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670|回复: 1

“十二五”末人口将达近14亿 城镇人口将超农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0-7-4 15: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F1 ^1 K6 K; p! ?" z% o
    http://www.scol.com.cn  ( 2010-07-04 07:53:39 )  来源:新华网   评论共 1 条  “十二五”期末,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3.9亿左右,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突破7亿。这是记者从中国人口学会年会(2010)上获悉的消息。7 N: S0 `* Q% \# w/ v1 K: c: D! V* v

    2 V) j" e# D+ m; b; L" G  中国人口学会年会(2010)3日在江苏南京召开,主题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在会上介绍,“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明显阶段性特点,将发生重大转折性变化:- O; O& T3 `; q

    ; d3 G; Y: k% e  ——人口总量继续惯性增长,“十二五”时期的出生人口数量预计会多于“十一五”时期,“十二五”后,人口增长惯性逐渐减弱,人口发展态势将出现新的趋势。
    9 ]4 w6 z0 i* G% l# l9 w4 d
    - G/ i/ z' j$ ~4 J# F& b/ h9 c  ——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人口负担系数出现新变化。“十二五”时期,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最高点后转为缓慢下行,人口负担系数也将达最低点,在经历40多年下降后开始趋于上升,总体上仍处于劳动力资源丰沛、人口负担系数较低的有利时期。——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预计“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口将突破7亿,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0%,城乡人口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5 h' U' \& ^* f, ]$ a( T5 K0 Z4 X7 B% ]2 T7 b0 a  j' @
      ——人口老龄化提速,老年人口出现第一次增长高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十一五”年均净增480万提高到“十二五”的800万左右,在2015年总量将突破2亿。  C) O, A" F8 t5 ?9 T+ Z5 E! x* [

    # c& e" y; V2 s2 s  ——人口流动迁移呈现新的特点。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80后”人口成为流动人口的主体,“二线”城市和城镇人口流动活跃。* n$ |" s6 w/ q9 W

    $ \0 O! E. n3 }  `) S; m' _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张维庆指出,我国人口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口形势更加复杂,人口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紧密,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更加显著,努力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
    3 H0 K# e% ~) _* x; V% v8 X( c+ d% J; w% K, n6 w% ]! c6 x
      “现在的人口决策影响未来的人口变动,未来的人口变动也影响现在的人口决策。”张维庆指出,应针对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价值取向,制定不同的人口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及与之相对应的生育、人力资源开发、人口迁移流动、社会性别平等、人口老龄化等政策体系,防止出现人口的大起大落、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配置,使人口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 k  r8 C6 l/ D) m* q8 R7 j/ N4 {$ Z3 j& C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统一体,继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后,应提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使原本就紧密联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三型社会建设”目标。
    $ Z6 J; F' G& L( R" k, Z$ I7 Q周婷玉、朱旭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7-4 15: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8-12 11:10 , Processed in 0.048617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