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199|回复: 0

武术之乡------洪洞县石止村崔氏家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22-12-7 20: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术之乡”——洪洞县石止村之崔氏家族
    ' Z* p( b6 F/ |* f( y7 D) z" H: w( _( ^& |& ?

    我是小西666

    2022-08-28 15:27山西文化领域爱好者,活力创作者2 w: @+ ^- J; Y0 V# U3 v
    & A! @/ U, K7 ?. I" k
    关注
    5 }7 b% L' k9 W  [! b
    , d8 S% @" u* B2 Y0 X+ P5 o! S
    , `# L8 U( {; F* p+ `

    ( l4 U9 G8 k& O* ]4 B7 Q& Q1 F) y0 ?, |

    《洪洞县志》记载:清朝中后期赵城县(现属洪洞县)石止村崔氏家族可谓人才迭出,历时三代,闻名遐迩。尤其崔万清、崔万荣两兄弟,先后高中道光武进士,令人称羡……

    5 H6 i  B5 Y  b7 f% b

    ; G8 E! T! k* j0 B2 _
    2 [7 d- P! A. `( w) ~  l

    崔万清,字虎拜,号松圃,生于道光八年,即1828年。受其父影响,从小习武,道光二十三年考中丁卯科山西乡试武举,次年,年仅16岁即考中道光二十四年戊辰科三甲第37名武进士。如此少年,实属罕见。中进士后即授六品营守备,从此开始其漫长职业军人生涯。崔万清先后担任过陕甘总督麾下陕西君宜营守备,甘肃西固营都司,陕西汉中营游击。咸丰二年,崔万清以守备职调防新疆,防守毕底儿卡伦(卡伦即关卡)。


    $ V. x! O* B$ |$ q; W

    6 P! D( |6 n- l4 `2 R% U
    9 O1 `% a# s$ v" Z  x

    $ F1 d) K6 B- p6 l3 I/ c
    " ?* p% ~1 m1 e, ?6 W0 h

    六月初六,卡外回人武装袭击哨卡,焚烧军营,导致人员伤亡。崔万清与其上司,驻防副将恒安因此获罪,被交部议处。万清回到家乡后,正值太平天国军兴,在家乡听候处分期间,恰逢咸丰三年太平军北伐将领李开芳、林凤祥进入山西,朝廷在山西无兵可调,连失垣曲、曲沃等城,平阳府亦危在日夕,只能依赖民团。后在高河桥遭遇崔万清率领民团的阻拦,迟滞了北伐军的行动。因此战功,万清受到清廷奖掖。后朝廷免予处分,开复后,随军征调,曾在曾国藩、李鸿章手下剿太平军、捻军。同治二年起正式担任苏州城守营参将,挂皖南镇总兵衔。光绪九年,左宗棠时任两江总督,奏请崔万清补任江宁城守营副将,时崔万清已五十有六。光绪十年,因训练军情之需,江苏巡抚卫荣光奏请其暂缓调赴江宁。

      Y$ i$ P+ J+ D
    9 Q! M' o& k. E6 Q: D

    ' c8 ^% m0 c" \1 u% G

    光绪十一年至十六年实任江宁城守营副将,后崔万清病逝于任上,时间推测为光绪十七年,享年64岁。

    $ z* E  U& J: r% `4 S- T
    5 ~, x" n2 I3 z( A5 m, [

    ) u5 c0 F5 G' R: i& D" s7 p0 d

    崔万荣,字欣斋,崔万清胞弟,行二,生于1830年前后,崔万荣也少年英武。先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山西乡试武举人,次年中庚午科武进士,名列三甲。中进士后即授六品蓝翎侍卫。时值太平天国和捻军兴起之时,清廷绿营已经腐朽不堪,曾国藩和李鸿章先后组建湘军淮军。时安徽巡抚福济赴京公干,与崔万荣相遇,对其才华欣赏有加,调其赴皖。之后崔万荣追随李鸿章之淮军,效命于李之爱将刘铭传摩下。同治四年,已升任参将的崔万荣奉命带领马勇王春德前往口外购买战马,参与组建淮军马队。其墓碑碑文称:


    # P! c& Y0 e- a3 I5 F2 Y9 s

    - I2 f- p9 _; Q
    " P0 ]7 b/ s4 z+ Y5 d

    “据临淮、围凤阳,上功称最……”


    1 C* ]# U- Y: h* P2 q- Q' o

    5 K3 U8 V+ o7 v0 U
    2 p1 S7 ?: z, k* e5 w2 G1 s

    在当时记名提督、记名总兵漫天飞的情况下,崔万荣亦被保举为记名总兵,实任大名镇游击。崔万荣公余,文采飞扬,笔墨生香,著有《秋灯诗集》,实为一员儒将。清末崔万荣寓居南京,去世后由其子崔浚扶柩归里,葬于祖茔。现存墓碑对其行状亦有描述。

    $ [! d5 J( s, ]$ G

    9 p/ {) A: x5 V$ x
    ) g  r# P/ s/ `0 {( E4 `, [

    崔万清三弟崔万华,字实斋,出继其伯父崔从彪为嗣。咸丰九年(1859年),崔万华步其父兄后尘,中戊午科山西乡试武举。万华未能如二位兄长一样高中进士。中举后列为兵部差官,随军征剿,因功获游击衔,尽先都司,赏戴花翎,诰授武翼都尉。其子崔德元也为武庠生。

    / [- R& M. ^- j" p

    9 c; O3 H* n+ o: h: r  a$ m& E' E

    石止村小北门东边有座院子叫旗杆院,那就是崔氏的祖院。旗杆,是崔氏家族用武功换来的荣耀。旗杆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它永远在村人的心目中高高飘扬。

    # a1 \. o9 G3 n/ s8 e
      H8 J6 R' O: x1 [5 |, i+ R
    6 o  z) t: Q. A
    7 N; x. C, t$ ?! b! D; n

    / ]! k# E% |5 m# p% p. ?0 b9 h  K) l) `* C1 Q

    ' d/ x- E/ Z4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9-6 11:10 , Processed in 0.047591 second(s), 19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