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546|回复: 1

[心情情感] 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9-1-13 23: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z* h( t( x! X; }% k' g( U
    2019-01-06 20:31 老子/春秋/红楼梦
    0 [; M' S7 Y7 Z8 p" z+ o$ T
    , T1 y3 p, b- B' U9 }
    ' H$ U' {! f$ O3 u! h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 U5 E6 H  L% t; s8 t3 L- e9 V
    5 Q5 E& O# U  I+ F6 D9 U人生好比一幅巨大的地形图。4 H5 Q0 p/ P% k

    $ d* L, y5 i0 [- A1 a+ `7 r如果说精明是起伏的丘陵,那厚道就是绵延的山脉;
    : ~- C% {$ V) B( f: G6 V/ m, {- s% S& X4 m
    如果说计较是涓涓的溪流,那坦诚就是澎湃的大海;5 I* V" T4 L  F+ b( A
    " D' V- H! k0 g2 |7 w& \
    如果说强势是不毛的荒漠,那和善就是肥沃的平原。
    + Y8 A2 t+ x  U
    / ^$ R& T: `" j- o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c0 a: G# Z$ b# @* F5 y; }# ?

    1 ~* ~% z( b- L* p8 G! u016 R+ _. J0 c: E" H( Q1 g1 a9 n
    * O0 y7 X6 _5 R
    精明不如厚道: i; F" E2 h4 e& r& ^

    & o  F7 O% E0 U. \《老子》中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
    ' }3 ~  p/ v" T
    : z3 s" H* V4 X. t# a& V《红楼梦》中宝玉至太虚幻境看见一首形容王熙凤的曲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f2 a4 k* ~3 \5 m) O7 y
    5 K$ T- q' j( p$ d6 I7 M
    做人不必太精明,太会算计的人,往往会失去很多东西。& R. t) k4 u: f
    + k# X+ b0 M, y: T
    人不能总想占小便宜,总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你回归厚道时,反而会比精明得到更多。3 U) u! D' I1 [* m* P5 T$ n
    + K1 V; p1 ]* @" Y. r
    左宗棠大概是晚清重臣中最不“精明”的一个。
    / C9 o7 _$ K% V, ?" G
    0 l1 g* I9 E9 N咸丰十一年(1861年),他在家书中说,“自入军以来,非宴客不用海菜,穷冬犹衣缊袍”;
    6 H2 R2 ]7 m9 w6 s. m) I( a8 B, q3 n) P; _" s5 L* |
    同治二年(1863年),在回复友人来信中说,“上年廉俸并入军用,亦未敢划算。”
    - }' I: T. `# V' x1 U
    9 v; G; \' o% k  l* n6 P! Z老话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h" v8 e! U% q' v( I& }

    8 y! G* U  Y; o; u1 L常怀宽厚之心,厚道待人,不要计较一时得失,懂得让利于人,才能收获更好的未来。
    7 j) s4 v) Y  J, C1 Y! @- L" [& j/ S5 q1 T
    02( l& ]' \' E; J# F  q' H  g+ Q2 W

    3 n% e( H' {, E# W) G7 R计较不如坦诚$ I4 T: S2 x! n4 m+ \* a1 y

    $ o- }, l. ^, T坦诚比一切智谋都好,它是最明智的策略。
    & G* {' X0 L' D# v7 I
    ( p+ v  \: g7 U0 h( |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I) O* O& L+ G6 n( Q: D/ A
      S, M# Z9 s5 M& [坦荡是一种修养,做人坦坦荡荡,做事老老实实,坦率比虚伪更能收获友谊。+ m* |5 F' M; i: I, E% d- p  R
    ( }; `& H4 J  |( E2 E* Z
    把心放正、放宽,不要以狭隘与片面的观点待他人、看世界。“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不要背后说人,搬弄是非。
    7 q0 {) n% L6 M5 ^# e5 H
    * X- _9 @6 o; H( N左宗棠心直口快是出了名的,他做事向来不耐烦弯弯绕绕,追求有话直说。
    / m) ^# ^5 h. o" K' ?8 {* G0 ~& m8 F  H& {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我把我自己的观点摆出来与你争辩,而不是表面装作赞同,在背后诋毁你,在内心打小算盘。% K4 g! D% I8 m! S
    / u  N  w' D, r4 a
    人生事情那么多,没必要件件放在心上。
      \; }2 g! v' `0 u  r$ I
    ! ?& H: J$ G: d8 \$ ~心宽,路才能宽。
    & S7 k, n  z8 N
    ; K+ N! }! R7 L$ \# x# C凡事斤斤计较,不过是在浪费自己的精力与时间给自己添堵。
    7 l$ j5 t/ l9 g3 \' F- K7 t# f5 O! c# m( _
    要想人际和谐,就要坦诚相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永远体会不到感情的美好。
    & Q3 A) Z3 i3 I; _0 O: Q) Q5 Q9 u1 R5 r( d
    03
    0 R) q' u  A3 P. g- z7 E. b9 D; i% B( g8 |" N" A
    强势不如和善# ], Z2 ~6 g, H7 H8 U, m7 g% m

    . {- W6 n! c# J2 d! u* P; p+ Z春秋时期管仲有句名言“善人者,人亦善之”。; `$ ?7 J" B  w
    % {6 z5 `* y, p
    和善是最大的武器,无论遇见怎样难缠的人,怎样难解的局面,和善总能释放出神奇的魔力。$ x0 c9 R8 y; O2 w/ d7 y. z& A

    4 c4 W6 S6 L' Z1 k我们常说“水滴石穿”,强势像石,和善则是水,硬碰硬会导致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能不费吹灰之力达到想要的效果。7 F6 O! {# J1 T9 E

    # k* I( B" u. n" y2 Q/ |做事做人同样是这个道理。: Y5 S' _0 o/ h% r& n, i/ I

    ( ~2 _' I+ ?2 ^2 b- s2 x* a- O与人相交,不要太过以自我为中心,太过强势,要和善待人。0 g% s% s) H7 K  e, n2 L
    5 P/ ^7 ]! g; h( {
    晚年左宗棠对待下属和颜悦色,对待同僚彬彬有礼,就连对待家里仆人的过错也格外宽容,脾气越来越软。' {: Y6 T8 J' W9 y: ]2 ]( D7 ~

    , [& O$ q+ ~) r1 A生活不是比赛,无需事事争个对错输赢。做一个和善的人,心态平和,懂得退让与示弱。
    ; h; h! I" h; A6 Y0 l
    0 q9 Z) ^, Y+ \: C4 m" F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与生活,不要试图改变别人的生活,懂得接受别人不同的观点看法,尊重别人的选择。
    2 d$ ~9 M- E6 \7 K. r! J3 i$ Q6 e4 y7 H- m' q" t( E& J% a7 H
    人精明能获利一时,有厚道却可安享一世。
    2 m5 K2 {( |6 @3 [7 `+ a4 {
      x6 }5 O, m& c8 v$ i5 J: c  Q计较不过争得蝇头微利,坦诚却能以真心赢得真心。: G& i; i0 Y* @) ^

    1 C% O. ]9 q2 ?* j( y* t: k强势只是治标,和善才能解决人与人间问题的根本。
    ' |0 ~1 K& q7 G* p
    % [, p% a6 d* [* u: x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T6 F% L; r4 E; V) b5 }2 _" \* [; Z5 I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8 }5 G4 V5 ]7 m5 E: e# l7 A8 u# 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3-8 09:59
  • 发表于 2019-1-14 18: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谢谢本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8-12 11:10 , Processed in 0.061089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