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365|回复: 0

如何巧妙去除水烧开后水面白色漂浮物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8-1 13: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 y4 @+ q) L2 S( m) b8 l1 N9 q  `
如何巧妙去除水烧开后水面白色漂浮物
; o) ?7 W- x2 X5 Q2 G+ K* Z$ g9 n% \
       最近许多宗亲发现,家中的自来水有点奇怪,冷水状态时很清澈,烧开后却出现白色漂浮物。“这水到底能不能喝?会不会有害健康?这种困惑和担忧影响了不少人,他们以为是水垢,猜测是水壶、锅子等没清洗干净。可反复刷了几遍水壶和锅子,水壶都洗得干干净净了,情况却并没有好转。”有些市民开始担心,是否是水质出了问题呢。他向周围邻居打听,左邻右舍均说最近自来水确实时不时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这种白色漂浮物对人体有害么?在这我解释一下这种漂浮物的由来,由于我地区的水源水来自于地下,地下水的硬度相较于河水、江水要高,水中钙、镁离子含量也稍高些。水被加热后,钙、镁离子就会从水中析出,形成白色晶状体(其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镁),这属于正常现象,而且这种白色漂浮物对人体无害。自来水在常温时,钙、镁离子完全溶解在水中,因此目前没有办法对其过滤,白色漂浮物的情况一般很难避免。9 Z3 A/ f3 C0 O3 a7 C0 L# y, z

$ l! t1 Q8 f* X% J/ X, ]    下面就介绍几个去除水中白色漂浮物的小方法:
4 r7 ]5 ~& d, L8 L
7 z) ~' @6 i8 {9 W5 I/ ^4 v    一、用纱布包上一小团脱脂棉,或用一段脱皮去籽、洗净的粗丝瓜瓤,在烧水时放入水壶中,水碱就会被吸附在棉花球上或进入丝瓜瓤内,而壶底和壶壁结垢就少了;用过一段时间后,棉花球与丝瓜瓤中水碱多了,可拿出来用水搓洗掉再用或适时重换一个新的。最简单的就是家里使用净水设施。  & `. B7 f: d0 c6 p: ~  i% ]0 E0 p
0 `: j, t6 s  o4 Q1 s$ Q" D* o7 s1 J
    二、将苹果、山楂放入结垢的水壶内,堵严壶盖和壶嘴,闷置10天左右,壶内水碱发软即易清除;若将苹果皮、山楂切开加水煮沸一两小时去垢效果更快。在壶里放一些土豆煮几个小时后,水垢就会裂开脱落。  
7 t" L  {3 _) u0 @3 ^* U
7 @4 G6 R; m! d% y3 l# g    三、在壶中放入一块磁铁再烧水,也可使水垢裂开脱落。   ! G4 ]0 A& Z/ q" U) w* ~* @+ D8 Q
注意:千万不要用醋精或白醋,因为醋中含有吸附水碱的物质,表面上烧开的水中没有水碱,但是人在喝水时,会喝进醋中所含的水碱,反而增加水碱的危害。5 Q1 w8 |$ g! p7 c. i4 q( K( j
) k! J3 _* _3 D8 x& _7 O4 X+ x
   四、水壶煮红薯除垢,在新水壶内,放半水壶以上的红薯,加满水,将红薯煮熟,以后再烧水,就不会积水垢了。但要注意水壶煮红薯后,内壁不要擦洗,否则会失去除垢作用。对于已积满了水垢的旧水壶,用以上方法煮一二次后,不仅原来的水垢会逐渐脱落,并能起到防止再积水垢的作用。
# J7 `) M7 I. D3 p$ m* L) V0 I( j5 F) U4 z5 p
 五、小苏打除水垢,用结了水垢的铝制水壶烧水时,放1小勺小苏打,烧沸几分钟,水垢即除。
: Y7 C( x! i6 `. [7 E" W  [* u# \" u: ^6 W4 e+ T6 J0 k' @# r
 六、煮鸡蛋除水垢,烧开水的壶,用久了积垢坚硬难除。如用它煮上两次鸡蛋,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Z! Q9 l8 Z$ l

' u& [& g* R/ ~) S8 ] 七、土豆皮除水垢,铝壶或铝锅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结有薄层水垢。将土豆皮放在里面,加适量水,烧沸,煮10分钟左右即可除去。
" ^; u2 \* l. K, [# W9 M1 t: z- f, h8 d- N7 J7 J+ [
 八、热胀冷缩除水垢将空水壶放在炉上烧干水垢中的水分,烧至壶底有裂纹或烧至壶底有“嘭”响之时,将壶取下,迅速注入凉水,或用抹布包上提手和壶嘴,两手握住,将烧干的水壶迅速坐在冷水中(不要让水注入壶内)。重复2次至3次,壶底水垢会因热胀冷缩而脱落。
& Y* o) s4 Q. a) y2 ^
+ \( D" C2 L: G: C1 P6 ]- e 九、醋除水垢如烧水壶有了水垢,可将几勺醋放入水中,烧一二个小时,水垢即除。如水垢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则可将纯碱溶液倒在水壶里烧煮,可去垢。& [3 [, u: T"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10-14 08:29 , Processed in 0.044095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