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2919|回复: 19

面试时,不要倒在最后5分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8 16: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几乎所有求职者都会为一场即将到来的面试苦心准备一番,但其中不少人在面试结束后却依旧“死得不明不白”。其中每年在求职路上倒在面试最后5分钟的人不在少数。根据一项在线调查显示:超过97%的面试官都会在面试的最后时刻抛出一个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题:“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的吗?”你真能问出有价值的问题吗?面对这个问题,你万不可掉以轻心!
( L2 g5 o4 s4 m1 G. t! n9 M, k* [. `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最后5分钟失败案例”,作为反面教材,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 w! a( p) J) ^$ F, e: a    八字没一撇就谈薪水
0 j9 s7 {/ e& o" Q, j    主角:Jim 6 v$ i: S8 l+ X6 V7 _
    身份:市场专员
8 F3 y* k6 p1 a4 N" ~4 e" K- `    网上有很多求职攻略会写到“初次面试不宜谈薪酬”,但做市场的Jim并不这样想。Jim认为如果薪酬不合适,其它谈了也白谈,浪费彼此时间。于是Jim通常会在面试官最后问他有什么问题需要提时,直截了当地询问关于其所应聘职位的薪水情况。有时Jim甚至会在电话面试中就表明:“生活压力太大,不到XXXX元月薪我不考虑。”Jim说:“应聘前我对相关职位的大体薪酬情况已经做了解,再加上我个人的生活成本,对薪水会有一定要求。这是理性要求,不是漫天要价,如果企业方不能满足我的要求,接下来就可以不用谈复试或是终面了。薪水不是万能的,但太低的薪水是万万不能的。”   d9 A; K2 q% @6 _
    Tips:面试是双方相互了解的过程,也是双方通过了解按照各自的准则进行薪酬谈判的过程。薪酬谈判成功的条件之一:需要相互了解清楚。企业方要对求职者做出更详细的评判,而求职者也需要通过面试了解企业的各方面情况。所以在面试中过早提出薪酬要求,反而会错失可谈的时机。另外,如果不是业内牛人的话,多站在企业角度思考一些问题,方能找到谈判的切入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6: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不要高估自己
# N; e5 m) I; _3 @% A    主角:Keira
) r; h1 k' y" T' q8 u; i    身份:工作3年 总经理秘书# j6 h3 `/ t; g( ?+ z3 C
    经过3年的磨练,Keira觉得自己各方面的工作技能都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当Keira在报纸上看到一家500强外企在招聘部门经理秘书时,信心十足地认为以自己眼下的资历这个职位非她莫属。Keira在面试环节的前30分钟里表现得都算不错,然而却栽在了最后5分钟的“提问环节”上。: P! A; a" ~: O# Y$ ]
    Keira最后5分钟的提问让面试官啼笑皆非。Keira问道:“我只想提两个问题:一,听说贵公司遭受金融风暴的打击较深,这一季度公布的财报不是很好,请问公司有什么对策?二,最近你们的竞争对手XX公司出台了一系列推广新产品的市场活动,收效很不错,而你们的新产品却迟迟没有推出,请问贵公司在新产品推广上是怎么考虑的?具体有哪些市场推广计划呢?”
! {% ?# }1 b) ~; ~" ^    面对Keira一脸傲气的样子,面试官很有礼貌地笑了笑,用标准的公关辞令回避了这些问题。Keira在面试之后感觉很好,却一直都没接到对方公司的复试通知……. J- u+ R% ?+ ?" {$ E: m% ?& r) g" {
    Tips:Keira面试的是部门经理秘书,只是一个普通的行政职位,并非总经理秘书,更不是董事会秘书,而Keira最后的提问姿态完全是站在高管或者媒体记者的立场上,自然会令面试官啼笑皆非。最后的面试提问环节,看似面试官创造出一股随意开放的气氛,给予求职者充分的提问空间,但面试官暗中考量的是,求职者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是否在于这份工作本身,对于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等是否认同。在其位谋其职,求职者请不要在面试时过分高估自己;而“知彼”方能判断未来的职位和公司是否适合自己,也请不要浪费了提问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6: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问应避免“条件反射”0 I; @5 X; P) P# B) B, |' `* T
    主角:Alice
- A) K! \5 f/ m9 g8 k    身份:应届毕业生; w+ Y/ X0 N& c4 C4 S/ F% b- e
    在经过一番谨慎而又紧张的面试后,Alice总会听到面试官以一种看似自然而又礼貌的口气向她提问:“今天的面试就到这里了,不知您还有没有其他问题要问?”每每此时,Alice总会回答“没问题”。其实,每次面试前Alice已经预先想到面试官会有这么一问,Alice在面试前也会针对这一问题,在网上查看诸多求职攻略,进行预先备课。可每每临场,到了这至关重要的一问时,Alice仍然会条件反射性的回答对方自己“没问题”了。
- D4 w; [$ o& t& a    Tips:其实这最后一问往往是整个面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对待这个问题上也是大有讲究。作为求职者,在回答此类问题时既不能表现得太过于随便,更不能表现出过分热切和过分迫切的心情,因为你的表现和回答将会直接影响到这次求职的成功与否。因此,求职者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最好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适当提问、理智回答。1 m2 i: L( V# T+ [4 J" t) y
    最后5分钟如何赢得面试官的好感:' a1 ^3 l5 O5 H. A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面试结束前的最后一个问题你若能回答得漂亮,说不定可以大大增加你的面试成功机率。以下为你提供可供参考的几个问题:' t& Z# A( P# l1 F
    1. 贵公司对这项职务的期望目标是什么?有没有什么部分是我可以努力的地方?  X: K- E, t0 t4 u' z5 O
    2. 贵公司是否有正式或非正式培训?6 g/ m) W- `3 j* z
    3. 贵公司的升迁渠道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6: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4. 贵公司在海内外都设有分公司,将来是否有外派、轮调的机会?
' {9 ^% a) ?" T, E7 p    5. 在项目的执行分工上,是否有资深的人员能够带领新进者,并让新进者有发挥的机会?
8 L3 v8 x6 l# ~, X$ \6 x$ ]: A    6. 贵公司强调的团队合作中,其它的成员素质和特点如何?
7 e5 M! e+ \) n    7. 贵公司是否鼓励在职进修?对于在职进修的补助办法如何?5 X1 Z1 Q( q% f0 `3 Y( Q- l& Y
    8. 能否为我介绍一下工作环境,或者是否有机会能参观一下贵公司?8 E+ a$ m  d9 R& P
    至于薪水待遇、年假天数、年终奖金、福利措施等问题,有些面试官在面试时会直接向求职者提出。如果对方没有提及,对于找第一份工作的新人而言,此类问题比较不适合提出,除非你有对方不得不录取你的条件。/ C  |1 ?; n+ b3 @! I
    另外,也有人在面试结束前会谦虚得请教面试官:您认为我今天的表现如何?录取的机率有多大?通常,这个问题也会让对方认为,你对这份工作抱有很大的决心和企图心;而你也可以试着从对方的回答中,约略猜测出自己成功的机率有多大,并且作为下一次面试时表现的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0-3-8 16: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宪兵提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6-29 19:17
  • 发表于 2010-3-8 17: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8 17: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宪兵提供如此详尽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7: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必谢
    3 \/ ?1 K: K3 B" l8 m多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9 09: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0-3-13 12: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9-3 17:07 , Processed in 0.051054 second(s), 17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