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1289|回复: 5

家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0-5-22 14: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 q) M3 Y/ m0 A) [! O
    ) M# y' R1 H% w/ a  Q2 I                                                                                           家训作用/ ]: i! }8 x2 P  o2 k" \
                                           家训二十四条举止行为  C0 w' q1 \) X7 n* G2 Y
                                                交友治家5 b. o9 G/ U% |% |
                                                为人处事- {) T' g% z# b  E, {
                                                藏品地产) e, w7 A' Z6 _6 A6 M4 j9 o
                                                家产营生& B7 m& f3 f4 K4 n5 _
                                                 9 n; m7 E$ M; n" `1 |/ v0 N2 t

    / @  [. o0 e8 S9 Y) F3 X" x
    8 P, E; p: }7 |6 V- \7 i  - q3 ?% s- `( `6 B& k( l- ~
                                                                                家训作用$ p( \* W, N8 y* w
      家训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传统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采。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   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 等。   简言之,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规家训。家谱中较为常见者,大致包括了以下内容:   (一)、注重家法、国法   (二)、和睦宗族、乡里   (三)、孝顺父母、敬长辈   (四)、合乎礼教、正名分   (五)、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7 }! _+ r1 ?# I: }[                                                                             家训二十四条
    * T  h" R' ?* O                                         举止行为5 U; F$ E9 j% n( Q! H  [
      一.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四语,当终身服膺。   二.举止要安和,毋急遽怠缓;言语要诚实,毋欺妄躁率。   三.见人之善扬之,见人之恶掩之。彼之于我,亦如是矣。   四.内外亲族,无论尊长同列,皆当以礼接之。毋得简傲笑谑,不恭不敬。, q. @& _3 q! x3 [6 U
    交友治家$ Y  n7 \0 _9 A. K! }1 O- j
      五.交友,所以辅德也。须亲直谅、多闻者,远便僻、柔佞者。   六.治家之余,日取经史传记三五百言读之,以养德性,以长识见。毋博弈嬉戏,虚费时日。   七.作家,但得衣食、祭祀、宾客之费无缺,足矣。毋过求赢余,为世所讥。   八.凡邻里亲故,平昔善良,倘有婚姻丧疾应助者,即量力助之。毋慕豪侠之名,轻意肆志,贻忧父母。其无赖之人,当敬而远之,一与交游,为患不小。   九.人之生死,秉于有生之初。世俗愚昧,多倾家荡产听于巫祝,深可悯笑。神聪明正直,岂邀人祭祀,以为祸福?戒之戒之!   十.田亩差役,承事官府,必诚必信。如有所费量,于人户均取。毋损人利己,暴敛多科。本户钱粮,尤当蚤为完纳。! @2 Q! q. F1 b) R# ?" u
                                                 为人处事# ]! I0 \& I- m9 R* J$ R$ V( z: i
      十一.世之生事诈人者,亦必伺人有过,然后起衅。我若无缺,彼虽凶恶,岂敢凌我谨守礼法之人。   十二.不可习学吏事,为人写状害人,以干阴谴。   十三.饮酒随量,不可过度,以灭德丧仪。   十四.待奴仆小过,宜以理谴责,毋轻出恶言,非理挞辱。若有故犯,则重惩不恕。   十五.讨租讨债,宜善言催取。彼贫民岂无羞恶?遽出恶言,在我亦有所不忍。   十六.蚤起夜眠,闻犬吠声即起。有盗徐逐之,勿急追。   十七.日逐衣食及冠婚丧祭、亲故往来,量入为出,务从节俭。毋暗举债息,外示有余。
    , M. ^( M, y: H; \2 q% R5 z                                              藏品地产
    8 ?  c5 J0 i  B. s  @5 ?  十八.书画要时时收拾,毋轻假人,俾狼藉毁失。   十九.买田,须择有水有佃户处,否则抛荒赔税,贻患子孙。至于卖田之人,定因缺乏,田价宜公平,勿用轻等色银,使其亏损。   二十.营造房屋,先须打点物料完备,又量我衣食有余,方可鸠工。如轻信他人言,遽兴土木,室成而用竭,悔不可追。大厦尤不可妄建。
    ) C# ^" G6 J  g0 l+ j                                              家产营生
    , T9 l8 U  S5 o9 ?5 l0 L* d2 o: J  二十一.四门面湖背海,田亩无多,岁尝缺三月之食。今于秋成时,不拘谷麦,尽力收贮。俟布种时,族党有不足者,平粜与之,免其高价远买。而吾仍不失本资,又可为来年储备之计。   二十二.种田养蚕,及一切裨益家务者,皆宜留心整理。勤则有余,怠则不足,不能备述,当随时处置。   二十三.凡造一应器皿,务从朴素。毋雕刻花卉,擅用朱砂,违法费财。   二十四.陶朱公云:若要富,养十牝。勤种不如杂养,此之.: D9 t7 ?& W" b1 c1 x+ x/ ~
    - [5 @9 e* N/ _
                                                                                                       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22 22: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家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7: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7: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24 11: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25 21: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9-4 15:34 , Processed in 0.048831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