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1337|回复: 2

崔建华:喀喇昆仑降磨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3-3-24 16: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建华:喀喇昆仑“降魔人”(定格)
    5 N6 e5 Y% `$ u1 v3 Y" b& l8 H+ ]- }
    / z$ l& A2 D8 a: v' }
    ' r+ _; I8 b' J& A; h$ e, `
    ; I* M/ `/ ~3 _# ?2 k$ p6 v

    1 j, H# u: S# o/ L7 k$ `. y7 B$ L" O* O; H: E7 ~, |
    * w# F5 w+ ^& A
    % C3 M# p+ m) [5 C& s
    2013年03月24日07:01        手机看新闻2 [( p& O7 q2 Z$ }

    2 K9 ^9 c' }1 V2 \$ M
    9 O2 A! ?0 ~$ h" D$ O' B/ D5 m; V; K$ x1 F4 E- B' a

    1 D  I$ d6 @) U分享到..." e) f: A& J- Y/ q, S4 _
    0 d& ~0 u3 r5 p" }% F4 F
    , ?: o5 n  j# e& T

    ) h+ w7 C' W5 q
    3 m7 E& e5 A/ ?7 X3 \5 Y
    崔建华(右一)在高海拔连队采集科研数据。
      y3 s& Z3 W3 |% B' l
      张应翔摄  新疆军区高山病研究所地处喀喇昆仑山腹地三十里营房,该所成立25年来,急性高原病已连续19年实现了零死亡。所长崔建华功不可没。9 e' I7 `% G* b: n) F2 w7 X6 K$ a
      人类早在16世纪就对高山反应有了较为详细确切的记载。科学考察测定:海拔高度每上升1000米,大气中含氧量就下降10%。中国西部高原,由于高寒、低压、缺氧、强日辐射,成为各种高原疾病的高发区。急性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成为横在戍边官兵头上的两把“钢刀”。  为了攻克高原病这个随时都能在不经意间扼杀鲜活生命的“魔障”,崔建华在纵横交错着帕米尔高原、阿里高原,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这块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禁区”,展开了科研和生存条件仅次于南极和北极的艰苦卓绝的探索和研究。0 ^$ b* }* o0 g% ?: V! R
      第一次到海拔5200米的天文点进行医学研究,他和同事坐上拉水泥的解放大卡车,飘了两天两夜的大厢才到连队,怀里的仪器完好无损,但他却被冻得失去了知觉,是战士们把他们从车厢里抬下来的。  一到天文点就展开工作,由于一路劳累加上高原反应,崔建华服用去痛片后导致药物过敏,引起便血,一连几天都失血300毫升左右,自己都不敢上厕所,三个月后,他和同事如期完成了《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高原单兵适宜负荷研究》课题。5 \$ {' n! U1 k0 [+ Q
      一氧化氮是有毒气体,使用不当会致人死亡。有一次,他和他的老师张西洲研究员受一篇学术文章启发,便大胆尝试采用氧气、氮气、一氧化氮混合吸入法治疗高原肺水肿。  为了摸索出不同海拔不同吸入性剂量的合理应用,他俩豁出命拿自己当“试验品”,曾几次因吸入过量导致头晕、呕吐和大小便失禁。
    * o$ U$ P; I4 s" e% s0 ~) Y  如今,这项技术开始成功应用于临床,肺水肿的治愈时间由原来的7至10天缩短到48小时以内,有效治愈高原肺水肿300余例。  对人的身体来说,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喀喇昆仑山,处处都潜伏着对人体生机的损害和对生命的威胁。而高原医学研究需要大量来自现场的数据和实例。崔建华每年都要去高原边防一线多次,每次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三四个月,足迹遍布海拔最高的神仙湾哨所等海拔5000米以上的边防一线连队。
    , V( q8 A0 @1 y  有一次,崔建华带队去天文点等海拔5000米以上的边防哨所巡诊调研,气温零下30℃,到空喀边防连后,他因上呼吸道感染和过度劳累,出现了高原肺水肿初期症状,咳嗽、胸闷、气喘不上来,头痛得要炸开,其他同志都担心他的身体,建议立即下山诊治。  为了不影响给连队官兵及时体检,为了不耽误高山病系列的研究课题,他在边防一线连队加班加点工作了三天后才返回到三十里营房,此后一直咳血不止,一个月后身体才逐渐恢复。
    ( J/ V; B8 n8 u6 b  边关的路总是险象环生。一次,崔建华乘坐的汽车在翻越达坂时冲出路基,翻下10米深的戈壁路基,好在失控的汽车不偏不倚落在一个沼泽地里,这才捡回一条性命。  这些年,他率领团队为兵为民,进行高原病防治知识宣讲、健康体检、送医送药,累计行程50余万公里。“自从高山病研究所成立以来,西北高原边防卫勤保障的最大变化,就是急性高原病死亡率从1.7%下降为零。”作为高原病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崔建华介绍说:“近19年来,再也没有出现过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死亡病例。”, |/ {0 ?6 Y+ I4 {9 t# {) l8 h0 @
      如今,崔建华这位年近半百的高山病研究所的领头人,依然坚守在风雪昆仑,在漫漫边关长路上躬身实践着从医之初的誓言。: T6 x9 C# W% h6 h$ K# Q
    (来源:人民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3-3-24 16: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3-24 17: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8-12 11:10 , Processed in 0.052949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