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2065|回复: 6

新疆概况(老站转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7 17: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疆简称新,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壤,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Q! b& z$ L8 e/ r; ?9 j  O+ C2 N- M
8 C5 h2 C; ~2 _+ a4 x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10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 S. A9 h* }1 \6 F
' w0 i1 R) m0 [; S! f3 @* M" c
新疆现有14个地、州、市,88个县(市),其中33个为边境县(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74个团场。截止2004年底,新疆人口为1963.1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5%。新疆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13个。各民族中,维吾尔族897.67万人,占总人口的45.73%;汉族780.25万人,占39.75%;哈萨克族138.16万人,占7.04%;回族87.63万人,占4.46%;柯尔克孜族17.12万人,占0.87%;蒙古族16.96万人,占0.86%;塔吉克族4.35万人,锡伯族4.08万人,满族2.41万人,乌孜别克族1.42万人,俄罗斯族1.13万人,达斡尔族0.67万人,塔塔尔族0.47万人,其他少数民族共10.79万人。
+ m& ^0 Z$ I0 v* u1 ]$ n+ g; C

  k% ]3 `9 O9 Z6 A. s0 C  I' a新疆地形特点是: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俗喻三山夹两盆。北为阿尔泰山,南为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中间,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盆地中部,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里木河长约2100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在新疆东部有吐鲁番盆地,最低点-154米,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地方。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天然降水量155毫米。区内山脉融雪形成众多河流,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绿洲总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5%,具有典型的绿洲生态特点。
5 o4 N- ]( n3 x8 O+ I" G

0 N6 G" M, x8 J2 h2 i* G- H新疆主属大陆性气候,冬季长、严寒,夏季短、炎热。气候干旱,表现为光热丰富,降水稀少。原因是远离海洋并被高山环抱。以天山为界,南、北疆差异明显。北疆为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南疆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0 m+ k% L  N9 i' _& J

* q' c: }. p6 Z* J2 F2 }! T" A, j北疆年均气温-49,全年降水量150200毫米以上,全年无霜期140185天;南疆年均气温714,全年降水量25100毫米,全年无霜期180220天。
9 e6 J$ y3 B$ B3 d
# R" a/ J& O/ [1 X
吐鲁番地区是全国夏季最炎热的地方(47.7℃),素有"火洲"之称。: u* ^" m: B$ r7 Q
, X" v; K9 _6 C' R+ f
新疆地表径流也反映干旱环境特征。境内几乎全属内流区,河流多以高山冰川雪水为源,而流失于盆地沙漠,或积水成咸湖。新疆河流数量多,约有570多条,大部分是中小河流。塔里木河环流于塔里木盆地北半部,全长2170多公里,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伊犁河穿行于伊犁谷地,是新疆水量最大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为鄂毕河上源之一,是我国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惟一河流。自治区有大于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139个,水域面积约5500平方公里。天山山间盆地中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哈纳斯湖是我国唯一属于西伯利亚--北冰洋水系的深水湖泊,平均水深120米。最深处约为188.5米,为我国第一深水湖。新疆湖泊多为咸水湖,湖面变化极大,如罗布泊、玛纳斯湖。目前两湖均已干涸。吐鲁番盆地中的艾丁湖是我国海拔最低的湖泊,其湖面低于海平面154米。
. k6 e3 r5 ^  _

2 U2 h5 v$ k8 @9 n5 B能源资源:新疆是我国日照最多的省区之一,全年日时数达26003400小时,全年太阳能总辐射量每平方米为50006490兆焦耳,近次于青藏高原。丰富的日照和积温为作物、牧草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山口是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年平均有效风能在10800兆焦耳/平方米。
* D3 B; \* G4 E0 @7 w. g9 L  e
4 F* U, I0 h2 h# L0 d" k' i. t: T4 n
水土资源:新疆农、林、牧用地面积约为714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1.19%。其中可垦地733万公顷,已耕地412.5万公顷,是我国耕地面积和拥有宜农荒地最多的省区之一。全疆可利用天然草地约4800万公顷,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新疆水资源占有特殊地位,其水源主要来自高山融雪和山区降水,全区地表水平均年径流量为884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2位,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倍。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总量的7%,居全国第6位。
6 b( T* ]& F9 s( l# X4 h+ ?

+ y2 s# I4 B- h森林资源:新疆农、林、牧用地面积约为714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1.19%。其中可垦地733万公顷,已耕地412.5万公顷,是我国耕地面积和拥有宜农荒地最多的省区之一。全疆可利用天然草地约4800万公顷,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新疆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于山区,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约70万公顷,主要品种有西伯利亚落叶松、雪岭云山杉和针叶柏等高大灌木。塔里木盆地中的胡杨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天然胡杨林,总面积4758余平方公里。
' P# K5 \0 L5 m/ t2 ~! e, r7 _
! k9 H) R3 k5 x3 N$ W$ N8 F
新疆水资源:占有特殊地位,其水源主要来自高山融雪和山区降水,全区地表水平均年径流量为884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2位,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倍。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总量的7%,居全国第6位。尽管新疆山区年降水量达2048亿立方米左右,但盆地降水量却不足400亿立方米,所以地表和地下水分布不均衡,致使一些地区的水资源不足。
' f( z) ?* ?0 h' y: o5 [

0 W; J, \6 Q: K' n矿产资源:新疆矿藏充裕,种类齐全,具有巨大的开采潜力,是我国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种配套比较齐全的省区之一。现已探明矿种138种,占全国探明矿种的82.14%,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17种,其中居全国首位的有铍、钠硝石、白云母、蛭石、陶瓷土5种。居全国前5位的有煤、石油、天然气等26种。其中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金、镍、锂、铌、钽、钠硝石、钾硝石、盐、芒硝、石棉、石灰岩、蛭石、膨润土、花岗岩是今后我国开采利用的主要矿种。: F( F* o- V2 a
) _; S0 U5 j9 w
旅游资源:新疆兼有奇特的自然景观、突出的文物古迹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且三者紧密结合。新疆多高山,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世界第二高峰)等8座山峰海拔在7500上,雪峰、冰川是探险、科学考察的好场所。山腰林木茂密,山麓牧场优美,悠然而静谧。吐鲁番盆地底部为中国大陆最低处。天山天池为著名高山湖泊。而艾丁湖为中国最低湖泊。其他如火焰山、"魔鬼城"与将军崖的雅丹地貌、"风库""火洲""冷极""旱极"都可谓自然奇观。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人类创造了沙漠绿洲、坎儿井等奇迹。古寺、洞窟达百余处,年代多早余中原地区。还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楼兰、尼雅等古国遗址和阿斯塔娜古墓群等。这一切都是沧海桑田的佐证。新疆是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地区之一,许多城市都呈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维吾尔等民族以能歌善舞驰名,库车等市有歌舞之乡美称。以上诸项旅游资源又被丝绸之路串起来,并且以之与中国各有关省区乃至外国形成了绚丽多彩的丝绸之路旅游线。新疆地处边远,对外开放较晚,因此有神秘感,这也增加了其旅游吸收力。- \. [3 E( ~: d2 J; p; \: H: B

) H5 ~! }% {, Q农业:新疆有充足的日照热量和土地资源,当地人民利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了著名的绿洲农业,全区耕地的80%"坎儿井"水灌溉。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要冲,由于东西方物资的交流,加上新疆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其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1998年全区粮食总产量830万吨,居全国第25位。经济作物有棉花、甜菜、啤酒花等。其中,棉花的生产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长绒棉总产量的95%以上,其品质可与世界著名的埃及长绒棉媲美。1998年棉花总产量137.5万吨,连年夺得皮棉单产、总产、品级和调出全国第一。1998年甜菜总产量496万吨,居全国第4位。油料总产量36万吨,居全国16位。林业居全国第25位。和田、莎车一带桑蚕业自古闻名,解放后扩展到新疆各地。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是瓜果种植面积较大,品种、品质均位居全国前列的地区。常见的瓜果有葡萄、甜瓜(哈密瓜)、西瓜、苹果、香梨、杏、桃、石榴、樱桃、无花果、核桃、巴旦杏等,温带果蔬瓜类基本都有。其中,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等风味独特,含糖量位居世界之首。- ]* u# T- j" H9 M: ^, a1 g/ W
- n. b. F  d! Q/ b. S! Q7 [
牲畜业:新疆的牲畜种类多,是全国重要的牧区。自古为名马产地,家畜以绵羊为主,还有马、牛、羊、驴、骡、骆驼、牦牛等。全国闻名的优良畜种有新疆细毛羊、阿勒泰大尾羊、库车黑羔皮羊、伊犁马、塔城牛和双峰驼等。自治区羊肉的产量居全国第2位,1998年牲畜总头数为4150万只。% A. L9 H) g( w  u" K
. z: Z. {9 x9 b8 m+ @; Y: I
新疆的野生动物约700种,其中鱼类85种,栖类7种,爬行类45种,兽类137种,鸟类425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野骆驼、野马、野驴、河狸、藏羚等20多种,二类保护动物有棕熊、猞猁、马鹿、北山羊等67种。野生植物近4000种,其中有经济和药用价值的约1000种,稀有植物约100种,如甘草、贝母、雪莲、党参、红花等药材,还有罗布麻、橡胶草、蘑菇、芦苇等植物。为了保护这些珍稀的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新疆设立了许多动植物和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其中联合国确立的1个,国家级3个,自治区级17个,总面积11.30余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6.4%左右。1998年新疆农业总产值为491.1亿元,总量居全国第19位。0 T5 E. V, [3 U/ q, A6 f
/ q+ i4 E* n; G1 D/ Z* H
工业:新疆工业门类齐全,有石油、煤炭、冶金、电力、纺织、化工、机械、建材、食品等,民族手工业发达。目前,全区已拥有各类工业企业近6万多个,产品2000多种。7 I- X* g# n' Z3 D( |
, m5 @5 J( h5 Z' c% |# \: @
新疆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油田和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陆上石油勘探后备地区,据中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总面积为74万平方公里的新疆油气探区,蕴藏着208亿吨石油资源和10.3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分别约占全国陆上油气资源总量的30%,被中外专家称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希望之海" 1998年原油总产量1628万吨。
2 F" k( w7 b' e: m) q( Q
  t3 z6 q, b; @/ G2 O8 G. }' `
新疆的煤炭资源总量约为2.19万吨,约占全国的40.6%,居全国之首,1998年原煤产量为2926.91万吨。新疆"八五"期间建成的重大项目有:独山子乙烯工程,石化聚酯一期、二期工程,乌石化二化肥工程,玛纳斯电厂一期、二期工程和静大山口水电站,红雁池电厂四期扩建等,达坂城风力实验发电厂是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厂。1998年自治区发电量总计为157.76亿千瓦/时。
7 r( y* i" Q. L
* P( u( o/ s9 \$ M  _1 i
新疆还是一个善于经商的民族,生产的民族工业品以维吾尔族铜器、铜雕,伊宁皮革,喀什小花帽和民族乐器,和田地毯和丝绸等最为著名。, A/ B8 c3 B" C; v% N- y+ f3 ]

  i9 e5 U, e3 T2 V% a目前,新疆已形成了以国有工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以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为主导,纺织、粮食、化工、机械、电力、森林工业等行业并存,结构合理的适合新疆区情的资源型工业体系。1998年新疆工业总产值为758.01亿元。
5 x+ B% o  z% V9 N" K

# S8 E: E' b  a) H- |8 b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就,投资环境明显改善。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5.8%。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全社会投资累计达到7854.9亿元,年均增长19.7%。先后建成了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如塔里木农业灌溉和环保一期工程、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北疆铁路、南疆铁路及其西延工程、兰新铁路复线,沙漠公路,吐一乌一大高等级公路、乌一奎高速公路,南北疆光缆等。目前,新疆铁路营业里程已达2998.5公里,铁路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公路通车里程8.65万公里〈含兵团〉,已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7条国道为主骨架,东联甘肃、青海,西出中亚、西亚各国,南通西藏,并与境内68条省道相连接,境内地市相通,县乡相连的公路交通运输网。全疆现有民用机场12,航线92,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国内外65个大中城市和11个国外城市的空运网,通航里程已达11.18万公里。到2004年底,固定电话普及率为26.6%,移动电话普及率为25.3%,互联网用户78.1万人。3 p4 j3 O8 l9 @
. y7 i  F6 S6 J' r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沿边、沿桥(亚欧大陆桥)和沿交通干线向国际、国内拓展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目前已有国家批准的开放市、县70,开放一类口岸17,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个加工贸易区和三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2004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56.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1978年增长了244,年均增长24.6%,对外贸易主要国家和地区为哈萨克斯坦、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起,外商直接投资累计5.8亿美元。自1992年起已成功举办13届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 J: o+ d/ d: @5 ^" w! ?. E
& K+ [6 g" l' K! Z  P
旅游业发展迅猛。2004,新疆接待国际旅游人数31.6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0.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5%,1978年增长1977,年均增长35.5%;国内旅游人数1241.5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8.96亿元,比上年增长22.9%。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达5.0%。旅游业已成为新疆国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 d5 I! [  ?( B0 H

1 v& `. T5 B9 e  p! w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2004年新疆私营企业发展到4.3万户,从业人员57.25万人,注册资金643.2亿元;个体工商户46.7万户,从业人员74.2万人,注册资金86.8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生产总值约占全区的21.8%,对扩大就业、增加税收、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6 i  j, F( d8 p# F% U7 {
& Q& [/ H) U% c0 f! ~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学技术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到2004年底,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4.5万人,10万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有5000多人,居全国前列。全区拥有县以上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22家;1979年以来,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545,其中获国家奖励的137,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共有在校生439.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57.8%,专任教师26.5万人。截至2004年底,全区实现普九的人口占到全区人口的71.9%,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2%以下。全区现有普通高校28,本专科在校学生16.3万人,1978年增长14.8倍。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92.9%,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2.5%。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进一步巩固,截止2004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9434,床位7.2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9.58万人。基本实现了所有县()有医院、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机构,()有卫生院,村村有医疗点。% j" ~7 L! C2 ~& n* Y- y2 }
' @. |9 a3 c+ f0 g( @  c. ]
伴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4,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03,比上年增长4.9%,1978年增长22.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45,比上年增长3.1%,1978年增长17.8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由1980年的5.427.8平方米提高到2004年的18.8219.1平方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0-1-27 23: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3: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崔洪辉河南) 的帖子

    谢谢洪辉支持,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8 10: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0-2-19 20: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8-15 13: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疆崔氏人多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6-6 22:03
  • 发表于 2014-2-19 12: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11-13 07:31 , Processed in 0.067033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