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1388|回复: 4

云南概况(老站转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7 17: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p5 l2 j$ x! {$ y) B

! G: m. ]4 D7 s' J3 n" x3 y云南省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们于北纬20[sup]o[/sup]8′32″-29[sup]o[/sup]15′8″和东经97[sup]o[/sup]31′39″-106[sup]o[/sup]11′47″,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全境东西最大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距90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约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盆地、河谷约占6%。平均海拔2000左右,最高海拔6740,最低海拔76.4米。! M( A# T( S/ L1 m% y4 F2 o" y

3 B5 I" R0 \6 f2 Q1 c. w3 w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同老挝、越南毗邻。从位置看,北依亚洲大陆,南连太平洋、印度洋岸的东南亚半岛,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S- F2 [: u' S% |
- y) M& D$ W( N7 m, a+ x
云南边境线总长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1997公里,中老段710公时大踏步越段1353公里。云南自古就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现有出境公路20多条,15个世居民族跨境而居。全省辖16个地、州、市,其中民族自治州8个(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牌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区3个(思茅、丽江、临沧);省辖市5个(昆明、曲靖、玉溪、保山、昭通)。全省共有县级行政单位128个,其中民族自治县29个。
/ `* y0 H, x7 U- p

% |! ?2 j7 C  e% z. N3 C, S二、人口、民族$ O. u6 a  y4 h( K: {
2 @6 U$ D0 |0 r: }
2000年末云南总人口达到4240.8万,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400万。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51个,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其中白、哈尼、傣、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布朗、普米、怒、德昂、独龙、基诺等15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云南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安居乐业,边疆稳定,社会安宁。. |9 g. H$ f" E' x3 b

' n- F& o8 L7 i  G0 U/ ^三、资源
0 E( j" y& U+ Y! Q& u

+ \! S# j) m$ N8 b0 R8 }# `3 H1、气候条件
* |0 {/ m7 A* A/ Q5 C! E
3 l1 V" z* J. t+ j, g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天受干燥的大陆季风控制,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属低纬山原季风气候。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等类型。云南气候特点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云南平均海拔高,空气清净,光质好,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开阔。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降水量最多是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甚至更少。# v9 X  y% T3 S& m$ T

5 p. i: F# a: W1 i$ o$ _6 u2、生物资源
* J9 a9 P% X2 G8 a

$ X% Q# W1 q) V* _# c' A云南生物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之乡""药材之乡""生物资源基因库"。由于多样性的气候和环境,云南拥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生物资源种类。在中国已发现的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就有1.7万种。在众多的植物种类中,热带、亚热带的高等植物约1万种,中草药2000多种,香料植物69科、约400种,有观赏植物2100多种,其中花卉植物1500种以上,不少是珍奇特产植物。云南是多种野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拥有脊椎动物1737种,其中兽类300种,鸟类793种,爬行类143种,两栖类102种,淡水鱼类366种。鱼类中有540246种为云南特有。鸟兽类中有46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54种为二级保护动物。此外,拥有昆虫1万多种。
) w- q7 _: A+ y7 Z2 R
4 n0 V; ?, F7 R. ?1 Y; C
3、矿产资源
5 u* v' K/ p3 Q0 Q

% K8 `5 P9 e- P# q% v% h' Q- c云南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经济人命高,被誉为中国的"有色金属王国"。已探明储量的92种,有54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有色金属是云南最大的优势矿产,铝、锌、锡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位,铜、镍金属保有储量居全国第3位。在贵金属、稀有金属矿产中,铟、铊、镉保有金属储量居全第1位,银、锗、铂族金属储量居全国第2位;在能源矿产中,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9位;在化工原料矿产中,磷、盐、芒硝、砷、钾盐、矿铁矿、电石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等8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前10位。云南已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和磷化工为主,集采、选、治等为一体,具有一定规模的矿业体系,成为国家重要的锡、铜、磷肥生产基地。) X8 x( l0 S/ {5 W* v7 }

' N; w% [5 M7 Y4 }5 D% M/ N2 B4、能源资源  i% C& x9 c( A& x: z/ K
2 a0 \5 L/ s" m% y6 _; O
云南省境内大小河流600多条,水资源总量2222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36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9000多万千瓦。云南江河水能资源在开发上具有诸多优越条件:一是可开发的大型和特大型水电站的比例高;二是水能资源分布比较集中,开发目标单一,开发选择性强;三是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工程量相对较小,水库淹没损失小,技术经济指标优越。云南的煤炭资源也十分丰富,全省煤炭资源总储量达679.04亿吨,已探明保有储量232亿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产煤省。此外,云南的光能、热能、风能、地热的开发、利用前景也十分可观。: P) U# p) K! T. z7 q* z$ g

; N6 e: _$ T( J+ g# X5.旅游资源4 E8 L" J- ]+ ^' R

3 W3 a! D) ^0 }$ y. ^云南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拥有除海洋旅游资源以外的其他旅游资源。秀丽雄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同悠久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完美融合。主要风景名胜有60多处;其中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丽江大研古镇,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有路南石林、大理、西双版纳、三江并流、昆明滇池、丽江玉龙雪山、腾动地热火山、瑞丽江--大盈江、宜良九乡、建水等10处。此外还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等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及腾动、威信、保山、会泽等4座省级历史名城。全省还建立了总面积达192.6万公顷的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00多个;总面积为8.55万公顷的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22个。此外,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昆明世博园享誉海内外。90年代以来,云南省加快开展旅游业,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及其它配套条件明显改善,推出了一批高品位的旅游路线。2000年,到云南旅游的国外游客达100万人次,国内旅客达384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211.4亿元人民币,其中创汇额达3.39亿美元。旅游业正在成为推进云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大新兴支柱产业。
1 {+ t/ K$ B6 W

. f. c" x1 L& U. X四、基础设施- |- e* N4 N3 w: L* u

+ ?( S4 j" A1 a, d% u1 p% d! g改革开放以来,云南举全省之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航空、铁路、公路、水运、邮电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为加快经济发展与扩大对外开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v* L5 ^! V8 g0 a' m9 _

# Y4 {, M! S  j0 m. h( Z民用航空:云南的航空事业发展迅速。云南航空公司现拥有波音767-300型客机3架,波音737-300型客机13架。波音737-700型客机4架,开阔国内国际航线108条,其中9条国际航线连接周边国家和港澳地区的新加坡、曼谷、汉城、澳门、万象、清迈、香港等国际城市。云南拥有昆明机场这个重要的国际航空港,目前昆明机场年旅客发送能力达到1000万人次。此外,还有西双版纳、芒市、思茅、昭通、保山、大理、丽江、迪庆、临沧等9个地方机场,以上机场均配备有先进的通信导航设备。
0 V/ ~$ |9 N7 \4 l  B0 ~
1 P0 k- D4 D" u" @' D" M7 O# [
铁路运输主要铁路干线有贵昆铁路、成昆铁路、南昆铁路、滇越铁路、昆玉铁路以及广大铁路。2000年底,全省铁路营运里程达2314公里,全年共完成铁路货物运输量4091万吨,旅客运输量1952万人次。目前正在开展内(江)昆(明)铁路的修建及成昆铁路电气化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与东南亚各国相连接的泛亚铁路前期工作也在深入展开。
8 U9 j" C; p, H  Q+ y
1 f3 m+ N# g  j, L
公路运输云南公路四通八达。2000年底,全省列入国家统计范围的通车里程达10.96万公里,其中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2316公里,高速公路517公里。以省会昆明为中心,国道、省道为骨架,辐射全国、连接四川、贵州、广西、西藏和周边的缅甸、老挝、越南和泰国等国的公路交通网已基本形成。"十五"期间,云南将重点改造、扩建通往国外、省外的6条干线公路,形成高标准、高质量的公路网。
' j1 k& O+ X$ ]

5 ?% X9 f( T# {9 j( ^' V航运云南有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伊洛心底江、珠江、红河六大水系,其积水面积遍于全省,还有大小湖泊30多个。全省可发展航运的河道8000余公里。目前,全省内河航运里程达1324公里。主要航道有金沙江航道和澜沧江航道,主要港口有水富港、绥江港、景洪港、思茅港、大理港。著名的澜沧江-湄公河是亚洲唯一的一江连六国的国际河流。为适应这一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需要,中、老、缅、泰四国签定了澜沧江-湄公河多边运输协议,正式开通国际航运,货物可便利通达下游各国。"十五"期间还将续建景洪港、思茅港,兴建关系码头,开发中缅伊洛瓦底江水陆联运通道、红河出海通道及金沙江石鼓至虎跳峡航运。滇池、洱海、抚仙湖、泸湖湖以及漫湾库区、天生桥库区等风景宜人,发展水路旅游条件优越,开发力度正在加大。
/ S" ~% S6 @% E6 \
8 E- j' E$ l* l9 j8 B# Z: h0 [8 i( A
邮电通讯云南邮电通讯业务发展迅速。建成了报刊发生微机网、邮政储蓄微机网、特快专递速递查询网、邮政运输指挥高速度通信网,实现了信函、包裹分拣自动化和营业窗口电子化。程控电话网、光缆传输网、移动电话网、无线寻呼网、数字数据网、分组交换网、会议电视网、7号信令网、数字同步网、公众多媒体通信网都已初具规模。2000年全省市话及长话交换机容量达到388万门,电话总数292万部。GSM移动电话交换容量达到258万门,用户总数200万部,覆盖全省县以上城市,大部分经济较发达的乡镇、主要旅游景点及主干公路沿线。无线寻呼网容量达到200万户,实现了全国联网。"十五"期间,全省通信网将向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和多媒体通信发展,形成集光缆、数字微波及卫生通信等多种传输手段为一体的立体传输网,可向公众提供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服务。
3 b' P' ?* y. \$ V# N1 x6 o2 d
: p+ \) h) B1 X& a) V# v% S6 T
电力工业云南水能和煤炭资源丰富,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电力建设进入了大机组、大电厂、超高压的新阶段,?quot;多家办电、多渠道集资办电"的方针,引进国家、地方、企业及国外资金投资电力资源开发,漫湾电站、鲁布革电厂、阳宗海电厂、曲靖电厂等一批大中型电厂先后建成投产,并形成了相应的高压机电和输电线路系统。2000年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759万千瓦,发电量达317.5亿千瓦时。不仅满足了全省用电需求,还实现了丰水季节向外输电。今后云南省电力工业将加快澜沧江水能资源开发及滇东北地区火电建设,优化电力工业结构,使电力工业得到进一步的协调发展。
3 K. f/ i3 W6 x5 Z4 D
$ E. r: J& P& [- f! f; E0 j% ?# |
五、对外贸易
% y6 H  z. o+ I( @$ v/ S

7 m3 \' d- u' O! C改革开发以来,云南省GDP总量在全国的排序已由1980年的第22位上升至2000年的第18位。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2000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为18.13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1958家,实际投资13.48亿美元。全省现有国家一类口岸11个、二类口岸9个。从1993年开始,云南省联合中国西南各省区,连续9次成功地举办了"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国大西南为依托,省会昆明市为中心,边境开放城市和边境一线为支点,面向东南亚和全世界的对外开放格局。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实施和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云南正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通道和前沿。4 d# x/ Q% R% D" Q5 M% z1 S/ D

5 N2 f: G  A5 C6 U6 r: ]6 Y六、社会发展状况
1 g. S. l5 @) R4 b% f! {

! m2 ?* r  H& F* F4 ^5 d: c云南省现有各类高等院校26所,中学、小学2.7万所,大中小学在校学生达600万多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4%。全省有各类科研机构170多个,拥有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人员。现有各类卫生机构6400多个,其中农村卫生院1540多个,人民群众普遍获得了有效的医疗卫生保障。9 r% F# E; M" f5 E/ L/ X/ c% n

  l# K. T; i# L" s" v七、生活环境; @% ^% s, @( i. S
, J0 t% I0 c7 O" k
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众多地方特产为饮食业奠定了丰厚的原料、配料基础,也为各国、各民族、各流派的饮食文化提供了发挥和创造的广阔空间,中外爱好美食的朋友既能在这里品尝到举世无双的滇味各式名,也能领略川、粤、京、湘、淮扬菜系及西餐、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中外风味。% m3 A( J0 Q  ~% w

+ X, V# D, X2 {+ c  d  z- `4 I云南现有众多旅游涉外宾馆,还有大批散布于各旅游景点、度假区的休闲旅店,可供商旅临时居住。各大、中城市均有商住楼宇、花园式别墅、住宅商品房满足中外客商租赁购买。遍布全省的各类商业网点和集市,可供当地居民和外来旅客、投资者十分便捷地购买各种生活用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0 A4 f* W& M) ~$ Y8 s- F

2 I3 T: V. _/ `$ t, j9 N' d八、新阶段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思路
% t4 r+ j% }* l' r0 b8 r# l
$ ^! Y5 p% ]& D
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思路归纳起来就是努力实现三大目标,加快建设五大支柱。即把云南建成"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重点培育和建设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旅游产业、烟草产业、矿产业和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五大支柱产业。8 u9 I1 u0 F+ @2 B) \" ~: ~5 K
1 z/ ]* {3 x: Z! u
三大目标:7 |+ o9 C, r" s

9 l# B* w' P; V' @# Q  q; y! H- C: |1经济强省:以优势生物资源和先进生物技术为依托,树立绿色观念,推广绿色技术,建立绿色标准,开发绿色资源,发展绿色产品,保护绿色环境,不断提高绿色、无污染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F8 N5 K9 s4 n7 l: A

' N" i, Y! O, C. o6 s0 C& F0 f; Z2民族文化大省: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发挥云南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优势,保护、继承,宏扬优秀民族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倡导和发扬具有云南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提高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及管理水平。( H- Y7 A! p9 ]# C/ c0 j- r
& W1 z4 ?( y: E. ]9 {
3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以通信为先导、公路为基础、铁路为骨干、航空为辅助、水运为补充,集多种运输方式和信息网络为一体,形成发达的综合运输传导体系,从陆上直接沟通太平洋、印度洋两个大洋,连接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 _8 W6 ^7 T* ~0 h5 @' r3 c
! c: z6 z2 P. G9 G2 }  b
五大支柱产业
# Z+ ^& X1 K* v3 a# O# t; Y
( D5 w8 O  X% C. y+ w
1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绿色食品及保健品、花卉及绿色园艺、生物化工等四个行业为重点,加快技术进步,完善市场体系,形成竞争力较强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体系。2 o$ Y! e% l- z9 P

0 T0 `8 }+ F8 j7 u$ ?5 b/ k2旅游业:进一步改善旅游通达条件,拓展客源市场,提高产品质量,改善旅游环境,把云南建成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 E* E8 l& @2 ^
! \) W! c5 y1 T( B/ M# }7 |0 X
3烟草产业:进一步提高"两烟"质量,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促进烟草产业再上新的台阶。2 L- ^" `$ q' c% d
+ J4 I3 ~0 d6 s9 A, ]0 Q
4矿业: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w# G4 y# B% ], x- K" o
3 i( X/ M' ^2 K, e9 j' F4 P8 O
5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以水电建设为重点,优化电力结构,加强电网建设,实施"去电东送"(广东、华中、华东)和"云电外送"(泰国等),把云南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0-1-27 23: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23: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崔洪辉河南) 的帖子

    谢谢洪辉支持,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8 10: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0-2-19 20: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11-13 07:29 , Processed in 0.063845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