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674|回复: 0

崔婆井传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6-3-3 10: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德不远久有河洑山,这几年已成“烧烤”的代名词,一提到河洑,多半是“吃烧烤去”。
    + u- i' E0 Y! h4 u0 d , l. @  {# ^5 H4 z
    河洑山承武陵山之余脉,自桃源高吾山延伸而来,绵延十里;及是历朝兵家必争之地。民国年间,在山上太和观居住的杨道人,曾书写一联,将河洑山八景嵌入联中:“凿看卓刀泉,遥望五溪,戏出野鹿含明月;解渴崔婆井,高歌土凸,闻放犀牛逐白云。”6 e3 z1 |: |" O$ }! z* l4 W* ^
    6 a6 N1 H9 k7 ^5 z9 O
    联中八景,尤以卓刀泉、崔婆井、犀牛口、白云洞等景观流传甚广,几乎是人人皆知。
    2 @: u& g8 b& |  X7 J0 k   u0 {! q$ t: [0 B4 \7 t3 ~1 Q
    “卓刀泉”又名“清胜泉”。相传三国名将关羽领兵至此,因口渴而用力凿地,遂涌泉不止,其泉清澈无比,便得此名。
    * `+ O2 Z* J. M1 h% B  j
    ' a, n" ]+ e5 u5 N% ]       1934年贺龙曾驻兵在此,至于崔婆井,那就更有名气了,不仅常德本地与丝瓜井一起列为四大名井之一,在古时,那可是全国都有名气的。有诗为证:0 F- K9 u* X, d+ |
    武陵城里崔家酒,地上应无天上有。7 X/ l6 z2 x3 E: e; F" V5 ]
    南游道士饮一斗,醉卧白云深洞口。/ H+ ]6 u) @  d
    ——全唐诗《赠酒店崔氏》,作者张白
    & z6 e% z! O! m1 m
    $ a! ^' Z" w9 x1 K张白,唐衢州人,生卒年无考。《全唐诗》说他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后来当了道士。他经常挑着一副铁葫芦,有钱就买酒喝,自称“白云子”。忽然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死了,葬在武陵城西。时间过了半年,有一个鼎州的官员出差扬州,在一家酒店里遇见了张白,两个人在一起喝了几天酒。武陵人听说后很吃惊,张白明明已经死去并且安葬了,怎么会出现在扬州呢?为了辨明真相,开棺查验,果然空了!《全唐诗》称张白写有《武陵春色》诗三首,传下来有一首:
    * v* @3 x/ j  ?武陵春色好,十二酒家楼。, a0 y' s- @- E& Y8 O
    大醉方回首,逢人不举头。
    ; J# }# x/ e7 K1 {* h( |0 `, {是非都不采,名利浑然休。6 y/ X* f1 p+ ~4 v$ T
    戴个星冠子,浮沉逐世流。
    ; l5 L; l( I: ?7 e/ n- K: x# |2 [: W4 S2 {3 @4 h1 x% R( I
    明嘉靖《常德府志》记载说:常德府城西面三十里的河洑山下,有崔婆住宅。相传宋时道士张虚白就住在她家,要酒喝从来不给钱,这样有一年时间,他乐此不疲。后来,他询问崔婆有什么心愿,崔婆只说要到沅江取水,路远不方便。于是,张虚白指着房子旁边的一块空隙地说可以在这里打井。崔婆照他说的做,只下掘数尺,就有甘泉涌出,甘冽程度超过美酒,人们争相购买,崔婆家一天天地富起来了。0 y9 J+ H+ g* L% a& h

    5 r- A9 W7 f, c      崔婆大方,道士喝酒不付钱没有怨言;张虚白,最终也没白喝,挖井补偿,甚至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之意”,让她井里直接出酒!故事还说张虚白也是死于武陵的,崔婆厚葬。但是过了一些时间,武陵人余安在扬州办事,竟然见到故去已久的张虚白,并且写诗一首,托余安带给崔婆:
    ! d* F6 A6 O+ I  b) U' n. o武陵溪畔崔婆酒,天上亦无地上有。6 o- @& s& E" L
    南来道士饮一斗,醉卧白云深洞口。
    + q% |: ~) P$ R3 s; i
    - _; ~' E, s, G+ e4 _" N( ] 但常德当地人对崔婆井的印象,来自于这么二个传说。% G. X4 o5 n* V

    ! J/ D, f* y, ~相传在唐代的时候,河洑有一孤苦崔姓老妇,以卖酒为业,生意不好难以糊口。有天来了一个道士,这道士向崔婆讨酒喝,崔婆给了那老人一碗酒喝,道士喝完酒后,对崔婆说:“你以后就不用酿酒了,就在这口井挑井水去卖吧。只要是你挑去卖,这井水就会变成酒的。”崔婆听了道士的话,从此就不再酿酒了,就在这口井里挑酒去卖。
    6 i8 B" |: G% j$ N3 ?. t- b
    % V' h: f% A+ Y+ P! G一年以后,这个道士又到这口井边,看到崔婆在井里挑井水去当酒卖,就问崔婆生意怎么样?崔婆回答说:“生意还不错,可惜我家里养了许多猪,我的猪可没有酒糟吃了。”道士听后说:“那你还是去酿酒卖吧。”于是道士收回了井水当酒卖的秘诀,在井傍写下了这么一首诗:“天高不为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当酒卖,还嫌酒无糟。”自此,井中再也无酒了。
    % e0 }, Q. p1 O- I. p6 b6 o 3 S, z& K9 X1 J9 E
        陶波先生的这副对联,仅寥寥数语就将一个饱含生活哲理的传说讲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细细品读,恰如慢饮清茶一杯,可谓令人回味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8-12 11:10 , Processed in 0.045560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