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2091|回复: 4

了解自己家族的迁徙历史,发扬崔氏家族光荣传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7-31 19: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了解自己家族的迁徙历史,发扬崔氏家族光荣传统,为崔氏家族增光添彩!

0 r. o5 e+ z  b' L
    崔氏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后裔。西周初年,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为官太师,也称师尚父,又俗称姜太公,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为诸侯国,建都营丘。姜太公有一子名(亻及),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康王时为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齐丁公有嫡子名季子,本应继承齐国君位,却让位于弟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的崔氏城),遂为崔氏,故崔氏的始祖为崔季子。

, H* k! v' o/ F2 q) P9 R
2 h; l/ y" @/ w5 D( p
4 w0 O  M6 J8 n  ^7 F: S
    崔氏在汉晋南北朝、隋唐这段漫长的时期里,一直称盛于清和、博陵两部之间的武城安平两地。其间,崔氏还繁衍到了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

2 T6 C. d& K7 {# W+ b$ a
    东汉末年的时候,军阀混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千余避乱入朝鲜,后发展成为朝鲜族大姓;唐朝846年,崔升奉唐武宗之命,去新罗平乱(因那里有饥荒),889年,又因哀奴之乱,去东征,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后来就定居在药城(现名忠州),汉族崔姓有12000多人。
/ }- ?- P9 k( ]3 O: j4 Q
    西晋至唐代,崔氏还分布于今山西、浙江、江苏、广西、安徽、陕西、甘肃等省的一些地方;西晋时被列为北方氏族之首。唐代以后崔姓大批南迁,主要分布于今天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省。宋代时,崔氏最集中的地方在清河和博陵。
  k$ R) \& X7 u) w2 H
    宋代以后,崔氏分布地更广,有的于清代以后移居东南亚一些国家。

# O5 [$ X6 T0 h* Z# V
    崔姓移居台湾,多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康熙帝时占据台湾的郑氏集团归顺后,清在台湾设府置县,招徕东南沿海居民到台湾垦殖,以开发、建设台湾的这一阶段。现居台湾的崔姓居民大多是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而去的,现分布在台湾全省各地。
( C+ m$ d7 o' G2 S# B" a0 B4 v
    1949年,大陆解放,崔氏一些成员随蒋介石迁移至台湾,其中较有名气的有崔书琴、崔垂言、崔百城等人。

, k, y: ]) v! ^3 V1 |
    此外,还有一些崔氏成员在中国近代时期移居香港和澳门,其中最具盛名的是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澳门建筑置业商会会长、澳门基本法协会会长崔德祺。

5 m7 d4 p. C. p% h# c3 F3 f' `, E
   自明末以来,东南沿海省份的一些崔姓人士为谋生的需要,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海外崔姓主要聚居地在今朝鲜半岛。
. G* e& @) \; W. q# c( Y* y, S4 l

( }4 Q1 V( }% j6 @1 b% q1 }+ Y0 \! |2 W1 o0 q0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3-28 12:13
  • 发表于 2018-7-31 21: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给力了,支持本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3-28 12:13
  • 发表于 2018-7-31 21: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太公有一子名(亻及)"
    $ ?# S" \2 Y: J8 E4 ~) I" T是丁公伋,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来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市黄河乡土城村),后来以邑为氏,就是崔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8-8-2 05: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9-1 20:13 , Processed in 0.104261 second(s), 22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