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永义,字金锁。现居陕西户县大王镇东村。 七岁上学读书,因为是龟(qiu)兹鼓乐世家,12——14岁就,边上学边跟父亲出门雇事,十五岁就开始跟叔父学艺。1949年5月正在解放时,因社会变革分了家,也就休学务农雇事。 1951年西北军政委员会警卫团成立文艺宣传队,招收人员,当时自己去应考且被录取,成为乐队成员。52年6月被上调西北公安军政治部文工队为乐手,53至55年曾参加中央军委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各大军区文艺汇演,并参加国庆检阅的民乐仪仗队。55年退伍返乡。在部队期间,1955年由谢占国、罗兴中介绍加入共青团且立三等功一次。 在农村建农业社时,因工作积极认真,成绩显著,党支书姚凌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员。并任共青团支书职务。60年到甘肃省安西县红旗剧团工作。因61年当时遭灾和张野大众剧团合并后到新疆演出时,把该剧团给了塔城专区。62年因农村按劳分红,家里劳力缺乏,又返乡务农。回乡后在本村担任生产队队长,大队贫协主任,东村业余剧团团长等职务。 在龟(qiu)兹鼓乐方面,笙、管、唢呐、笛全面把式。在戏剧方面文武场面的各种乐器全会,会吹哑巴戏,特别口技最拿手,无人可敌。1958年参加大王公社文工团,到户县,西安,陕西省参加农村文艺汇演,在陕西省获得乐器合奏二等奖(因金蛇狂舞曲不是自己创作的。)从军回乡后经常在东村业余剧团乐队工作。1990年大王储蓄杯秦腔大赛中崔展义吹双唢呐“百鸟朝凤”,他伴口技,真好似鸟语花香的春天,荣获一等奖(有奖牌)。他在龟(qiu)兹鼓乐方面,在户县、周至、长安、兴平、咸阳也是一把好手。一辈子善写诗文,快板,现在他已八十五岁高龄,但耳不聋眼不花,鹤发童年,依次安度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