 Q. q9 q% V8 Q
% e: t& f- L, G' J
2016-05-05 09:38
5 F: x' G" }0 f" S5 Q7 ^
' L1 g6 X2 p1 w. d1 V1 ?: J' Q. G O! \9 q+ m
+ Q: P# k4 A( u4 V% W1 R3 O# D
2 A& J/ U3 G/ j* b' t0 h/ |2 ]- N$ \. H1 r& @$ |+ L" X# N1 s' A/ Z9 j5 L
' ?# C* e6 w# w( V
  分享到      : N2 F% J8 [ X- B9 p1 ]
崔秀珍 . ~/ X; Z& M; c& K
【事迹简介】:崔秀珍,出生于1943年,是琅琊区扬子街道沿河社区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她19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患有残疾的丈夫,不离不弃、患难与共、相依相伴,她的事迹常常被周围的人念叨,她的心像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着丈夫,感动着邻居,照亮着身边的人。
g- O- i2 r# L8 g【正文】在安徽省 滁州市琅琊区扬子街道沿河社区有这样一位坚强的女性,她为了照顾患有残疾的丈夫,不离不弃、患难与共、相依相伴,19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精心照顾着丈夫,6945个日日夜夜的呵护,用行动诠释了真挚的人间亲情,用她那柔弱的双肩托起一片爱的天空……
! v1 o, ^" D! q* j她叫崔秀珍,出生于1943年,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1964年经亲朋好友的介绍,她与余维金相识,并结为夫妇。婚后两人开始过上甜蜜的小日子,崔秀珍夫妇共育三女一儿一家人可算是幸福美满。 ! X" O' |' F" d0 g/ e; s. Q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丈夫因为一场意外患上了残疾。这对崔秀珍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家里的天塌了,整个家庭的担子重重的压在身高不足一米五的崔秀珍的肩上。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家里人都劝崔秀珍改嫁,跟着这么个残疾,以后的日子只有苦没有甜,但崔秀珍却义无反顾的坚守在丈夫身边。在这期间受过多少罪,吃过多少苦,她可能已经记不清楚了。 - Z: c) ^, I% b& A1 u
为了不让丈夫的肌肉萎缩,每天她就不停地按摩拍打丈夫的肢体。她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为了给丈夫增加营养,她每天早早起来,做好可口的饭菜,一日三餐变换着饭菜花样,定期给丈夫洗澡,对丈夫百般呵护,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家里更是收拾得干净利落。每天为丈夫喂水喂饭、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从不抱怨。照顾生病的丈夫就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丈夫大小便不能自理,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烫洗夜里弄脏的床单被褥。他知道丈夫爱干净,准备二十多块垫子、十多条床单、毛巾被,总把丈夫弄得干干净净。邻居们常常问她:“你这么多年伺候老头子烦不烦呀?”崔秀珍总是说:“只要他活着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他是俺们家的靠山。 ' W* m4 @2 t2 m( b8 ^/ [8 [# n
这样一位善良的妻子,用她柔弱的双肩艰难的扛起了这个家,但是就这样老天爷也并没有眷顾个这个可怜的女人。就在她看到儿子渐渐长大成人能接过她肩上的担子的时候,2013年的一场意外夺去了崔秀珍儿子的生命。这对于已经年过半百的崔秀珍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天塌了,精神支柱倒了,崔秀珍在极度悲痛的那一刻也没有趴下,反而是对丈夫更加细心的照顾。丈夫余维金不能说话,没有表达能力,但是从他的眼神就能看出:他对妻子的感激和爱。
5 W' K' S" i6 x+ w5 @这样一位坚强的妻子,用她那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默默地撑起一个家,用爱谱写了一曲人间真情。无论遇到多大困境,“乐观”总是崔秀珍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持。她说,绝对不会让忧愁和困难压倒自己,为了家庭的幸福,自己一定要坚强、乐观面对生活。
+ { X) H% m8 @; l( `. q3 @这样一位平凡的农村女人,她的事迹感动着周围的人们。她悉心照顾丈夫的事迹常常被周围的人念叨,她的心像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着丈夫,感动着邻居,照亮着身边的人。 2 |* m6 y- T9 U( D) [4 h
如今,崔秀珍和余维金已共同走过了53年的岁月。风雨同舟、无怨无悔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