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661|回复: 1

崔思群终生不忘解放那一天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2-12-24 14: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离乡60年不忘解放那一天
    # J/ X; D2 U* F! ]) Q
    5 k3 ?' b6 w/ Y$ w# i4 B
        来源:大江晚报         远在四川泸州的崔思群老人近日给本报投稿,讲述当年他亲眼所见的解放军进入芜湖城的场景。当时,崔思群是站在人群中拼命鼓掌的一名18岁少年,心中充满了对解放军的崇拜。就在芜湖解放20天后,还在上中学的他毛遂自荐,毅然投身革命洪流,并于当年夏天跟随刘邓大军挺进四川。在四川,崔思群一待就是60年。% |8 K- x( D7 F( q" o' S; h9 T# F7 f
              记者近日电话联系了崔老,崔老乡音已改,但思乡之情却是那样浓烈。时隔60年后的今天,回忆起当天解放军进驻芜湖的情景,崔老说那一切仍历历在目,恍若昨日。以下文字是记者根据崔老的来稿及他在电话中的讲述整理而成。5 T+ S3 F( f& p+ _$ J2 F
              芜湖第一次迎来解放军
        $ f4 ~7 r$ e$ I, u2 V
             1949年4月24日清晨,天空晴朗,四周非常安静,听不到往日的隆隆炮声(之前足足轰了半个月的炮,晚上炮声很大),也听不到平时车水马龙的嘈杂声。我好奇地走出和平巷,到东大门一看,街道的一边,大批军人就地而坐,一个方队接着一个方队,延伸向大街那一端,一眼望不到头。“这是什么队伍,这么整齐有纪律?”我和围观的人们都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只见这些军人穿着一色的绿军装,都没挂军衔,分不清谁是官谁是兵,一个个年轻强壮,黑红黑红的脸上,双眼炯炯有神,挺着胸抬着头,微笑着迎接不断前来的老百姓。  L! O1 T5 y. z' @! K
              当时,方队周围有很多群众围观,却没有一个人大声喧哗,大家只是低声细语,猜测眼前究竟是一支什么部队。一位老大爷悄悄地告诉大家,夜里他亲眼看到队伍不声不响地进城,没有敲店铺的门,也没有打老百姓家的屋,而是安静地放下背包,坐在大街上直到大天亮。这位老大爷对围观群众说:“这支军队,可能是江对面过来的。”与此同时,他还伸出一只手,竖起四根手指头,意思指的是新四军。( H9 `7 z/ x+ `+ b( T6 I/ ~
              过了一会儿,从一个方队中间站起来一位青年军人,他的军帽正中缀着一个红五角星,左胸上有个长方形符号: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喊了一声“起立”,接着挥动双臂指挥大家唱起了歌,有《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歌声高亢嘹亮、响彻云霄。一个方队接着一个方队地唱,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唱歌的战士们越唱越起劲,有的军人额头冒出股股热气,让我们这些围观的人跟着热血沸腾。随着歌声在空气中回荡,围观的人也越聚越多,现在大家都明白了,眼前这支充满朝气的部队就是从江北过来的、当年抗日的新四军,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 y, q, c! z) \/ n' P# L1 Y
              当群众知道眼前的这支军队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时,心里都非常激动和兴奋,每当战士唱完一首歌,人群中都会爆发出一阵热烈掌声,有的群众还竖起了大拇指,高声大喊“顶呱呱”。正当大家情绪高涨之时,又一个挎短枪的青年军人走到方队前,高喊口令:“立正!向芜湖人民、父老乡亲,敬礼!”只听“哗”的一声,战士们的右手五指举到了帽檐边,良久才放下。周围群众掌声雷动,估计持续了近一分钟。 有很多大爷大娘激动得热泪滚滚:“我们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是第一次看到当兵的给咱老百姓敬礼。”一时间,战士和群众的感情很快融合在了一起,很多群众毫不拘束地走近方队,和战士们说话、握手。有些群众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拿来了大饼、馒头、糖果、鸡蛋等食品,硬塞到战士们的手上,塞到他们的军服口袋里,表达着自己对解放军的欢迎和敬意。$ V% B& ~5 j- u1 Y1 i. c+ U
             这一天,是芜湖历史上最光辉灿烂,最值得铭记的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雄形象,从这天起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7 X+ N1 L1 v( y% X       解放后的芜湖好热闹
        3 e0 O4 w7 i, F0 W
               芜湖解放后,十里长街和其他街道都逐渐热闹起来,所有店铺都开门营业,停课的学校也纷纷复课了。我当时就读的是芜湖三益初级职业会计学校,和其他学校一样,复课后校园里一下子活跃起来,校内校外活动很多,经常派同学到芜湖“军管会”学习、开会,组织学生上街进行街头文艺宣传活动等。当时我是毕业班的学生,课程已经学完,只是在等待毕业,再加上我平时在学校能唱唱歌、拉拉二胡,所以每次“军管会”组织学校进行街头文艺宣传活动,学校总是派我去接受任务,回校后由我组织宣传队上街进行宣传。当时我似乎有使不完的劲,组织文娱宣传队上街,吹拉弹唱我样样都能上,还站在凳子上大声宣讲,经常累得满头大汗,但心里总是乐滋滋的。6 I0 `7 L- X' ~: E8 [# U
              芜湖解放没多久,为感谢芜湖人民和各界人士对解放军的支持和帮助,当地驻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十军文工团在当时的芜湖中山纪念堂进行慰问演出。在短短十几天时间里,我连续看了大型现代歌剧《白毛女》、《血泪仇》和小歌舞剧《兄妹开荒》、《小二黑结婚》等,还有一些歌舞演奏的小节目,让我大开眼界。从演出的思想内容到演员的精湛演技,从灯光布景到剧中音乐,样样新颖,处处精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每晚谢幕的情景更是令人难忘:演出一结束,大幕拉开,全体演员站在台前向观众致意;在大门出口处,由文工团领导率乐队,敲锣打鼓欢送观众。3 K+ Q# U: ^/ ]+ c' v1 M
             入伍后我离乡60年0 H  @- ]3 k1 `/ C. F# W
              1949年5月,我入伍参加文工团,投入到了我们国家波澜壮阔的解放事业中。当年夏天,我随部队一起到安庆集合,从那里出发一路走到四川,从烈日炎炎的夏季一直走到大雪纷飞的冬天,一直走了近5个月,终于到达四川,并在这里扎下根来。
        # k8 n7 P# D; s       虽然我已经离开芜湖60年,但是我一直对家乡念念不忘。一有时间和机会,我都会回到芜湖看看,重温当年热血沸腾的少年岁月,感受芜湖的乡音乡情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记者 赵丹丹 整理         
        1 t; G; F/ P9 F;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14: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11-28 12:38 , Processed in 0.047054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