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641|回复: 0

崔家大院不用门票,进去后还有人居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9-7-25 19: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家大院不用门票,进去后还有人居住,不过没有经过整修感觉有点破败。东西各安排了一个私家花园2 p# t; m" T( t# |( c
    还不错哦,值得去!
    2 V3 W( D( K5 Y( B* ]春风沉醉的夜晚16 216篇点评; c1 k" ~* J6 f: R" h
    ' D" r, D/ H: w& Q6 w  [
    2 Y$ [5 {- @- o) h

    "穷北关,富南关,有钱的都住户部山"

    是徐州流传很广的一首民谣

    提起民谣的来历,还要从黄河水患说

    户部山位于徐州老城南门外,原名南山,是徐州城外最近的制高点

    $ @3 f: A& O" Z" g6 s5 U
    4 S: L* b9 s! C5 |4 {  O- S$ ?

    8 e  w: \. u% J  r7 @

    南北朝时期刘裕北伐至彭城,登南山而北望中原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宜时也曾据以窥彭城

    南宋绍熙五年,黄河改道

    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600多年间、黄河多次泛滥淹城

    仅以清康熙元年至二十一年间为例,在南到睢宁、宿迁,西到萧县、汤山

    东至邳州的范围内竞发生黄河决口事件16次

    其中康熙十四年"河决徐州又决宿迁,是年河又决睢宁花山等处"

    一年之中数处决口,徐州境内一片泽国,百姓流离,苦不堪言。

    ! x( r! ~8 S* C4 m4 H) `# \9 M" c: i
    " G: X! m; k  e- e4 |
    * [/ y% p2 [3 U5 c  n. v+ R! Q

    明代北京的供给依赖南方输送,运河漕运是惟一的官方运输方式

    扼南北水陆交通咽喉的徐州更成人漕运的重要枢纽

    永乐十三年(1415年),户部在徐州设立专司漕运的分司

    漕运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当时的徐州舟车塞道,贸易兴旺。

    天启四年(1624年),黄河两度决口,水浸徐州城

    主事张璇将户部分司迁至南山,后来南山遂有"户部山"之名。

    3 j# J3 [: J8 b/ f/ H( @/ j

      p* @' z7 g: J% i$ N/ E- A. h' c. p* [# H4 c. G, ]$ \

    户部山古民居景区分为两部分,西侧部分就是照片中的这条街巷,沿着向西走南北两侧遍布着古香古色的民居,大部分大门紧锁或者有人居住,崔家大院也在此。东部分已经有几处大院整合形成民俗博物馆。

    ; V1 i. W% V; y! e
    , ?/ Y' p9 c1 I* I; |8 V! L: j
    $ r1 I* J  P! X0 p! P9 B

    " J; i. z; D3 w. v( {9 {: F! n" w. e; c7 {( [6 y- q

    % J: d. Y5 z7 e) D! I6 J7 V+ H1 w( [( c# l3 Y5 \6 R- x: L

    在戏马台与彭城路之间有一条修悠长的街巷,那便是崔家巷,整条街巷的北侧几乎全被崔家大院所占据。崔家世代书香,诗礼人家,清道光年间崔焘以廪生举孝廉方正,后中举人,道光九年(1829年),中进士,人翰林院,被钦点为庶吉士。历任河南通许县知县、裕州知州、安徽怀庆知府等职。现存的崔家大院依山而筑、是崔焘奉旨于道光年间在旧居上扩建的,分上院和下院,居高者为上院。建筑中的砖雕、木雕、石雕也极具艺术价值。历经崔氏200多年的经营。形成东西长约112米。南北宽约44米,占地约4928平方米的建筑群,是徐州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处清代建筑群。


    2 c! j  Z; b2 W; q2 ~! g$ d$ x
    3 b* Y4 m& i% h! m4 U5 `
    & s. }  `( w5 O8 y2 V/ {

    崔家大院不用门票,进去后还有人居住,不过没有经过整修感觉有点破败。

    # m$ l$ L$ M0 u' ?7 J' @
    9 Z' s+ B; d. T, B$ w8 p
    " s5 h& Z+ T1 X9 w/ I
    ! K) w$ Y4 X2 k3 M
    , B$ H% s& j) V2 E7 Q* E

    * A3 c' M5 F* ]+ B, W0 r5 {: o' `$ s$ @8 ^) @5 i8 m6 J! p5 J
    . j1 U" y* W: k2 u1 `

      H+ x. h; Z9 O2 h+ E4 w' r8 S# d. i8 F, R
    ) _. N9 k% B# I
    0 k, Q% _1 r9 x# @8 G

    " e$ m/ v  e0 x) e. ^) Z& G; x  a- j

    ! Z2 I% I( @' k; g. N+ r; l/ n0 M$ c5 W: o, k/ G; R; |

    3 ?* n* b  X( p' w& x4 [
    & n; i1 Y' O+ V. O# r6 y) a% n' [9 _: n( v4 N. j! u9 w

    绕到戏马台的最北面

    便是户部山古民居景区的正门

    自北向东再向南的几处院子已经整合成民俗博物馆

    需要买票进入,不过里面确实不错。

    正门在戏马台的东侧,也就是整个古民居景区的南侧。


    . j6 L4 c6 V" s+ I, B# E8 W$ q
    / C2 ]2 o: ]9 T' x$ Y
    ! ~8 s% u! _5 P+ }5 f

    博物馆由余家大院、翟家大院、郑家大院、刘家大院和权谨牌坊五个明清时期古院落组成

    占地9000余平方米,共有房屋260余间

    是一处以收藏、展示、研究和传承徐州地区文化遗产为目的的专题性展馆

    景区于2000年设立徐州民俗博物馆、2013年增挂"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牌子。


    / R% v5 J& R% ?9 V" c/ i
    1 Y2 L' V+ [: v7 Y4 o; A5 H. u* Z' Q, i  c8 |

    户部山古民居既有北方四合院的规整划一,又有南方民居的曲折秀美。

    墙体多用青石与青砖,梁架用材硕大,雕梁面栋,琢刻精细。

    并有"里生外熟"及"鸳鸯楼"等独特的建筑方式。

    所谓"里生外熟"是指垒砌的墙体分为两层,外层为砖砌的清水墙

    内层为土坯,这种建造方式既降低了造价,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

    使房间内冬暖夏凉。鸳鸯楼的建筑形式仅国内仅有

    由于户部山古民居多依山而建,可谓地无三尺平,为充分利用地形地势

    减少工程量,在落差较大的地方,建造了这种独持的鸳鸯楼

    这种楼分为二层,上下叠压,底层墙体部分利用了原有山体

    楼内天梯,楼上楼下的门朝向相反

    反映了徐州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聪明才智

    是徐州人在建筑史上的一个创造

    4 M, p8 G& L; V) H7 v

    1 M+ q3 R, q; |& K; Z1 R0 y5 F. f- S/ j' k! N

    2 H1 ?, C. O6 z  x& [: O4 |
    , J; g4 H2 l"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7-31 19:58 , Processed in 0.055809 second(s), 19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