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8-17 10:15 |
|---|
|
【公安心向党 护航新征程】探寻87岁刑侦专家崔道植的信仰之力' g. m7 V4 r' z" n0 C
来源:中国警察网
3 Z ~; B; ~0 y( X# a% o- F1 {3 f" N4 r3 q+ W3 }( |' m
对党的信仰,用生命里的每分每秒恪守和践行
; N9 K3 g$ Q4 Y( H% F
! i; @; z6 i# Q! E探寻87岁刑侦专家崔道植的信仰之力
7 |2 I+ U0 a+ k c5 e9 ?9 K6 n. a5 ^
1951年,蒸汽机火车头喷出浓重的烟雾,承载着一群热血青年奔赴军营。当火车经过吉林梅河口一个叫“三八担”的村庄时,17岁的少年崔道植挤到闷罐车敞开的门前,冲着车外大他两岁的姐姐兴高采烈地喊着:“姐姐,告诉爷爷,我参军了……”与崔道植的兴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姐姐哭了。
6 o5 m) b8 ?) w0 O; n0 G- ~' P' V+ o8 y+ |$ \- j' _3 \1 r6 N, N$ a4 R
6 k8 `2 n8 A: ?" U d% R
在那个年代参军,就意味着上抗美援朝的战场。也许那一刻,姐姐认为就是与弟弟的诀别了。那一天,改变了崔道植的命运,也让新中国警营拥有了疑难刑事案件痕迹鉴定的“定海神针”。2 {! O5 @, ^8 {2 b
4 g3 f1 o, Z' W) d! e9 u看痕知枪,观弹识人,在新中国公安刑侦事业中,“崔道植”三个字就是一个传奇。他是我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被誉为中国的“福尔摩斯”。自1949年申请参军开始,崔道植一路走来初心不改。70年来,他忠诚向党,坚定的理想信念背后,是他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心无旁骛努力工作换来的实绩。他用70年如一日躬身为党的忠诚、用生命里每分每秒的恪守践行着信仰的初心,以共产党人持之以恒的坚韧信念书写了一名中国刑警的传奇。6 ^& N7 h8 [& J* _" T: Z0 {- d
/ X2 d% j, G/ ~# P! f g
! h3 D$ v8 B& C( L' K* h' Q( I
信仰的发端:一次次申请参军只为“报答党恩”' d* ^0 V6 l$ q2 K
0 w8 I Q8 {9 |0 S0 Q: O) s2 R1 c
“我出生在旧社会,是贫苦农民的孩子,我的生命、我的知识,都是党给我的,我要报答党恩。”记者眼前的崔道植,白发清爽、身材清瘦、目光清澈,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仍清楚记得,在17岁入伍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那一天,嘹亮的军歌军号响彻云霄。1 \/ }! S' w6 T5 h h
5 z$ L5 K# i; [3 `+ I( m
" x2 V7 s5 F( }+ C“报答党恩”,是崔道植在采访中重复最多的话。* K4 ~% u% X' r, L4 q, T @& C
" |: [6 T( ^" P! ?: ]“进入组织大门‘第一天’,我获取了支撑一生的力量。”提起初心的起点,崔道植记忆犹新。
1 _2 q2 o" S& H; x, y" q
. _9 `8 S, Q1 e1949年,15岁的儿童团团长、朝鲜族少年崔道植手握红缨枪,立下志向:今后要参军,一定要参加共产党的军队;要入党,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是新中国成立之年,也是崔道植信仰的起点。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崔道植一次次申请参军,最终在1951年如愿。
; _: w4 C F$ [& k( C _" v% d4 {$ ?: l* s+ h/ V% A# [6 f% _( Z$ [9 L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级给我的一切工作,我都是热爱的,因为这是人民给我的……”入伍第二年,崔道植在入党申请书上写下对党和人民的无限感激,也写下了一名革命青年的“初心”。% e [. P) U2 X
( Z! \7 p3 `, I' L0 j5 A
怀着一份真挚的信仰,崔道植一路走来始终步履铿锵。9 S' ?/ C$ o( ^0 a2 c) y
& X! E* K) f& v“尤其是进入公安机关后,我先后到中央民警干校(现中国刑警学院)等三所学校学习,组织上为我花费了很多精力与经费,我觉得自己必须回报组织。”# {% O" d$ N8 b; ^' s
! Y% D9 z4 L$ L8 E/ i
如今,崔道植是为数不多依然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志愿军老战士”,他的工作历程,见证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战士”——甘肃白银案等一大批轰动全国的大案要案被破获的背后,都有他那清瘦的身影。正是那个清瘦的身影,有着普通刑警难以企及的张力,数千起刑事案件鉴定无一差错,撕下了一张又一张罪恶画皮。& Z! F5 x: T+ d, [, A; C
, D4 C: y! ^" U! K" m" x! I2019年,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85岁的崔道植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并作为受表彰代表发言。崔道植激动地说:“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为祖国、为公安事业继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话音刚落,雷鸣般的掌声响彻全场。
4 c/ s( I- `8 @6 C/ S2 v( d/ `1 y |& J* N" e- v
信仰的践行:累计鉴定痕迹物证7000余件无一差错; o6 u. i, |+ U3 d
4 v3 @& P, d0 e: D# _. U6 t87岁的老人应该什么样子?老态龙钟、疾病缠身……崔道植颠覆了常人的这些刻板印象,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状态,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擦得窗明几净。乘坐公交车、火车,看不出他有一丝迟钝,分析判断疑难案件也精准有力。
3 I& ^' X2 w( v/ I
5 v% w, s1 G( Z8 z( n0 j
, K/ J) r6 d) H6 h% }$ b去年夏天,崔道植利用自己发明的指纹修复系统,通过9天9夜连续工作,成功锁定牡丹江市公安局提交的一枚变形指纹多处证据特征;今年2月,崔道植还在一起疑难涉枪案件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不定期接手系列疑难案件鉴定的同时,这位刑侦专家每天都在整理过往侦办的典型案例资料,准备编辑成书供基层侦查员参考。
9 j2 |6 ]. @7 {9 z6 ]
0 G' |- J1 Z+ B/ S1 A“没有感觉累,习惯了。”这种工作状态对崔道植来说,似乎已是常态,在同行心中,他是“神”一般的存在。面对疑难杂症,他手到病除;面对重重迷雾,他拨云见日。1955年从警至今,崔道植累计鉴定痕迹物证7000余件无一差错,具体鉴定结果大多成为侦破疑难案件的点睛之笔。退休后他仍“召之即回”屡次出征,参与侦破了多起疑难案件。9 \* A/ H/ h7 ] o" [4 w) f9 g
' k, B7 E/ L8 J3 J, T! ?) L8 o* C8 E. F) c! W
事实上,人们只是看到了崔道植老人的“仙风道骨”与非凡的工作精力,却不知道他从退休那年开始,就因心律不齐始终怀揣救心丸。他当然会累会倦,2020年那起9天9夜的鉴定工作过后,他因为血压突然走低而几近昏倒,服下救命药丸后,他再一次回到熟悉的显微镜前,在挚爱的痕迹检验岗位上通宵达旦……* f- ~4 K$ ?7 [, R$ R# N5 [5 O7 }( e
6 N, J0 V/ m6 F/ C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位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质朴无华与清风硬骨?1 f6 g+ M9 I: F f
! J/ G+ t0 u! e6 j$ }+ ?9 E O% h是忠心向党的这份信仰,擎起了一生奋斗的力量。" c. X. U5 q, @4 U0 k
5 z$ m' ]6 ?! J- y, z) K“从小我的父母就不在了,对我而言,党就是我的母亲,对党忠诚就是我的精神支柱。只要我的眼能看、腿能动,我就要为党的刑侦事业工作到最后一刻!”每次说到“党”,这位老人的眼中都饱含清澈的泪水。
* J; X! p$ v3 h- `8 @' X
* N p4 S) R! m! R8 Q" U, n8 X9 q R信仰的传承:从不理解父亲到“渐渐成为你”
, ^" a% i1 T& ]& @+ _% |# |5 a9 H: e: [! m4 i
作为崔道植最小的儿子,崔英滨子承父业,也从事着刑事技术工作。但是在他的成长岁月里,父亲的形象除了红烧肉和烧茄子两道父亲的拿手菜外,其余便是模糊的了。从起初的“不理解父亲”到后来的“渐渐成为你”,源于崔道植将“对党忠诚”的信仰基因深深根植于自己的家庭。崔道植以他特殊的人格意志感染着、带动着自己的家庭,其身体力行的家教模式也打造了与一般家庭不同的“警察家风”。
5 k" t. Y: Q% z- z$ F3 g
$ z9 j- n0 D, K( w% \( s) M崔道植的三个儿子成年后均走上了从警之路。“我们从内心里敬畏父亲,虽然对他老人家曾有很多不理解,但我们知道父亲是在做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他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崔道植长子崔成滨说,“可以说,这些年来我们对他‘爱恨交织’,但在支持父亲工作这一点上,却没有过迟疑。” e% o5 c' P. ?
1 n6 V6 ?" ?# p- X5 n9 H' }0 \; t& m崔道植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工作的勤勉作风,也让自己的家庭拥有了一种特殊的醇厚之风。小儿子崔英滨在哈尔滨市公安局从事痕迹检验工作,这是当年崔道植对他的硬性要求:“必须到最艰苦的一线积累工作经验。”崔道植甚至找到崔英滨的领导,“我的儿子不适合做领导,他的精力应该放在痕检业务上。”
$ n6 T) z9 x, R0 M4 A
, I8 ^* A: R( T6 _对于父亲的很多决定,崔英滨一度无法理解。“当我投身公安工作,慢慢理解了父亲。这十几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支队领导、同事对我的鼓励帮助,取得了一些成绩,也算是没有给老爸丢脸。”崔英滨说,“我们哥仨性格上还是像父亲,工作上也与他一样很拼。”; L# i, N5 M! [* m, F
' I9 u3 s, u4 H! f
2018年春节,崔道植第一次问崔英滨:“爸爸让你从事这个工作,后悔吗?”崔英滨回答:“只要是爸爸让我做的事情,从不后悔。”
9 q5 A( H* x7 u( ^6 {( [$ R$ u3 m% K! j. M! v/ |3 r
这一刻,父子之间的情感相通了。在经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中,崔英滨感受到了父亲的信仰之力,在追赶父亲的道路上,他渐渐成了父亲那般的人。
1 B) v/ g3 u8 @. z0 N- d
$ e! a& z$ d: R3 `5 |9 p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命中曾有过的所有孤独,最终都以灿烂来偿还。崔道植的孤独不同于常人的孤独,崔道植的灿烂也不同于常人的灿烂。与崔道植有关的孤独、灿烂,都与那份坚定的信仰紧密相连。“我的一生,都是听从党的安排。”他是这么说的,也真真切切做到了。+ I! M9 m* a; ~, H. N
+ n$ E+ q4 h- d5 o$ G' t b- R, f报答党恩,擎起他一生奋斗力量2 s9 w+ p9 |/ A z" A; u9 Z: z$ u" |
' s) p% \" j; L8 V% j
一份信仰坚守70年,这种支撑一生的力量源自哪里?
; h- o; Q: D& G! Q5 j- g. a2 I) b' q" t1 [9 \' E+ ?! @
“我的生命、我的知识,都是党给我的,我要报答党恩。”* E9 X; n$ e- I @9 ?, d
) j4 ?% F) }" z# u在崔道植看来,“报答党恩”是朴素的愿望,对党、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成为他的初心起点、信仰发端。从志愿军战士到刑事技术专家,这份纯粹的信仰,支撑他在人生的“两个战场”上倾注毕生心血,8旬高龄仍忘我工作。他用70年如一日躬身为党的忠诚、用生命里每分每秒的恪守,践行着信仰的初心,也成就了传奇的人生。
u- f/ f. t. S" q) m4 K9 A+ ~. ]4 x( O8 ~. m x: P) T @) W. K
“共产党人的忠诚基因深深根植在他的生命中。”儿子的评价揭开了崔道植“7000余起疑难案件鉴定无一差错”背后的秘诀。党员身份,代表着沉甸甸的责任和不平凡的使命,意味着更多的担当和垂范。军旅生涯,他胸怀报国壮志;从警以后,他坚守着永恒信念;人到暮年,他书写着“召之既回”。从儿童团团长,到抗美援朝战士,再到享誉全国的痕迹检验专家,崔道植用勤勉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战即用我、用我必胜的斗争精神,生动地诠释了初心的力量、使命的内涵。他鲜有“功勋章”,却留下众多实绩和声名,他怀揣报国心,用日复一日的执着奉献,定义了共产党员该有的样子。2 S, S' J/ A$ m9 l" h9 u+ n
5 @ w9 H% ~) G. Z3 t只有坚守初心,才不会迷失方向;只有牢记使命,才能激发担当。崔道植的一生,是初心不改、忠心向党的一生,是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一生。他感染和激励着我们将初心和使命外化于行,以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务实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在无私奉献、甘守平凡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