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1225|回复: 3

一个“闪念”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0-10-2 10: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闪念”?6 S5 C$ x8 Q: O# \1 g1 c
    % o* V* }4 F2 F5 M. c
    资料来源:亿洋文化 6 _" F' J+ E9 u& [" I

    ' v2 K. W7 n6 K+ t3 g
    9 ?% ^/ e# W; C. b* I( e, U1 f5 a7 c" U; t2 L8 a
    . I" ^3 J7 S. W2 Y3 `
    - \0 P9 P0 p6 j0 s
      1982年10月,小中静8岁多,小中州7岁多,同在农村一所村办小学读二年级,当时小淑华在县城读初中三年级,—天,我以口算卡第一卡让小中静练习口算,当时,我觉得她的速度太慢,于是用手表测了一下小中静的口算速度,第1卡共22题,是不进位加法,小中静用了65秒,当时,没有达标不达标的概念,就叫小中静持表计时,测了一下我的口算速度,结果是13秒。?( E7 N( V" a5 @0 d6 d* G7 X/ I

    2 s8 f( A* j5 j: s4 J- i# _3 m' R  一个65秒,一个13秒,当时不经意所测得的这一明显差距,立即在我的头脑中出现一个“闪念”:“学——习——技——术”。这一明显差距是“口算技术”的高低所造成的。8 W! L) }1 G; K, A! y8 t- _

    & b' Z. t% n. y  p6 i- g7 E  这一闪念,最使我受益的是:启发了我,使我萌发了要尽力缩短这一差距的思想。由此开始,经过14年的摸索,我终于成功地摸索出一套成功的有关读写算记四项学习技术的训练方法,使得一个“鸡窝”里,飞出了三个“金凤凰”。
    ( Q( ~9 M. H, y5 E/ Y( d
    5 V% w7 f( [0 E5 o6 k9 U9 t1 D  “三个金凤凰”,一则令人惊羡,二则也是我始料未及的。这件事说起来,多多少少有些偶然,我不是搞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却研究起这些名堂来,居然还弄出了一点名堂来。想想中外科学发明史,有些重大的科学技术发明也有类似情况,如电的发明,法拉第原是伦敦一家书店的装订工,一生没有受过正式教育,后来偶然作了英国皇家学院大化学家德(Humphry〓Davy)的实验助手,1821年9月3日,又偶然对电发生兴趣,又偶然发现一块磁石从带电的线圈中抽出来时,电流计的指针轻轻地动了一下,指针的一动,引起了法拉第头脑中的一个“闪念”:磁电转换的必要条件是相对运动。?
    ! X* F# Z* T# n7 S
    + J; I" n$ M' p8 ]' U7 j* ]6 k# I  据说,袁隆平院士发现水稻的雄性不育株,也是偶然的,也是头脑中的一个“闪念”。他在实验田里发现了一株籽粒特别大、特别多的稻穗,原本想作为优良种株进行扩大繁殖,不料第二年种出来的稻子高的高,矮的矮,完全没有一点优良种性,他坐在田埂上伤心地望着那些试验品。但就在这时,脑子中突然“闪”出一个念头:这不是正好说明自花授粉的水稻也存在“杂种优势”吗?就是这一“闪念”,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产生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想法。如果不是这一“闪念”,那……?
    ! ?, o8 q' R* V2 W8 z
    . Y, @: I, z: b7 L( ~1 }! p8 j  那次的“学——习——技——木”这一“闪念”,也是我日后研究读写算记的起点。我以为,这一“闪念”就是灵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0-2 21: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 22: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 22: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8-12 03:16 , Processed in 0.048128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