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919|回复: 3

时评:三甲医院收回扣,有不收回扣的医院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0-6-1 22: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邓海建
    , x# A' ^3 A' E. {0 N
    0 j$ T9 b; Q7 C# v
    $ W$ c' b% [% ?& n$ I: U9 ]; y' ?7 [% v
    2010年06月01日08:19  来源:新华网
    2 P5 [5 F- T* q
    ; ^0 n9 Y9 v7 z3 K& X2 E6 z& n  ) H+ u5 Z, \5 n* p8 F/ l
    . \$ @7 f! A% l3 E; t
      近日,一张用药清单曝光:“每开出一支通用名为氨曲南的药品,医生可拿到6.5元的回扣”。而惊现“回扣清单”的医院,是刚刚获得“2009年宁波市卫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的宁波市第一医院。目前,医院已将库存品全部退回公司,并对当事医生进行诫勉谈话。(5月30日《京华时报》)
    / Q! c3 J! c- ]+ b% k. `8 X. o5 A! o% J( b
      一家声誉不错且刚刚获得“卫生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的三甲医院,突然曝出“回扣单”事件,令人颇感失望。8 z. W; u& H& A/ K) ~

    / Q& ]! \1 ]9 g& F) _  据说早在2001年,宁波就规定医生收受超过200元钱就属违纪;最新的刑法修正案也将医务人员收回扣列为违法行为。有法有规,药品回扣为何屡禁不绝?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其难度系数从“回扣单”事件本身就可窥见端倪:回扣清单列出了医生名字、使用氨曲南的数量、金额和可得的回扣金额——但问题是,此般账目,一般只是当事医生与卖药方心照不宣的秘密,别说患者,就是院方也未必会全然知情。“回扣单”得以见光,既不可能是内部监督的结果,更不会是外部监督的胜利,只是一次意外的孤本事件。
    + X9 R6 v$ y* \, M# M: x0 k* q7 a3 S+ M4 x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便是“全面停止0.5克氨曲南这一规格药品的使用,并将库存药品全部退回公司”,即便是找相关医生“进行诫勉谈话和廉政教育”,也只是就事论事,既不能杀鸡儆猴,更谈不上以绝后患——因为滋生回扣的制度土壤并未因此而有任何改观。! `& l9 y! V: |  ~8 t: E. B/ j
    " C9 T0 Y7 z- F
      近日,因“天价芦笋事件”的曝光,药价虚高这一恶疾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在对事件条分缕析的过程中,公众再次深深感受到:传统的“以药养医”体制短期难除,则取消医院15%药品加价的“明回扣”难上加难,至于撼动比例不一的“暗回扣”更是难于上青天。那些活跃于医疗机构间的所谓“医药代表”,就是药企抛出的一个个媚眼,在监管不到位、行业规则不健全的现实语境下,“回扣单”等暧昧纠结岂能说断就断。" i) O8 K/ n. `0 b( L' i
    0 y" o2 @9 W3 B, M* l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回扣单”背后的症结,亟待刮骨疗伤,不然,价廉物美的“医疗服务”就终究是难以抵达的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2 09: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7: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正之风成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0-6-2 17: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8-11 13:27 , Processed in 0.058249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