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357|回复: 0

[隋唐五代] 崔彦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9-5-26 22: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彦昭,字思文,清河人。父岂。彦昭,大中三年进士擢第,释褐诸侯府。咸通初,累迁兵部员外郎,转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再迁户部侍郎,判本司事。
    2 n" C) }& [8 K5 H# W' t

    : i( M: \2 O  w9 J/ D' _1 `3 W' Z' G" D! T( X/ a, q
    本    名崔彦昭字    号字思文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唐人出生地清河
    ) k9 l  L6 E8 p& @9 C( o( z  B) f! v目录
    ; J1 k) D2 |( P

    8 F; I, K; x5 a4 v

    3 ?! \& S* Z. ~1 n! f9 e& M
    0 d1 `+ m5 d( p特长[url=]编辑[/url]4 L9 q/ w) \6 n: U
    彦昭长于经济,儒学优深,精于吏事。前治数郡,所莅有声,动多遗爱。十年,检校礼部尚书、孟州刺史、河阳怀节度使,进阶金紫。十二年正月,加检校刑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管内观察等使。
    ; C  C3 X* a* K4 j
    , h3 V+ V' F  ^4 o轶事[url=]编辑[/url]
    - q1 n9 C6 g* B' J1 b7 ]时徐、泗用兵之后,北戎多寇边,沙阤诸部动干纪律。彦昭柔以恩惠,来以兵威,三年之间,北门大治,军民歌之。考满受代,耆老数千诣阙乞留。诏报曰:“彦昭早著令名,累更剧任。入司邦计,开张用经纬之文;出统藩维,抚驭得韬钤之术。自临并部,隐若长城。但先和众安人,不欲恃险与马。遂致三军百姓,沥恳同词,备述政能,唯恐罢去。顾兹重镇,方委长材。既获便安,未议移替,想当知悉。”
    8 p8 z$ R& m0 u" G% A9 P) f僖宗即位,就加检校吏部尚书。时赵隐高璩知政事,与彦昭同年进士,荐彦昭长于治财赋。十五年三月,召为吏部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使。乾符初,以本官同平章事、判度支$ g0 x+ P- g/ |% K$ V8 [5 M
    先是,杨收、路岩、韦保衡皆以朋党好赂得罪。萧亻放秉政,颇革前弊。而彦昭辅政数月,百职斯举,察而不烦,士君子称之。二年,因其转官,僖宗诫曰:彦昭历试有劳,佥谐无愧。涉于六月,秉是一心。修乃文可以兴文教,励乃武可以成武功。重整前规,两司大计,清能壁立,政乃风行。奸欺屏绝于多歧,请托销摧于正议。不烦内库,有助涓毫;不假外藩,有进丝发。军食所入,余剩于明年;郊庙所供,克办于今岁。颇符神化,真谓庙谋。不有良臣,安能富国?宜酬勋于黄阁,俾正位于紫垣。敬服诫词,永坚茂业,鸣呼!秉钧之道,何所难哉;覆军之涂,近已多矣!与其树党,不若修身;与其收恩,不如秉直。买暂胜者;贻其永败,沽小智者,囊其大愚。不贵及人,唯争自我;初诚润屋,寻以危家。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纵经营而得位,用枉挠而当辜。唯尔选自朕心,采于人望。宣诏既毕,闲门未知,来遂奔车,退无私谢。独推元老,曾请急征;以守道而自臻,实荣亲之最重。尔其坚持正直,允执规程。但畏幽阴,必归公当。甘言可惮,叙往可嗤。奖善须明,惩奸须锐。利于人者,虽难必举;利于己者,虽易勿为。频念孤寒,每思耕织,常自勤于数事,便有望于中兴。彰朕知臣,在卿匡国,必使恩从下布,法自上行。但立直标,终无曲影。苟致我于尧、舜,亦比尔于皋、夔。可中书侍郎,依前判度支事。
    * a$ f2 S; g. S% Y+ s( L" _彦昭事母至孝,虽位居宰辅,退朝侍膳,与家人杂处,承奉左右,未尝高言。岁时庆贺,公卿拜席,时人荣之。累迁门下侍郎,兼刑部尚书,充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与郑畋、李蔚同知政事,三加兼官,皆领度支如故。进阶特进,累兼尚书右仆射。罢相,历方镇,以太子太保分司卒。子保谦。* ~8 v8 c# T& o. \, K
    唐朝宰相7 m* h1 N" g$ D$ m9 A
    9 y  ^+ v/ m0 c9 A4 l! d$ _
    4 x( V+ ^( ~0 O" n/ i- y

    * o6 q" w2 n, o6 C6 g0 B

    - b# V# g% W! \" W, w4 R3 i7 n$ l. u&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8-11 13:27 , Processed in 0.050100 second(s), 19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