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466|回复: 2

[其他界] UCCA文化项目总监崔峤: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2-7-11 16: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CCA文化项目总监崔峤:真诚表达中国设计现状
    3 e1 L! ?, f7 c4 c" c 来源:搜狐文化  
    & q$ n% Y4 H/ f: G- p + S( Z# Z) D5 D5 P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以下简称UCCA)是一座非营利的综合艺术中心,由收藏家尤伦斯夫妇出资建造,2007年11月正式开幕。艺术中心推出包括知名和年轻艺术家的展览,致力于打造一个通过教育、研究项目分享当代艺术体验的平台。在2011年意大利举办的“中国文化年”中,UCCA策划的“中国新设计展”作为参展项目,即将在意大利米兰进行展出。UCCA的馆长、来自法国的杰罗姆•桑斯(Jerome Sans )和本次展览项目的策展人、UCCA文化项目总监崔峤接受了我们的访问。/ u# F4 a/ d' v' H

    - J  @# v+ ~  v: [  L) H+ ^* g$ k+ [  记者:在本次“意大利中国文化年”中,作为参展项目“中国新设计展”的策展人,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展览策划主题、构思、参展艺术家及作品。8 K$ b8 K5 `6 \& ^% c

    . t7 g4 K4 L% y7 ?% l6 ?, C+ n  崔峤:文化部在国外举办的多次文化年中,一直有一个领域没有去做,就是“设计”,这个领域在欧洲是很火的,很容易让两个文化之间交流沟通。在文化部的帮助下,我们已经开始组织一些讲座和工作坊,介绍中国设计师的作品和思想。我们看重的艺术家应当具有较强的创造和表达能力,这对于交流和沟通是相当有帮助的。' ~, _9 x' ?6 L) e; h6 O8 N

    6 N% T4 D- S" a2 y4 z9 }  这次参展的艺术家,是从尤伦斯举办了一年多的“中国新设计”系列中筛选出来的。另外,我们的尤伦斯商店也和许多设计师合作,也会从中遴选出一部分比较有个性的作品参展。我们在筛选艺术家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多元性,而不仅仅只是选一些大众熟知、功成名就的艺术家。很多参展艺术家之前在国外从没有被介绍过。有一些艺术家根本没有自己的产品线,没有自己的商店或者品牌,但我们更看重的是他们的潜力,他们那种没有被商业“沾染”过的个性和概念的表达有时候对我们来说是更珍贵的。
    1 `8 I. k; D- A " B( l% M0 F4 F- B/ p) ]7 n* B. r
      至于参展作品,我认为参与展览的一部分是有形的作品,一部分是无形的作品。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能把这种理念立体地做出来。同时,我们也会结合出版、网络、电影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将这个项目有意思的方方面面介绍出来。比如考察我眼前的一杯水,我们还要看它盛在一个怎样的杯子里,杯子放在怎样的一个环境。艺术作品也是一样的,我们要展现的是作品成长的过程和设计师成长的过程,以及他对中国设计的判断是什么样的,对国际设计界的了解是什么样的等等。我们想要呈现的东西是多层次的。
      b" v. X; m2 N. o7 H7 a ( B: u, D, x% A3 o3 v$ G; A7 S
      我们这个项目的名字虽然叫“设计展”, 但展览的主题其实反映的是中国的青年文化,并不局限于我们最常用的那些概念比如“80后”等。我觉得这些都是狭义而肤浅的概念,没有必要将它限定在某个时间段或年龄段里面,真正精神上的特性是和年龄没有关系的。有的人可能尽管已是鹤发童颜,但一直有很好的想法,他们并不屈服于商业现实。因此,我们在筛选设计师的时候,尽量减少年龄、学科、毕业院校这些限制。
    ( W+ c% B/ E3 F& G " T( b' K5 x3 T# z- p( J
      记者:您怎样看到这次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对于您策划的这一展览项目的影响有怎样的预期?
    ' C' R* ?  V. G* g9 i2 m* I/ v) n; X
    0 [3 S! I( @$ c  崔峤:意大利是很难做的一站,因为意大利的设计是顶级的,意大利的观众很成熟,甚至在他们的生活中都充满着设计品。反之,对于中国来说,关注设计的常常是相对小众的一群人,普通大众的生活中很少会出现这些概念性的、设计感强的作品。这个现实对于中意双方而言是不对等的。我们并不要求意大利的观众能够百分百地喜欢和理解这个展览,只是希望能够诚实地表达中国在设计领域的现实情况。让意大利的观众对于设计在中国的环境和现状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慢慢接触并认识真实的中国。我们不需要去比较,就是把一个真实的文化环境展示给意大利的观众。至于观众人数、媒体反映这些问题,我们并没有一个强烈的预期,都是自然而然的。如果意大利的观众能够通过展览对中国设计甚至是其他文化产生更大兴趣,那么我们觉得这可能是更大的收获。+ y2 _9 F9 T4 G. K! @. y
    7 L  I" \9 p$ V6 Y' G$ P1 l# o
      记者:中国的设计有什么可以吸引意大利观众的眼球?在我们的展览中有什么样的特点或者中国特色吗?! A  T6 d& L2 c" z- j1 ]6 r- v

    ' Z5 e6 o# }, ~% _5 L" ^. F) e2 o' q  崔峤: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就是不必非得吸引他们的眼球。我们的展品是有自己的魅力的,将会吸引不同类型的人。我们不是纯粹为了吸引眼球而做展览。我也不太喜欢“中国特色”这种说法,所谓红灯笼之类元素的“中国特色”是很肤浅的,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真正的中国特色是很复杂的,我们能表现出一点点就已经很成功了。总之,我们要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些符号性的东西。
    ' T+ T6 D% R- i0 q7 @* n
    9 z5 R$ ~8 C* A$ }3 o5 A4 z: j  记者:您怎样看待“意大利中国文化年”对于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您希望中国当代艺术以什么样的状态出现在西方观众面前?
    . y; f2 [! `9 n: k. q
    / S6 c# Y4 J0 @# D; S% w  崔峤:之前在中国做过意大利文化年,那时候中国的观众对它的反映是慢热型的,开幕期间并不火爆。但是时间一长,国内媒体和观众还是对意大利的文化有很多兴趣的。整个氛围有一种细水长流的感觉,是慢慢渗透的。我认为中国去意大利做文化年,也可能是这种效果,它会吸引到特定的人群,而且肯定会慢慢发酵,对很多年轻人的影响也许会比较大。据我所知,欧洲很多年轻人对中国的了解是非常少的。如果能成功影响这一个群体,我认为将会是此次文化年最成功的地方。
    : j  ]# l* i2 u6 x0 G" q
    7 w% N) Q! S! j' `8 i1 E0 p  崔峤简介:
    ! p1 _& `, ^( b8 L : `+ @; u9 _# p7 X, n( V
      崔峤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后来在柏林自由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曾担任《三联生活周刊》驻欧洲特约记者。崔峤是一个热爱电影的女子,她把对电影的这种热爱用另外一种方式传达出来,她希望更多的人和她一起享受艺术,2003年,她在广州策划新鲜国际电影记录片展,这是一场非商业活动,得到歌德学院以及3个享有国际一流声誉的A级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论坛”单元、日本山形纪录片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的支持。一个年轻女子成为中国与国际范围内电影艺术的牵线人,在这个过程中她时刻面临着拒绝,她必须学会忍耐,因为她得通过经济渠道得到让展览存活下去的可能。3 y; K( k8 y0 u" O& C0 i
    5 a$ ?0 c1 b/ k0 \6 ?% A. N
      崔峤正在进行着的是一个对中国公众来说还新鲜的职业-策展人。2001年中国担任“柏林亚太周”主宾国,崔峤被柏林市长办公室派到来访的中国文化部做部长翻译,出席各种官方活动,结识了很多中德政界、文化界的领袖。当时中国政府第一次主办“中国当代艺术展”,策展人是时在中央美院的范迪安。这次大型系列活动做下来之后,崔峤对国际文化交流的兴趣和职业取向更加明确,也有很多自己的观察和想法。3 J5 H3 i% v! a" d2 z
    , B2 U/ T/ l4 I6 v& V2 g
      798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是按照蓬皮杜、MOMA等的模式来运作的,这里有餐厅,有讲演厅,可以放电影,也可以做演唱。虽然规模远远比不上蓬皮杜MOMA,但是形态类似。崔峤担任这里的文化项目主管可以说是天作之合。她有热情,有经验,有想法,有人脉,6人的部门,每年举办600来项活动,效率惊人。她手下有美国学电影和艺术管理回来的年轻海归,也有在国内出道很早的想法多多的小孩。崔峤在德国多年学到的文化管理经验以及自己做策展的经验都派上了用场,轻轻松松就把这里的文化项目做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周末的798现在一派熙熙攘攘,尤伦斯艺术中心的各种活动琳琅满目,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23: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2-16 11:08
  • 发表于 2012-7-12 11: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8-21 04:20 , Processed in 0.058593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