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656|回复: 1

[宋元明清] 崔与之轶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3-4-6 13: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aragraph]& ]0 Z4 F0 T  s/ v* ?  r6 D

    ! x( Q4 V- r' M  ~4 H& Q( ~崔与之:老圃秋容淡
    $ k& N/ w  g! w- Y6 ~0 j4 m9 q5 m+ t. e
        (2011-11-22 14:43:40)

    / R# T7 m6 t7 p" L! d5 J; Z9 o
    标签:
    : b3 r' j6 E2 [8 _1 y) F
    , G2 N7 V8 Q6 s' R1 \  H3 t; H崔与之
    # Q# s! Q/ s- T4 \9 k
    5 h' _9 n& H5 A" I/ ]8 V
    0 m$ r) h2 Q- K: t& }5 Z; k# O- f; h
    广州
    , G/ ?$ l$ {+ S' y( U5 n$ M: V. |2 U- W. R/ N
    $ z3 \- o; |% n3 r0 R5 q! K0 K2 j

    / _! e7 E/ s6 \- ^' @0 }宋理宗- w- K4 p  h0 A9 V, y" P
    7 y6 q' v9 q, _( J1 \

    * y+ ~$ [; f+ i& h
    / X0 }6 ?% M4 T增城博物馆
    1 M+ J( W% F# O( f; ?& u
    * j& v* n# J  L; _
    $ K# G: u( K/ b# B# ]" Z5 u5 H- O6 F+ ^$ V
    岭南
    5 Q! i; t$ `* C( h4 i4 z3 A1 l) q
    , u6 S3 b, c7 R% U2 a  E+ p. d
    & y5 g: q; E2 ~* W! M% M6 L8 I. L& f8 n3 @: ]' q' F# I+ f6 z
    文化. J- R) I- j' \! W- o
    3 v" N; j* u: W  S
    分类: 崔氏踪迹

    8 _( G0 @% ]. F+ u9 M3 g7 b+ A: M+ ]9 [: n
    【旧报重读】
    2 W7 V4 Z' Q1 H: ?; S+ E , g2 A% R5 ?( s1 X7 t- V" X! _  T* S

    + d9 G, x2 j$ i# W' n3 h     
      A3 x: _0 U) Q $ v- B( D; @5 O0 Q. A7 D& n! O

    , z3 H# ], j7 T( q( v
    . e8 W/ \- r5 u* J! v  G- m9 l
    ' ]: F( v( U- u6 g
    8 n& v1 R; m' |; `- Q3 R广州朝天路上有一条崔府街,这条街的街名,出自一位名叫崔与之的人。
    ( r4 b( ~- i& _: w  Z我们不熟悉他,因为他生活的年代距离我们实在太过遥远。南宋年间,他可是响彻大江南北的传奇人物。当朝皇帝三番五次请他做宰相,他却先后十三次请辞。接他赴京的马车,日日夜夜在他家门前等待,他就是固守自己那开满了菊花的“晚菊堂”,不肯离开。$ o7 f2 w( j( z! N8 d% A
    他是岭南第一个学术流派“菊坡学派”的奠基人,也是文采飞扬的“粤词鼻祖”。三十岁的时候,他以一介布衣身份前来临安求学,成为岭南由太学中举的第一人,开启了岭南地区由盛产象犀珠玉之地向诗书礼乐之地、道德醇厚之地转变的序幕。* S# C: R, D/ _& \$ B+ Y# a: G
    和陶渊明一样,菊花是他最喜欢的花。他的出与入,行与止,仕与隐,人生的每一步,都特立独行,不同凡响。他82年的人生,如同一本厚重的书。哪怕是在八百多年之后的今天翻读,依然可以领略到那巨大的人格魅力。
    , A, `% O7 E8 A; `( H& k# m8 e
    7 C) S" t2 ?  a, v/ L- T4 Q+ C  崔与之其人其事
    . V: Q; d) X; Y& M3 P; j
    6 J/ ]. Y" `4 E4 w  太学进士第一人 3 Y" ?8 D- `# U# R( q

    & l! z& I+ c7 x; g2 P: C! N考察崔与之的家族史,先世是河南汴京人(今河南开封)。从他曾祖的那一辈开始,崔氏家族因为战乱南迁,历经江西宁都、广东河源,从其父崔世明开始定居增城。' K6 A* W* I5 N; u, B
    崔世明是个耿直有志的读书人,却在科场上屡遭失意。最终灰了心的他自叹:“不为宰相,则为良医”,放弃了科举之路,而成为一名在当地口碑甚好救死扶伤的医生。5 N( m; H; m0 [' R. N
    崔与之生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此时,靖康之变和北宋灭亡已经过去了31年,宋金之仇仍然未解。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一隅,花好月圆,一派繁华,却如同玻璃般脆弱易碎。6 X, z5 R8 n( c
    崔与之自幼聪颖,号称“卓荦有奇节”,不过,限于当时岭南的学习条件,快30岁时,崔与之还是一介布衣。9 d4 M' g, M: n! d
    宋代是岭南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源不断的谪宦、移民、流人,给岭南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但是从总体上看,此时的广东,和两浙、京湖一带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广东每年考上进士的可谓寥寥无几,增城更是少之又少。3 t* w: w* c' G! X2 _
    绍熙元年(1190年),崔与之做了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到当时中央最高学府——临安(今杭州)太学读书。
    / d) T7 t' ^/ ^! U繁华都市,临安胜景。崔与之在这里却是“朝夕肄业,足迹未尝至尘市。”三年的时间里,他学得满腹经纶,绍熙四年(1193年),他践行了离家时的许诺“三年学成以归”,考中进士,成为岭南由太学生考中进士的第一人。
    + ]" t, |/ t! c6 g/ l: P* E 5 l; j. @7 z$ I- c$ U
      经世致用才能% i, t3 ]& w# q2 r
    ) s: d, Y  ^7 I
    崔与之由此开始了他的仕途。几十年的为官岁月,留下美谈无数。! L. p+ J$ `$ x$ \: W
    第一站是浔州,正逢当地储存备荒粮食的粮仓失修,雨季就要来了,仓米难保不受潮霉坏。郡守想把粮卖掉,崔与之据理力争,最后,他把自己所居官衙的屋瓦拆下来用在粮仓上。
    4 {* @% N% I" R( |7 ~  `后来,崔与之又任淮西提刑司检法官。朝廷王枢密之子称霸乡里,夺取僧寺田产。寺僧告于官,许多官吏不敢受理,唯独崔与之不畏权贵,秉公判决。嘉定三年(1210年),崔与之升任提点广西刑狱。广西地区大部分是荒寂之地,崔与之深知此地离朝廷很远,地方官吏任意盘剥压迫百姓,所以他每巡察一地,必自带费用,一切公务开支按日计给,不用地方一分一毫,更不准地方供养。! Z8 b2 q( H0 k2 `7 v0 Q
    当时海南岛属广西管辖,海南的老百姓还处在刀耕火种时期,生活贫困,但地方官却和其他地方一样征收税赋。有人听说崔与之的清廉之名,前往崔府告发了这件事。于是崔与之亲自派人察访,结果证明老百姓说的是事实,他就派人将各种税收严加核实,并张榜公布废除贪官污吏巧立名目强加给老百姓的税目。$ ?- ]; e' E. P: |  z
    此后,崔与之又主政两淮及四川多年。史书上说他外拒金人,内立军政,取信军民,深得民望,政绩卓著。有一年,浙东发生严重天灾,遍地哀鸿,无数饥民流离失所。崔与之下令打开扬州城门,迎入难民安置,从而救活流民万余人。他在汉中坐镇五年,令金兵望而却步,巴蜀得保平安。在他苦心经营下,淮东安然,蜀中大治。若干年后,当崔与之告老还乡时,川民“攀辕卧辙,哭声动地”,依依不舍地送别他们心目中的“岭南古佛,西蜀福星”。
    1 p. m3 S/ _& Z9 o                                            百度" q) m# F/ n$ l) }#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3: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8-11 13:26 , Processed in 0.063401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