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2065|回复: 4

福建概况(老站转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7 17: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陆地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470万。福建省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有海外华侨、华人1088万;台湾同胞中祖籍福建的占80%以上,港澳同胞中闽籍同胞有120多万。他们以公认的吃苦耐劳和聪明才智创造了许多神奇的创业故事。+ G0 |+ R# P: l3 |

+ i# ]4 |3 Q! l* C6 x福建是中国最早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省份之一。20多年来,福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80年至2002年,GDP从不足10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4682亿元人民币,增长速度居全国前列,人均GDP位于全国第6位。今天的福建正以独特的区域经济优势和全方位的外向型经济显现出强劲的发展生机。
& j- e4 A: ?& g3 {3 ^3 Y

4 k) f, e6 e! h5 b3 s福建是中国吸收外资大省。目前,已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到福建投资,其中包括60多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如柯达、波音、戴尔、松下、西门子等。至2002年底,福建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3.1万个,合同外资727.97亿美元,实际到资418.3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在各省区中排名第三位。台商投资是福建利用外资的一大特色,累计吸收合同台资131.44亿美元,台商实际到资93.85亿美元。
( }) }7 N7 t: Q# y

5 s9 M, X1 V( P* t: Y福建也是中国的外贸大省。2002年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外贸进出口额达284亿美元,其中出口173.73亿美元,排名中国各省区第六位。+ {" t4 H" A$ m& \7 v& m! g4 z5 R

" Y: ?& K5 `+ |- j6 d- }福建在产业结构上已经形成鲜明的特色。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和机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的产值占全省500万以上的企业所创造的工业总产值的47%。福建泉州是中国六大石油化工基地之一,美国埃克森公司等企业将共同投资60亿美元,形成年产120万吨乙烯的炼化一体化生产能力。以戴尔、冠捷、中华映管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企业组成福州到厦门的沿海IT产业链。以东南汽车集团、波音飞机维修公司、马尾造船厂等为龙头的机械制造快速崛起在沿海各地。服装、纺织和鞋业等福建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水平居中国各省区前列。福建还是国家批准的海峡两岸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闽台农业合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使福建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基地。目前已有1300多家台资农业企业在福建兴办特色农业和高优农业,全省农业合同利用台资额累计多达16亿多美元。
) [6 e& D& R# {6 k- B

9 r$ U7 Q  q& h, r& {+ F福建交通快速便捷。已开通4条连接沿海各主要城市的高速公路,4条出省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现有福州、厦门2个枢纽机场,武夷山和晋江2个支线机场,已开通100多条国内外航线。2003年,厦门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后第5个开通美国航线的城市。福建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建有40个万吨级码头,126个千吨级以上码头。客货轮船已开通前往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以及欧洲、东南亚、港澳地区的160多条航线;与台湾的两岸海上试点直航正在进行中。福建沿海各主要港口已成为连接全球贸易大国和中转口岸的经济枢纽。福建邮电通信业也比较发达,目前有移动电话800万用户,国际互联网近300万用户,所有城乡都可直接拨通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区间电话。
7 z: Q6 b% I) R! X) K* `3 b

0 G- F0 A+ A3 z* w0 T0 x6 U1 U福建素有中国教育大省之称,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研力量。现有50所高等院校、2850个政府科研机构和2350家民办科研机构,福建籍的中科院院士人数居全国各省区第三位。此外,福建还培育了全国知名的海峡人才交易市场和各类人才库,人才储备丰富,流动渠道通畅。
- f0 E) i2 r* {' W3 W
: |( b/ j5 @! ?# }$ P
中国加入WTO后,福建各级政府机构不断致力于建设高效、规范的政府服务和完善的市场服务体系,讲求快速和效率,积极推动投资、贸易的便利化。与此同时,福建省人民政府庄严承诺,严格履行世贸组织规则,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降低外资投向福建的门槛;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法制环境。$ ~. z' f1 ?3 h

" r: B$ _9 h. t3 m福建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达,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经济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经专家测算,福建的市场化总体水平居中国各省区第三位,其中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指标为中国第三位,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指标为中国第一位。$ [% Z! _1 D3 s4 u

5 K. d; A4 }/ f9 l由于注重保护环境,福建的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被列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武夷山风景区、海上花园厦门和东山岛的黄金沙滩闻名天下。福建有涉外酒店148家,其中五星级6家。各大城市拥有多所国际学校,可以为外商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麦德龙、沃尔玛、家乐福、欧倍德、百安居等国际知名大型购物连锁企业已经在福建各地落户,沿海各城市遍布度假山庄和高尔夫球场等设施,投资者在这里购物、休闲、健身、娱乐十分便捷。0 k$ j# t  Q6 m3 ?$ n

! Y+ l8 u; h- [& |投资福建,商机无限。在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福建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石油化工三大产业的相关项目,其中包括数字技术、汽车、工程机械、船舶修造和航空修理项目,以及炼油、化纤及化纤原料、塑料橡胶加工、以及感光材料生产等方面项目。同时,鼓励外商投资现代农业和旅游业、金融业、商品流通、专业服务业等服务贸易领域。为便利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福建规划建设了83个国家级、省级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这些区域基础设施完善、服务配套、政策优惠,成为承接外商投资的重要载体。
% W1 T' H. `/ |

, p7 Z5 Y1 S, J& ^(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必将进一步加速改革开放的步伐;二十一世纪的福建,必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浪潮,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一颗璀璨明珠。; l) y7 K% T3 j1 D) l2 h& o

: N/ J& x" k+ _5 H地理位置、气候: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东经115°50'120°44',北纬23°31'28°19'。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东北邻浙江省,西、西北接江西省,西南连广东省,东临东海,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全省地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两个自然地理带,其中大部分属中亚热带,闽侯白沙、福州新店和连江黄岐半岛以南,戴云山和博平岭以东为南亚热带。全省土地面积为12.1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海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千米。
. I5 K" `- w' H- F
/ k; _& K  b* k
福建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大地构造属新华夏系巨型构造体系的第二隆起带,南岭纬向构造体系的东端。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其中海拔1000以上的地面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5001000的占32.9%,200500的占51.5%,200以下的占12.5%。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下降,横断面略呈马鞍形。受新华夏构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走向大致与海岸平行的、斜贯全省的两列大山带:西列是以武夷山脉为主体的闽西大山带;中列是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山脉组成的闽中大山带。这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俗称闽中大谷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平原、地带。
4 `6 T! z, ~" G( f5 \& u6 @, M
/ d8 i) [  N: [' [! h' k( Q
闽西大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体,长约530千米。山势北高南低,北段以中低山地貌为主,海拔大都在1200以上;南段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海拔一般为6001000。位于武夷山市境内闽赣交界处的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是我国大陆东南部的最高峰。山体岩性以花岗岩和火山岩为主,间有凝灰岩、流纹岩出露。断层地貌十分发育,形成许多断块山、断裂谷和断陷盆地。整个山带,尤其是北段,山体两坡不对称:西坡陡,多断崖;东坡缓,有层状地貌发育。由断层陷落或古老河谷被抬升而形成许多与山带成直交或斜交的垭口,较著名的有分水关、桐木关、铁牛关等。大山带东侧分布着许多北东或北北东走向的串珠状山间盆地和河谷盆地。武夷山、永安、连城等地有红色岩层出露,构成风景奇丽的丹霞地貌景观;永安、宁化、龙岩、将乐等地有较大面积的石灰岩分布,溶洞、溶蚀洼地、峰林等喀斯特地貌发育。
! G2 b! C, a- v; _7 D

% k$ Z5 v5 H6 O4 v( W闽中大山带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山脉构成,长约550千米,以中低山地貌为主。闽江、九龙江将山带切割为3段:北段以鹫峰山为主体,平均海拔1000以上,山体巍峨,最高峰辰山海拔1822;中段为戴云山,为闽中大山带的主体,山体宏伟,海拔一般为100012001200以上的山峰连绵不绝,位于德化县中部的主峰戴云山海拔1856。尤溪、梅溪、?浐溪(大樟溪上游)将该山脉切割成三列仍呈北东向的平行山体。南段为博平岭,地势较低,坡度较缓,地表切割较破碎,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一般海拔700900米。整个山带两坡不对称:西坡陡峭,多断崖;东坡较缓,地势作阶梯状下降,层状地貌发育。山体岩性主要由花岗岩、流纹质凝灰熔岩、凝灰岩、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等组成。山地中有许多山间盆地,博平岭山间盆地多呈马蹄形状,向南或东南方向开口。+ A  n: d4 v/ V. b5 i/ V3 N) A
1 Z( J2 A9 b6 s4 p
东部沿海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下,地貌类型通常由丘陵到红土台地到沿海平原,花岗岩、流纹岩等火山岩遍布全区。闽江口以北以花岗岩高丘陵为主体,山丘坡度较大,顶面崎岖,多直逼海岸。在戴云山、博平岭东延余脉散布花岗岩丘陵。东南部沿海丘陵区有基岩裸露,经流水长期冲蚀,形成典型的"石蛋"地形。福清至诏安沿海广泛分布着由深厚的风化残积层组成的红土台地,面积约4200平方千米,海拔1050。平原仅分布在河口和海滨地带,这些平原规模不大,且为丘陵所分割,呈不连续状。较大的平原有漳州平原、福州平原、泉州平原和兴化平原,原系第四纪断陷盆地,后地壳上升,分别由九龙江、闽江、晋江和木兰溪等河流泥沙冲积和海湾淤泥堆积而成,属冲积海积平原。这些平原并非完全平坦,多散布有孤山、残丘。沿海一带,尤以长乐梅花、江田,晋江金井,漳浦古雷半岛,以及平潭、东山等岛屿风积地貌发育,有覆盖沙、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沙垅等景观。 $ g- l& u" u+ M4 K8 a
- {1 f+ h% r/ H& |& R" X
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陆地海岸线全长3324千米,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岸线多呈锯齿状,十分曲折,曲折率为1∶5.7,其曲折程度居我国沿海各省份之首位。海岸类型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红树林海岸自南向北呈斑点状分布。侵蚀海岸多出现在半岛、岛屿岬角和岸线转折堤段,主要分布在闽江口以北一带,闽江口以南的福清、平潭、莆田、厦门、东山、诏安等沿海亦有分布,常见有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柱和海蚀阶地等侵蚀形态。堆积海岸多出现在港湾内部岸段和岸线比较平直的地段,九龙江口以南龙海、漳浦一带海岸较为平直,堆积形态较为发育,常见有海滩、沙堤、沙嘴等,并以海滩为主。全省滩涂面积约20.7万公顷,底质以泥、泥沙或沙泥为主。全省大小港湾125个,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6个特大深水港湾。这些港湾多深入内陆,与半岛相间出现。沿海岛屿的分布格局和地质岩层均与附近陆地的山地丘陵相同,实属陆地的延伸部分。全省共有岛屿1500多个,较大的有海坛、金门、南日、马祖等岛屿;原有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已分别有跨海海堤与大陆相连形成半岛。4 t$ u3 v  C9 {/ T/ U

/ W" E# ~! q+ o3 Z5 }; ^! k( X- w! f全省水系发育,河网密度大。境内河流总长度约1.3万千米,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超过0.1千米。闽江为全省最大河流,全长577千米,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由于受断裂构造的控制,主要河流多与山脉走向垂直,支流与山脉平行,形成典型的外流区单向性的格状水系;河谷形态多呈串珠状,峡谷和盆谷相间排列;属山地性河流,多峡谷险滩,河床比降大,多在万分之五以上,加上境内降水量大,径流量相当丰富。水力资源蕴藏量居华东各省之首位。: X+ `! H3 q2 ?! ^0 t# Z
" ^; X6 \( a" S& z* {/ z% Q
福建省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西北有山脉阻挡寒风,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为气候的显著特色。年平均气温15-22,从西北向东南递升。一月5-13,七月25-30。极端最低气温-.(1961年1月18日,泰宁;1967年1月16日,屏南);极端最高气温为43.(1967年7月17日,福安)。无霜期240-330天,木兰溪以南几乎全年无霜。年平均降水量800-1900毫米,沿海和岛屿偏少,西北山地较多1963年9月13日马祖降水380毫米,为本省日降水量最高记录。每年5-6月降水最多夏秋之交多台风,常有暴雨。春旱、暴雨后的洪水及台风造成的灾害需注意预防。+ F8 @. G$ d$ p1 @" e/ B) ^

; g/ L6 S3 b4 f/ s6 i7 |土地资源:福建省土地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3%,居全国第23位。全省耕地137.68万公顷,耕地减少5680公顷,其中建设占用耕地3093.33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2120公顷,生态退耕153.33公顷,灾毁耕地313.33公顷;本年度全省耕地增加3640公顷, 其中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增加耕地540公顷,开发、复垦、整理等新增耕地3100公顷。耕地补充超过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  n# n+ a& [! K- p% e( H* o1 Z

9 c3 d! r# H! L* P/ g. w海洋资源:福建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水深200以内的海洋渔场面积12.51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海洋渔场面积4.5%;有闽东、闽中、闽南、闽外和台湾浅滩5大渔场。4 m; X' Z6 t2 L3 c: M

- }0 ]& V$ U; B5 o0 r9 d7 k福建大陆海岸线蜿蜒,长达3324千米,居全国第二位;海岸线曲折率居全国首位。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大小岛屿1546个,占全国1/6,面积总计1400.13平方千米;岛屿海岸线长2804.3千米,大小港湾125个,其中深水港湾22处,可建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有东山湾、厦门湾、湄洲湾、福清湾、罗源湾、三都澳等6个,占全国34个的17.6%,港口吞吐量可开发潜力大。4 v6 Z: q/ @# a( t6 ~9 H8 D1 O- G9 t

2 A) X# \! D# h- x  Z+ \- Y福建海岸地质构造复杂,矿种很多,已发现的矿产有60多种,有工业利用价值的20余种,矿产地300多处。砂、花岗石、叶腊石等探明储量居全国前列,其他如饰面花岗石、高岭土、明矾石、玻璃用石英砂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台湾海峡石油、天然气资源和重矿物砂矿资源也已显示较好的资源潜力。) V3 ]! b. k# R: q" Q
3 P+ H' k9 D  R% I5 T7 u3 z
优越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多种多样的海岸类型,景色秀丽的岛屿,林木葱郁,沙滩连绵,构成许多壮丽的自然景观,是理想的观光度假胜地。尤其是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海坛岛和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湄洲岛等,为沿海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条件。
5 Y5 E: Z& F/ x  G% z5 G

  j. h; S4 J% P1 |5 g福建沿海地热梯度较大,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开采价值的热水区域较多。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可利用时数达70008000小时;沿海可用于潮汐发电的海水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潮汐能理论装机容量达3425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1033万千瓦,占全国的49.2%,居首位。4 k: J4 H4 ]; u  p0 W, Y2 O3 [
3 ~: n/ `( y: S* r9 h# K3 h
水资源:全省年平均降水量1883.5毫米(数据截至2000年底,下同),折合水量2333.2亿立方米,比上年多11.9%,比多年平均值多12.9%,属正常偏丰水年。最大点降水量为同安荇后站3547.7毫米;最小点降水量为漳浦古雷站1083.0毫米。全年地表水资源量1305.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78.5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377.8亿立方米,实际水资源总量为1306.6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3954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530立方米。全年供水总量178.2亿立方米,用水总量175.3亿立方米,基本满足社会需求,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107.9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1.5%,较上年减少了2.6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46.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26.6%;城镇生活用水量7.1亿立方米;农村生活用水量10.9亿立方米,其它用水量2.8亿立方米。外省入境水量为28.3亿立方米。福建省出境水量138.6亿立方米。全省主要江河评价河长2538公里中,污染河长为359公里,占14.1%,较上年增加1.3%。江河水质总体状况同1999年相比变化不大,局部河段水质略有下降。过境城镇的局部河段和厂矿排污口河段的水质仍未见好转,污染物没有大的变化。
& W$ W  ?% _# |; u

  |0 @. I* d) u9 x$ D9 `$ H1 L. R( I矿产资源:截至2001年底,福建省已发现矿种118种,主要矿产有铁、锰、铜、铅锌、钨、钼、铌钽、金、银、无烟煤、石灰岩、萤石、叶蜡石、石英砂、高岭土、饰面用花岗岩等。其中已探明储量75种,能源3种、金属34种,非金属36种,水气2种。探明各类矿床近1000个,其中中型矿床100个,大型矿床60个,矿产潜在价值2400亿元以上。2001年投入地质勘查工作的总人数989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项目252项,投入勘查资金5641万元,完成钻探工作量15974,坑深7072,勘查工作面积1600平方公里,提交矿产勘查报告33份,新发现矿产地,探明新增储量金8623公斤、银580吨、铅锌54万吨、钼7912吨、石灰岩4500万吨,紫砂陶矿500万吨。0 S- V. v5 P" \& j
& b, L5 C( c$ |" b* m* l! b7 }+ K
动植物资源:福建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和野生动植物的重点产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据调查统计,全省有脊椎动物1647种,约占全国的26.4%,其中哺乳类120种、鸟类543种(包括亚种)、两栖类46种、爬行类123种。兽类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有44种,其中国家一级5种,如华南虎、云豹、黑麂等;国家二级39种,如猕猴、穿山甲、黑熊、鬣羚、水鹿等。鸟类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有95种,其中国家一级的12种,如短尾信天翁、黑鹳、中华秋沙鸭、黄腹角雉等;国家二级的83种,如褐鲣鸟、黄嘴白鹭、鸳鸯、红隼、白鹇、褐翅鸦鹃、蓝翅八色鸫等;候鸟350种,冬候鸟177种,夏候鸟52种,旅鸟121种。属于福建省特有的有白背啄木鸟、橙背鸦雀、挂墩鸦雀、赤尾噪鹛等。两栖类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有2种,其中国家二级的2种,如虎纹蛙、大鲵。爬行类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有9种,其中国家一级的2种,如蟒蛇、鼋等;国家二级的7种,如大壁虎、三线闭壳龟、棱皮龟等。鱼类815种,其中文昌鱼纲111种,圆口纲111种,软骨鱼纲112563种,硬骨鱼纲24152750种。已定名的昆虫有5000多种,全国昆虫共有33目,福建分布有31目。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59种,其中国家22种,国家137种。省重点和一般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分别为76种和921种,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1种。以上属国家和省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类共1167种。福建有高等植物4703种,约占全国的14.3%,其中蕨类382种、裸子植物70种、被子植物4251种;木本植物1943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52种,其中国家7种,国家45种;此外,兰科植物有601196变种。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珍贵树木的有25种。
+ V$ a4 T8 r3 O5 S
( ?7 l1 s6 A# B8 W' m
福建还有丰富的畜禽品种资源和微生物资源。近几年大力发展畜牧业,从国内外引进不少优良畜禽品种。2001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53.91万吨、40.11万吨、11.39万吨,人均占有量分别为44.7公斤、11.7公斤、3.3公斤。据初步调查,福建地方传统品种有26种,其中猪8种,牛3种,山羊2种,马1种,兔1种,鸡3种,鸭5种,鹅2种,火鸡1种。福建农业上应用的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和真菌三大类群。细菌类群中有豆科根瘤菌、杀虫菌(如青虫菌、杀螟杆菌、HD菌等)、甲烷细菌等,放线菌中有井冈霉素产生菌、土霉素产生菌和5406抗生菌等,真菌类群有白僵菌、赤霉菌和各类食用菌。据统计,全省真菌种类约有430种(包括部分粘菌),产量达43.83万吨,居全国首位。其中毒菇种类较多,有春生娥膏、亚稀迭炭菇等近10种,一般有毒的有20多种。食用菌全部属真菌类群,世界上已知的食用菌有近500种,其中我国有360多种。福建常见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银耳、黑木耳、毛木耳、盾形木耳、金针菇、草菇、凤尾菇、平菇、滑菇、朴菇、红菇、枯乳枯、侧耳、茯苓、猴头菌、竹荪、环密菇、牛肝菇、羊肚菌、灵芝等。根据其寄生或主要栽培材料的不同,食用菌可以分为木生食用菌、草生食用菌、粪生食用菌三大类。木生食用菌寄主或栽培材料主要为木材,主要有香菇、银耳、黑木耳、金针菇、猴头菌、滑菇、茯苓等;草生食用菌宿主或栽培原料主要为稻草、麦秆、蔗渣、山地野草等,主要有草菇、凤尾菇等;粪生食用菌宿主或栽培原料主要为牛粪、猪粪、马粪、蚕粪等,主要有双孢蘑菇。1 _. U# n  j/ }6 u$ K

( W8 L5 d" ]+ U1 C旅游资源:全省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6个,国家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森林公园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个;还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名乡(镇)6个、名村5个,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8个,风景名胜区26个,自然保护区19个,文物保护单位245个。武夷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1 ^. V' R# ~2 d; s8 B
& w' E- ^3 D6 J$ L; P0 N8 c
福建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有:- q+ C2 k" V8 W# R5 L1 i! [
8 E' G, q- U6 b8 p2 p7 v5 l* C( p# T
滨海旅游资源有较大的规模优势。300多公里长的海滨适合开发成旅游胜地,其中平潭、长乐、晋江、厦门、龙海、东山等地的滨海旅游资源可以连片开发,形成不同活动内容的大型海滨浴场。多数海滨浴场各项质量标准达到国际海滨浴场条件。大部分海滨林带环绕,是避暑消夏、度假休养的理想之地。
# o8 s1 e( {. v; t! J- Q5 J/ n4 y

9 R1 k3 |7 S- A, T) Z, W5 Y山岳景观种类齐全。福建的地貌类型主要有花岗岩、丹霞、海蚀、火山岩和喀斯特(岩溶)等。花岗岩地貌有太姥山、鼓山、日光岩、清源山、石竹山等,岩溶地貌有玉华洞、天鹅洞、永安石林等,丹霞地貌有武夷山、金湖、桃源洞、冠豸山等,火山岩地貌有灵通岩、十八重溪、支提山等。其中海蚀地貌、花岗岩地貌和丹霞地貌发育较为成熟,平潭的海蚀地貌、太姥山的花岗岩地貌、武夷山的丹霞地貌所形成的奇特景观,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森林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福建山地丘陵多,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60.5%,居全国首位。武夷山被誉为"天然植物园",梅花山被誉为"生物物种基因库",南靖乐土雨林被誉为"珍稀有的亚热带雨林",三明格氏栲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天然栲树林。良好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充沛的水源和丰富的物种,为福建开展绿色生态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 y1 b3 \4 J8 T' t. f% M: `

' M- Q, L" D5 F# C9 Z宗教和民间信仰文化发达,门类繁多,全国少见。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的有14座,福州的涌泉寺和西禅寺、闽侯的雪峰寺、宁德的支提寺、莆田的广化寺、泉州的开元寺、晋江的龙山寺、漳州的南山寺、厦门的南普陀寺等在台湾及东南亚、日本有很大影响。泉州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此外,妈祖、陈靖姑、祖师公、保生大帝、广泽尊王等主要地方民间信仰也有广泛影响,在海内外拥有众多的信徒。 + [6 `/ i3 E8 Y; R5 K5 C
+ w8 |+ u' q- X
古代建筑类型多样,涉及军事、农业、交通、宗教、民居等,有较高的科考与观赏价值。泉州洛阳桥、晋江安平桥、惠安崇武古城、南安蔡氏古民居、东山铜山古城、漳浦赵家堡、莆田木兰陂、泰宁尚书第、永安安贞堡、闽清宏琳厝、华安二宜楼及永定土楼、南靖土楼等,还有朱熹、郑成功、林则徐等众多的名人故居遗迹,都是名闻遐迩的人文景观。9 v( T' D3 ^6 m9 r% r6 z; H% h5 a
: T8 O0 j) |! m0 ]9 K5 [: Q- C
民族民俗风情浓郁,地方文化内涵丰富。福建山多,交通不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独特的地域条件下,形成古朴的民风、多彩的民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服饰奇特、勤劳俭朴的"惠安女"形象。客家民俗和畲族等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对游客有吸引力。福建的戏曲文化、闽学文化、古越文化、饮食文化等在国内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 Q7 B) @$ H2 F7 C3 f# C& b4 l
5 r: U4 F' K, D7 ?! I
山与海、自然与人文紧密组合,形成优良的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结构。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宗教、民间信仰文化和滨海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闽东南地区,客家文化主要分布在闽西地区,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武夷山脉,花岗岩地貌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森林主要分布在闽西北地区。一些主要景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互为衬托,最有代表性的是被评为世界"双遗产"的武夷山。这种景观区域分布相对独立和景区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的特点,既有利于旅游功能区的划分,也有利于重点旅游项目的确定、主要旅游线路的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28 10: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0-2-19 20: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7 01: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08: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崔淮) 的帖子

    崔淮常来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9-4 15:36 , Processed in 0.056168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