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293|回复: 1

崔明辉挥指40多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7-9-1 13: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莱西画家崔明涛挥指泼墨40多年,指画技艺已成非遗
    ; W; I; ]/ D7 R6 j+ R+ \* f) H0 G% ]$ E8 B+ F6 F4 B; L+ A
    2017年09月01日 01:43:18
    3 K# y3 f- O- _3 |3 N) F来源:齐鲁晚报社
    ) j# E( m, s& p+ ~; X0 y8 X
    / \/ J, p* i1 M0 W% j9 Y. a
    ' ?9 w0 n/ [0 i& V& C! z" g

    6 g- D) A+ Z2 G0 m- k& U! d9 @# u; }! @

    " e  {- y- O0 N" Y5 x1 [
    ) W& h8 V  k) y( ^% \; j, P. y2 N6 w& \, v- ]+ B' S) O9 Q2 M

    9 ~: M6 R% v+ E$ x: o9 b9 ?( V6 w0 _6 `' Q9 h+ I! }0 d! Z" M
    0人参与 0评论
    " w7 o9 J+ ~8 ]( Z, o* [9 i" ~
    . ^! l" m* e9 |
    ) B. U5 F. G/ J7 o8 T* b, q5 O7 T9 R. O' r

    & \4 H  e5 V% y3 c8 @# ]6 S* G3 u8 N: p
    原标题:莱西画家崔明涛挥指泼墨40多年,指画技艺已成非遗
    , d6 L8 h$ S/ Z8 w: ^8 j* `一碗水,一方墨,指蘸墨,以手为笔,无任何工具做辅助,十几分钟后,一幅鲜活灵动的画卷跃然于宣纸上,这就是莱西市手指书画艺术家崔明涛手指作画的情景。从小就想当一名画家的崔明涛从6岁开始画到现在,在艺术之路上走了40多年之久。
    9 j% F- F" Q& E“第一次看用手指作画,觉得很新奇。”崔明涛自幼随其外祖父习画,与指画结缘很早,但让崔明涛感到不解的是,外祖父并不让自己直接画指画,都只让画毛笔画。“你毛笔画都没画好,怎么画指画呢?”多年以后,外祖父的教诲让崔明涛有了更加切身的感触,也更加体会到了外祖父的良苦用心。他说,相比传统画法,画指画的难度至少要高上十几倍,这就要求指画画家把中国书法基础打牢以后,才能较为熟练地掌握指画的力道和技巧,其后方可精进。崔明涛先后拜著名书画家孙其峰、冯凭为师,他的绘画题材宽泛,花鸟、走兽、山水都有涉猎。
    . P( m5 B( u& k- d- O' E( S6 n9 G/ a/ X
    显然,用手指画的难度比用笔画大得多。需要用手指蘸墨多次,但又必须使字形整体合理自然,笔画形式流畅灵动,不至于显露手工痕迹,不至于给人以呆滞和工艺性强的感觉。要恰到好处地体现笔画的紧凑、粗细、虚实、枯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功夫全在指头,既非一日之功,也非人人可以练就。自从接触了指画,崔明涛就入了迷,一直钟情于画指画,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笑言,为了画画,他不知吃了多少墨。
    / z3 T. c& i" L! q) |% l- ]所有的艺术在崔明涛看来都是指向内心与情感世界,“艺术先要感动艺术家,然后才能感动世人。” 崔明涛说,“我觉得画指画是一种内心的自然发泄,和用毛笔画是不一样的。十指连心,更能表达自己的内心。中国手指书画的构架是以中国画笔墨结构的元素为基础,最重要的是‘指头’功夫。5根手指等同于5只不同型号的画笔。”指头与墨的关系、指头与水的关系,这两者最重要的是把握神情气度、心随指运、气韵立行、通化造物。' L, N  C  Y2 H, _" R8 B
    2016年,崔明涛的指画技艺成功申报莱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推广手指书画艺术,崔明涛已开始在部分学校开展指画教学,“本地的手指画家很少,得让更多人了解这种艺术。”崔明涛说。" V, ]: t$ t% W. k8 i5 Q+ @) R+ U
    齐鲁晚报 记者 宋祖锋 通讯员 高欢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18 19:54
  • 发表于 2017-9-1 15: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配个图就更完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8-11 13:26 , Processed in 0.053849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