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655|回复: 7

论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即兴采访”———崔宏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29 14: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宏凯         " b, R) F  W$ e
     即兴采访从广义上来说,是记者对眼前的人物、景物、风物、静物等诸多事物有所感触,突发奇想,临时发生兴致而进行的采访。这种采访方式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电视报道方式。在某种程度,即兴采访是对记者洞察力、判断力、反应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检验。即兴采访作为采访形式的一种,常被记者所采用,并不断显示出它的优势。不否认采访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和有些采访必须提前查找资料,拟定话题,但未雨绸缪和见景生情决不能互相代替,只能相互弥补,甚至后者更有积极作用。我们采访时,那些突如其来,意想不到的场面、氛围、景物都是影响我们思维的外部环境,这样的环境会唤发记者的灵感,使其产生一种兴致,提出超出准备范围或高于拟定话题的采访内容。从实践上说,一些记者偏爱即兴采访是因为即兴采访可以起到深化电视报道的作用。4 i* x) H  m$ E% t0 [
一、电视新闻即兴采访的魅力所在% ?, b( G; Q% R
    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即兴采访很有特点,这种特点是由电视新闻特性所决定的,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具有强烈的现场调查感;二是具有悬念吸引作用;三是有不容置疑的印证过程;四是具有穿针引线的功能。新闻即兴采访把记者在新闻现场的采访活动呈现在屏幕上,使观众产生见其人、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大大增强了记者采访的现场感、真实感、生动感、亲切感和观众的参与感。
: h3 k4 L2 l- G+ a1 [1 _) ~!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4: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即兴采访中新闻记者应保持的心态及采访技巧
; m. k$ b% D! c- [' t即兴采访要想获得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在采访时达到一种忘我的境地。笔者觉得在即兴采访时,是“旁若无人”的,也是非常专注的,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就是要胆子大,放得开,提问多,反应快,眼界宽,耳朵灵,既灵活,又善辨。具体地说就是采访必须要有张弛得当的心态。记者不要怕被拒绝,保持松弛的心态“冲”上去,敢问,会问,问得好,问得妙,并且打破砂锅问到底!其次,即兴采访要能够即兴发挥,并且即兴的“兴”要发挥到极致,发挥到顶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再就是即兴采访要避免语言简单化和语言公式化。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话:请问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您谈谈感想?请您说一说对这件事的看法?虽然记者语气很客气,但显得记者心中无数、胸无点墨。就人物采访而言,被采访者是千人千面,万人万心。他们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是不容易被挖掘出来的。如果我们的采访单凭事先掌握的一些情况,单凭一连串的提问是很难让人敞开心底世界的。记者必须寻找多个切入点,以工作、生活、家庭、孩子等多种话题来调动被采访者的兴致,有时不知是哪句话突然叩开被采访者心扉,这时他会忘记面对的是记者,是陌生人,把你当成朋友,想一吐为快。一个人被某种环境所感染,脱口而出的东西大多是最真实的,因为面对此情此景,他掩饰不住、修饰不了,在记者引导作用下,会把自己头脑中长期形成的对某种事情的印象、概念、想法,一气道出,朴素简单,真实可信,这正是新闻所追求的那种生活的真实。有些采访往往是当记者拉开架式准备采访时,却什么也采访不到,当你收拾“家什”要走的时候,被采访者却来了兴致,你一言我一语,争着抢着说。这时记者不要怕麻烦,抓住被采访者出现兴奋的有利时机,边和他们谈话,边把已收拾起来的“家什”准备好,让他们在无意之中接受了你的采访。
$ Q8 j* J2 _  w5 f( g#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14: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新闻即兴采访不是任性采访5 v, G; q2 f, C" J2 u
即兴采访,可以是漫不经心,可以是有一搭无一搭,但是,并不等于可以想怎么采就怎么访。一句话,即兴采访不是信息处理采访,而是采访结合信息。即兴采访依然需要做大量的案卷准备工作,也要下工夫琢磨,深刻吃透要采访的那个行业、那个地区、那个事件、那个人物……/ U6 ^5 a; O; C, u- G
    笔者认为案头工作及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在采访前要准备采访提纲,有一个大致的提问方向,这样就可以酝酿出大致的思路,同时也可以打一个宏观的腹稿。有了腹稿,就做到了胸中有数。一个胸有成竹的记者是能绝对把握好即兴采访的。相反,如果记者准备不足,将会出现无话可问,问不出来的局面。另外,在采访时,还要把握住提问的语气。
/ {/ m) P/ W  x9 x; {0 l8 o/ V6 ]/ F    新闻采访中即兴采访与任意采访的区别就在于:即兴采访是建立在积累的基础之上的,有如聚沙成塔,这就要求记者勤记笔记,如采访时间、地点、气候、环境、建筑、自然景观;采访的人物、姓名、性别、民族、职务、年龄、特征 ;采访的事件起因、过程、结果;采访到的资料、书名、提供人、作者、出版者 。当日采访的感受做笔记,越详细越好,越勤越好,还应对笔记加以提炼、概括,加以升华。
- N0 h% B3 F! i# E    即兴采访是各种采访活动中最有个性的采访,即兴采访最能深化报道并使报道具有深度。由此类推,即兴采访也是最能进行深度报道的强有力手段。可以这样说,现场采访难,现场采访中的即兴采访更难。惟其难,才有刺激和惊险。这里的悬殊是指记者采访水平的高下、思路粗细之悬殊,也就是采访技巧和能力的差距。如果说现场采访只是一般技巧的话,那么即兴采访就是建筑在此基础之上的特殊技艺。
) `" `/ H2 y0 X+ g# n, {. ]    即兴采访很有活力也很精彩,看上去是漫不经心。但记者心中应该有数,采访中不忘追踪被访对象的语言,追踪被访对象的心灵轨迹和思维走向。只有这样,新闻记者的即兴采访才能挖出“别人想挖而不能挖,别人想挖而挖不出”的东西来。即兴,万变不离其“踪”。
2 ~( O1 h5 Q$ b0 h: y, O由于记者与被采访者所处的位置不同,生活经历等方面又存在着差异,两者对问题的看法、兴趣也就不尽相同。有时记者感兴趣的问题,被采访者却不感兴趣,相反,有些事被采访者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而记者却无动于衷。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两者又必须统一起来。怎么统一呢?当然必须由记者来实现这个统一,在记者产生了兴致而被采访者无兴致的情况下,记者一方面要引导调动被采访者的兴致;另一方面要顺水推舟,看被采访者对哪些问题,问题的哪个方面感兴趣。记者要既引导又追随,两条线或几条线并重,一举数得。如果出现被采访者有兴致,而记者没有兴致的情况,那就需要记者巧妙妥善的把采访话题引到到想要采访的内容和思路上,这也是见证记者即兴采访功底和能力的时候。这就要求我们记者要有较宽的视角范围、开阔的思路、较敏感的意识和深厚的新闻采访底蕴,能随时捕捉到被采访者的兴奋点,了解和采访到所需要的新闻信息和内容。1 A2 d4 M3 C9 z3 N5 U
                                                                                                                                       
! r9 d5 J$ M- K                                                                                                                                 (作者单位:吉林省桦甸市广播电视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0-6-29 16: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0-6-29 16: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29 16: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7-7 21: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0-7-13 19: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8-12 07:14 , Processed in 0.062110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