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8-17 10:15 |
|---|
|
20201023 崔俊伟:新时代最可爱的人0 E. ?0 p9 H8 F# B5 m7 N
更新时间:2020-10-23 点击次数:138次 文章来源:河南科技报- b- L; T! t- i5 _. G
崔俊伟: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3 \6 u! b4 C8 A1 c* u+ c, c
3 O* l# s0 w) u6 d$ j( a- S5 Z" T! K# \) t" H4 Z& E, e
' X1 Z4 f3 s% }0 }0 h, A 在抗疫一线,崔俊伟总是冲锋在前,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积极完成采集咽拭子的工作任务。(资料图片)* p. Y/ U5 T/ }
! o# v! m/ k3 f% h
4 l* W& u7 R- P/ T8 |# M
H; ?' i8 W8 e
援鄂期间,崔俊伟(前排左)所在的河南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31人,治愈213人。(资料图片), C2 v; B- W" _% k4 n" I
! u8 V; E: t7 m2 |1 J( G5 ?- B
& q" r3 f0 R! k" a* T0 S, ~
' Y$ v ~' W5 H/ c0 E5 m- ]! H1 J) e 每天无论多晚,崔俊伟都会组织队员学习国家最新诊疗规范,完善提升最佳工作方案。(资料图片)9 e3 j6 X; J3 I* I8 n
& q H8 [! `$ h( N
, H- h! f: `" D5 ^6 J5 O7 u0 G, n$ ^
& g( T* O% a/ U3 }; Z
% ?) s2 b& G* l, }1 R' s# q
0 G, _6 S" C6 y; I" j) F& G$ T
9 U/ j* ~" E; Q [9 Z Q
) C9 ~: S8 ^( X; a# B& y 崔俊伟,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曾担任河南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总支委员兼第五党支部书记,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他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曾荣获“河南省优秀医师”、河南省委高校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获得“新乡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1 P0 m: {3 Z1 |- C9 [* N7 V
' ~6 y2 e/ t- H/ n. L2 U
使命——逆行驰援武汉
7 I! Z8 u$ v% g7 X
) n6 K& n( l7 [" _' [: D2 ^3 h “我是党员,祖国需要我,武汉的患者更需要我,支援武汉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春节的祥和。大年初一深夜,正在值班的崔俊伟得知医院要组队援鄂抗击疫情,他毫不犹豫,第一时间报名请战。第二天一早,没跟父母、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告别(怕父母、妻儿担心),他就带领27名队员“逆行而上”,赶赴疫情重灾区——武汉。
) e9 O. S+ b& C( K
8 N3 v J* Y& o 新冠肺炎的诊断及治愈出院都需要采集咽拭子,这是一项高风险的操作,不仅需要近距离接触患者,而且在棉签取样过程中,会引起患者剧烈咳嗽,飞沫四处飞溅,感染风险极高。风险极高,谁来做?尽管医疗队的队员都举起了手,但是崔俊伟还是决定,由他带着几名党员具体操作。这些党员没有任何犹豫,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积极完成采集任务。在抗疫一线,崔俊伟总是冲锋在前,首批进入隔离病房,抢着干采集咽拭子工作,为患者处理大小便,下班后仍然和大家讨论调整治疗方案……在他的带领下,27名队员分工合作,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 i1 s4 L% q& \ F
$ \7 b5 Z3 |/ Q' X 作为党支部书记,他时时处处引领队员在第一线接受教育、经受考验;时刻关注队员的思想动态、人身安全和工作状况,每周组织党员上党课,不定期与队员谈心谈话。同时,他还在防护服上标记红色的“有事找党员”字样,建立“我们一起抗疫”医患微信群,组织为患者答疑解惑等服务,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暖心之举给患者带去的是无限慰藉和希望。! O5 O& O' r0 K- ~ W' c, ]: D
: _% r1 N* X5 O0 O为民——点亮希望之灯
& i+ e7 v0 `' B! a: a1 r
& I+ t; m7 m* O1 A% A1 ]: I “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注定了一生的平凡与奉献。只要患者平安,再苦再累我不后悔!”从事一线工作15年,崔俊伟始终牢记“生命相托,健康所系”的神圣誓言,始终保持高度敬业精神,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在抗疫一线,他同样竭尽全力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为患者点亮了一盏盏希望的灯。
, Y# v! j: `5 K& U4 l& |
9 _5 @: j7 Z: _ 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到达武汉后,崔俊伟时刻将“打胜仗,零感染”作为首要目标,迅速组织队员学习专家对于新冠肺炎研究及救治的最新成果。对于疑似患者,他结合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胸部CT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对每位疑似病例严格甄别筛查,确保无错诊、无漏诊。对于确诊患者,他详细制定“一人一策”诊疗方案,全力做好疾病治疗和心理辅助治疗。
, D7 T+ F; s* |( q1 x0 X5 f- d$ g/ l6 S" \7 M
每天无论多晚,他都会组织队员学习国家最新诊疗规范,不断总结医疗护理工作经验,完善提升最佳工作方案。此外,他还积极为患者开展心理疏导,舒缓他们的情绪。
7 V! W- Q7 C) e# ~) K/ o# T% B& O0 `
在日常工作中,崔俊伟充分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视患者如亲人,带领队员尽最大能力做好患者的生活起居照护工作。
7 o9 m: H U2 Z( O
& f0 R* i9 r0 A2 |9 x 对于病情好转、符合出院的患者,他严把出院“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胸部CT检测结果及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情况”关,确保符合出院患者顺利出院。对于病情恶化、全力采取救治措施后去世的患者,做好患者临终护理工作,让患者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时光,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抚慰工作。元宵节,崔俊伟还为患者送去了汤圆,鼓励他们勇敢和病魔作斗争,他被患者称之为“过命的亲人”。( x# z2 D6 b! |* q$ k
" L( [/ [5 D3 U6 l1 q; J
援鄂期间,崔俊伟所在的河南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31人,治愈213人,实现出院患者“零回头,满意率100%”的目标。
6 ^ A0 W' U& S* Y+ T+ S9 r
* A3 i, H& b% h$ c! L协作——用爱担起责任) u, r) ]8 e+ D# X7 P7 o" w* _- R9 ~
' A g. o- Z: O2 b4 c" u 在抗疫一线,崔俊伟和队友接管了武汉第四医院3个病区111张床位。身为队长,崔俊伟带领着这支有着27名成员、平均年龄33岁的“紧急医疗队”,以极强的责任心、专业的工作态度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4 t5 O- J2 h& F5 n7 O: o5 S
4 l* r# J, {! Z: K i9 V) { 互相关心,团结协作。2月24日凌晨6时,崔俊伟下夜班,而上午9时之前就需要由工作人员采集完当天送检的咽拭子标本。因为穿脱防护服比较繁琐,时间紧任务重,崔俊伟不顾疲惫,主动协助工作人员在要求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了所有咽拭子标本的采集任务。 C3 [" A' \5 [ ~# D. h
6 L% U7 `" y ^- U
日常生活中,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关心,互相体谅,真正做到了视医疗队为温暖大家庭,队员都是亲人。
0 U, ]1 a }% e! h: r( ]4 i4 j- K! V' w% g2 [
关爱同事,严格纪律。“我想利用休息时间,多申请安排一个病房值班,请领导批准。”在崔俊伟的微信工作群里,时常有队员在群里这样说。“他们真的让我觉得很感动,同时也让我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之重大。我不会随意增加他们个人的排班,更关心他们的身心状态,绝不能让他们透支自己。作为队长,爱护他们也是我的责任。”崔俊伟如是说。
- i* E4 m# W( T n% l- O& P
; p: w! J9 i- ~4 L, l0 `; y1 J 为了最大程度避免感染,全队制定了严格的工作生活纪律,所有生活物品有专人负责集中采购送达驻地,所有工作和生活交流都以电话和微信交流为主,尽量避免多人碰面集中。在日常工作中,每一名队员都能够严格遵守考勤纪律,服从组织安排,工作态度积极、认真,毫无怨言。
1 H% |* g% g% j. K
& K: I. v: I& }9 F2 t e$ m7 o 小家大爱,同心抗疫。“明天武汉那边有雨,记得多穿衣服”“今天工作累不累?下班后要一定要多休息。”“今天武汉新增病例虽然减少了,但一定还要记得做好防护工作。”在仅有的几次视频通话中,妻子、父母总是不厌其烦一再叮咛。两个孩子每当在电视上看到有关武汉的新闻的时候,都会仔细地在电视上找爸爸的身影。正在学说话的小女儿,也会咿咿呀呀地说:“爸爸去武汉给人治病,爸爸加油!”, ]% V) s/ [4 i- s) b- z
; M3 T( S: @7 a9 C' }6 ? 援鄂有你,后方有我。为了让崔俊伟在武汉专心、安心工作,他的妻子主动承担起了家里的后勤保障工作,照顾父母、日常家务、生活起居、孩子的学习辅导……妻子无悔付出只为让在抗疫一线的崔俊伟少些牵挂,更好地完成任务。
8 \2 ~3 C% }+ ~6 i! ]& P; \! K% x4 ?% Y3 u0 Q' ? C
科研——追求精医仁心
$ \9 s( N) l" D) n- ]
- l. l: v) ]2 A5 ^/ J% T3 V/ G “医生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医生的医疗水平高一些,患者的痛苦就少一些,幸福就会多一些。”作为一名党员,崔俊伟时时处处注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1 M' J8 V% r* Q* @' j: r0 O }
! @; F$ N& X$ e" N: k# ~ 苦练内功,追求精湛。对于临床工作,每一个病例崔俊伟都仔细研究,不断总结,力求找出最科学的救治方案。他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苦练过硬的基本功。孜孜不倦地追求医学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为的是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9 G: g- W; l( ]8 b- I: e
& B# @. s e6 K" ~ s$ c 创新实践,科研攻关。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崔俊伟还致力于耐药结核病及重症结核病的基础及诊治新方案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外主要期刊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6篇,第一作者2篇;主持的《超声靶位透药辅助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医疗科研,2018年获省卫健委联合共建资助项目,并获新乡市科技局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科技攻关立项课题1项,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青年科研课题2项;2019年,参加结核病领域最高水平学术交流盛会——“50届全球肺部健康大会”,并在大会发言。在“为合并其他疾病的结核患者提供优质治疗”专场作了题目为《预防性抗乙肝病毒治疗减少抗结核治疗对结核合并乙肝患者肝损伤》的报告,发出“中国声音”,赢得大会主席Guy B.Marks教授和张文宏教授的高度评价。
2 }( o- [2 A( u% H) F0 t; V/ ?/ Y( [& x; V' X# x0 i$ C
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在武汉抗疫一线,崔俊伟带领着27位队员枕戈待旦,夜以继日,出色完成了疫情防治支援任务。他们的感人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国家级媒体报道百余次,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
, X D; `/ F* S. C s" \5 a4 V* x7 a
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崔俊伟虽然从事着平凡的医疗工作,既无惊人的成功壮举,也无耀眼的光环荣誉,但他心中有着一份作为医者的执着与担当。 (本报全媒体记者 周卫涛 乔相磊 文/图)
1 K' {' _; `: j! ~. p6 {5 U6 q: i) _9 W( J; n }* M! o0 ^( U
7 @; s' @9 M4 \' l; W% e
% L: ]& A5 h( k4 ]
) R& x# F# j7 w6 C! u/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