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626|回复: 2

北魏崔氏书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3-9-3 11: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氏
    、卢氏在北魏书坛的地位和作用

    ' f: o: R9 E8 P  据《魏书》中记载:“魏初攻书者,崔、卢二门”,“魏初重崔、卢之书”。可见北魏书坛领袖人物当为“崔、卢”书门的主支。崔氏一支主要指崔玄伯、崔浩父子,卢氏一支主要是指卢玄、卢渊祖孙。北魏建朝以前正值十六国后期,先后与北方十几个立国的割据政权对峙了四五十年,这时留居北方的清河崔氏和范阳卢氏在十六国时期就有着出仕前秦、后燕、西燕、南燕、北凉等政权的历史,可见入魏之前已是自成家法,立掌书门,入魏后书法依然被世人所崇。现在传世书迹稀罕,只能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判断,崔氏当以古文、篆书、草书见长。《周书·黎景熙传》记载:“其从祖广,太武时(424—451)为尚书郎善古学。尝从吏部尚书清河崔玄伯受字义,又从司徒浩学楷篆,自是家传其法。”崔玄伯在崔氏擅长的书体中又加入“行押”,“尤善草隶、行押之书,为世摹楷……又玄伯之行押,特尽精巧”(《魏书·崔玄伯传》)。崔浩能传崔氏之长,且善隶书,“浩书体势及其先人,而巧妙不如也”(《魏书·崔浩传》)。《魏书·江式传》中又载,“兖州人沈法会能隶书”,“已后隶迹见知于闾里者甚众,未有如崔浩之妙”。足见崔浩的艺术水平和影响,从中不难发现清河崔氏一脉所传体式有楷篆、草、隶、行押(楷篆非楷也)。范氏一脉取法钟繇,擅铭石书、章程文、行押,又擅张芝、索靖一路的草书。“至(卢)邈以上,兼善草迹”(《魏书·卢渊传》)。但入魏以后的卢玄一辈遗裔则不擅草书了。崔、卢乃北方的书法世家,卢氏要比崔氏早些。但在公元396年正值北魏立国11年,崔玄伯出任吏部尚书,公元431年崔浩又高官司徒,腾达位显,隆盛门第,崔氏父子的权势、地位均比卢氏家族显赫,而且当时天子诏令朝廷文书大多出自崔氏父子笔下,到北魏中后期,卢氏家族名满天下的只有卢渊一人,而崔氏一脉冠名四海者众,有崔衡、崔向客、崔光、崔亮等,崔氏书家的威望也高于卢氏,居书坛主导地位,崔氏书风影响深远直至北齐时期,推动了北魏书风传扬的势头,所以清河崔氏书风的发展对入魏后的书坛发生的影响又早于范阳卢氏家族。                                                                             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1: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9-4 15: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11-28 12:37 , Processed in 0.050257 second(s), 17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