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594|回复: 1

朝鲜国官员崔溥与浙东运河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3-9-21 15: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朝鲜国官员崔溥与浙东运河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 K( H' F/ R- P/ h4 S8 z5 g' v  距今520年前的明弘治元年(朝鲜成宗十九年,公元1488年),一位名叫崔溥的朝鲜国官员,因遭暴风,漂流到中国台州,后到宁波,沿大运河上北京,转道回国。崔溥在中国逗留了135天,行程8000余里,见闻广博。回国后用汉文以日记体叙写了这段经历,名为《漂海录》。该书被称为“摹写中原之巨笔”,为研究我国明代国情提供了我国史籍不载或未悉的资料。: i% d& }4 y9 @- `$ K7 q- z
      崔溥(1454—1504),字渊渊,号锦南,朝鲜国全罗道罗州人。24岁中进士第三,29岁中文科乙科第一,33岁中文科重试乙科第一。历任校书馆著作、博士,军资监主簿,成均馆典籍,司宪府监察,弘文馆副修撰、修撰、副校理,龙骧卫司果、副司直,官及五品。34岁那年9月任推刷敬差官,被派往济州。
    ( a- X7 R  d5 K4 {% X! j; Y/ k0 k  第二年(即1488年)闰正月初二日,崔溥从任所渡海返里奔父丧,不幸遭遇暴风雨袭击,偕同船42人在大洋漂流14昼夜,终于在中国台州府临海县狮子寨辖地登陆。因有倭寇嫌疑,被送至海门卫桃渚所。经过基层海防单位海门卫千户、把总松门等初步审问后,被差送府(绍兴)、司(杭州)。从桃渚到杭州,好多研究者认为崔溥是“走陆路”的,但我们读《漂海录》却发现崔溥走过水路,而且有三段:在宁海走过从健跳所(今属三门县)至越溪巡检司的三门湾海路,从奉化到宁波走过奉化江,从宁波到杭州走的是浙东运河。为了让读者更真切地了解500多年前的浙东实情,现摘录《漂海录》中有关从宁波到杭州的日记如下:7 b3 ~4 c% j0 x5 \' R7 V+ s& [3 B
      二十九日下午,来到奉化江边,“有鼻居舠绕岸列泊。勇(护送官千户翟勇)引臣等乘其舠过石桥十三,行二十余里。江之东堤,闾阎扑地。其西南望有四明山。山西南连天台山,东北连会稽、秦望等山,即贺知章少时所居也。棹至宁波府城,截流筑城,城皆重门,门皆重层,门外重城,水沟亦重。城皆设虹门,门有铁扃,可容一船。棹入城中,至尚书桥,桥内江广可一百余步。又过惠政桥、社稷坛。凡城中所过大桥亦不下十余处,高宫巨室,夹岸联络,紫石为柱者,殆居其半,奇观胜景不可殚录。棹出北门,门亦与南门同。城周广狭不可知。府治及宁波卫、鄞县治及四明驿,俱在城中。至过大得桥,桥有三虹门。雨甚,留泊江中。”
    % A( H% R% u3 G8 \$ D( U1 b6 Y  二月初一日过慈溪县。沿姚江而走,经过新清桥、进士乡,到宋石将军庙。“自府城至此十余里间,江之两岸,市肆、舸舰坌集如云。过此后,松篁橙橘,夹岸成林。又过茶亭、景安铺、继锦乡、俞氏贞节门,至西镇桥,桥高大。所过又有二大桥,至西坝厅。坝之两岸筑堤,以石断流为堰,使与外江不得相通,两旁设机械,以竹绹为缆,挽舟而过。”此处指经过西坝和西玙乡之新堰两处“济挽官船”的堰坝。再经过新桥、开禧桥、姚平处士墓,到达慈溪县。“棹入其中,有经元门、钟英门、都堂里门、都宪桥、进士门、德星桥、宝峰门,至临清亭前少停舟。夜,又溯江而北,至鸡报,泊于岸待曙。江边有驿,乃车厩驿也。”2 @4 `. Y. R+ |% F, u, @
      初二日过余姚县。“发船溯西北而上。江山高大,郊野平铺,人烟稠密,景象万千。日夕,过五灵庙、驿前铺、姚江驿、江桥,至余姚县。江抱城而西,有联锦乡、曹墅桥,桥三虹门。又过登科门、张氏光明堂,夜三更到下新坝。”“又挽舟过坝”,经过一座大桥。天将曙时,又挽舟过中坝,到上虞江。
    5 G: l! X. R$ Q9 S  初三日过上虞县。穿桥过铺,至曹娥驿,“步至曹娥江,乱流而渡”,“至东关驿”,“复乘船”,“夜四更,至一不知江岸留泊”。初四日“撑鉴水而上”,到绍兴府里,进衙复审后,“复沿湖棹出城外,过迎恩桥,至蓬莱驿前留泊”。初五日“又溯鉴水而西”,过柯桥铺、钱清驿,夜过萧山县地方,“至西兴驿,天向曙矣”。初六日,渡钱塘江,到达杭州。
    " A2 _: u/ R  F/ G& V7 u7 D+ `  上段转述文字,足以证明崔溥北上杭州确是乘船走过水路,而他走的第三段从路线就可确定是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分——“浙东运河”,现称“杭甬运河”。  F* k+ }' A" S. W( u- ~
      可惜,我们的研究者没有发现这一重要信息。连《崔溥〈漂海录〉评注》的著者、北京大学教授葛振家先生也未注意到。他一直认为崔溥是由陆路到杭州的,论文中有二处确指:其一见于《崔溥〈漂海录〉初探》,其中有云:“崔氏等……在台州府临海县狮子寨登陆后,由陆路至杭州”;其二见于《崔溥〈漂海录〉探析之三》,文中云:“崔溥……从狮子寨上岸,经陆路至杭州武林驿”。我们宁波籍著名文史专家傅璇琮先生在为葛著作序时也接受了葛说,认为崔溥“由浙东走陆路至杭州,由杭州走水路”至北京。其实,两位先生都知道有浙东运河,傅先生不必说,葛先生在《崔溥〈漂海录〉探析之二》一文中曾指出:“在中国,修运始于秦统一前,最先开凿的浙东运河可能始于春秋之末。”但他在研究《漂海录》时,只关注“南北运河”以及杭、苏、津、京等“运河城市”,而忽视了崔溥最先走的“浙东运河”,因而也忽视了崔溥最先到的中国大运河的南端——宁波。
    稿源: 宁波晚报   编辑: 陈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3-9-21 15: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8-12 03:17 , Processed in 0.045484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