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8-17 10:15 |
---|
|
关于新安海底沉船及其遗物
2 v' ^) [# y# h作者:王妹英 时间:2009-9-23 9:44:49
; i6 M+ D. ]2 w( D8 D1 @关于新安海底沉船及其遗物' _5 W4 Z. V* \1 e; Z. m
一、 人们是怎样发现新安海底沉船的?
) V# O9 I* v( n0 [ _# Z 6 r# N& n* l/ w1 T# V! g
1976年冬和1977、1978、1979年,每年的夏天,南朝鲜的文物考古专家和海军共同努力,在新安海底打捞到一万二千五百三十九件中国的陶瓷和超过十万枚的中国货币,还有各为数百件的漆器和金属器,以及三件高丽青瓷等珍贵文物,为此引起了国际考古界众多人士的注视,国内外许多知名学者和古陶瓷专家都在研究南朝鲜新安海底发现的文物。
9 O. [+ `. p/ l" F* n
& O, x; v8 E/ g 人们是怎样发现这批珍贵文物的呢?根据朝鲜金元龙著文介绍(他是当场对这批特殊文物进行鉴定的委员会成员之一),新安海域沉船是一艘中国元代贸易船。它的发现也颇有趣味。 1 D0 F5 ~& K/ M0 [
6 Q# a0 h: U9 b* k8 V 从公元头几个世纪以来,黄海便是中国、朝鲜和日本之间频繁地进行国际贸易的场所。从中国中部宁波港出发的中国船只则常在夏季乘东南风贸易过海。这些只直接驶往朝鲜半岛西南端附近的HUKSAM岛,再从这里向北驶往朝鲜海岸,或者往南穿过朝鲜海峡开向日本九州北部的博多港。然而,中国船只经常遭受台风袭击而沉没在朝鲜西南海岸沿线。 ( t" k6 V* b# L7 y: f1 a0 \
( N( x# v/ m2 X. M0 W' ?
1653年,一艘载有三十八名荷兰船员开往日本的荷兰船只在朝鲜最南部岛屿济州岛附近遇难。这些荷兰人被拘留在朝鲜,除哈迈尔一人带领七名船员在1666年逃往日本并设法回国以外,其余的人均老死在朝鲜。哈迈尔回国后发表了两本书,描述了他在朝鲜的可怕经历。他们的生命得救了。有许多船只是所有船员和货物一起沉没在海底。1976年在朝鲜半岛西南端新安海域发现的沉船就是这些遭难的船只之一。
3 L( }* |6 G+ s6 W5 }" V& W
" R0 h! v6 s1 l' L/ X/ A8 P3 v 新安郡海域道德岛周围的渔民偶尔在该岛附近的一个小范围内捞上一些瓷器。对渔民来说,这些粘有贝壳的瓷器乃是无用之物,甚至是一种讨厌的东西,叫人白旨劳力和时间。他们干脆把它扔回到海里。然而,1975年7月的一天,渔民崔享根打捞出六件完整的青瓷器,他想,这几件没有粘上贝壳的干净瓷器或许有用,便把它带回家里。在这六件瓷器中,他自己留下了一件,其余的送给了邻居。1976年元旦,崔的弟弟,一位公立学校的教员来看望他的哥哥,发现了这件青瓷。这位教师认为,既是从海底打捞出来的,便是一件古物,值得向文化与情报部文物管理局报告。他知道新发现的所有文物都属政府所有,如报告文物管理局,该局根据文物的价值对发现者给予适当的奖金。于是渔民崔享根在其弟弟的影响下,收回了送给邻居的五件青瓷,并把六件青瓷通过县文物管理局送交汉城的文化管理局。六个月以后,1976年7月崔氏兄弟收到局寄来的100万圆奖金。当局考古专家们当即注意到这些瓷器是珍贵的宋元青瓷,并意识到可能来自一艘沉船。但没有进行实地调查,因为这几件青瓷是在茫茫大海上一个不明确的地点偶然打捞上来的。小岛和大陆沿海地区的渔民们听说这些"讨厌"的器物带来了一大笔奖金,都非常兴奋。许多人开始寻找新的海底宝物一一瓷器。 0 f, c6 j: C* u- _$ _
3 R8 \# A \2 _4 { G: y: B& i& l- t
1976年9月1日六名渔业潜水员成功地找到了发现遗物的确切地点。他们利用三角测量法记住了海上发现瓷器的地点与附近岛上两个山峰的位置关系。他们打捞了123件青瓷,把它卖给了木浦城的一个古董商,该城在道德岛以南约40公里。其后他们因非法出卖文物而被逮捕,但鉴于他们发现了沉船的确切地点,于国家有利,故宣判无罪。文物管理局为正式发掘沉船组织了以尹武炳教授为首的发掘队。这是朝鲜考古学家进行的第一次水下考古,海军潜水员应邀协助,于是自1976年10月开始,在以后的几年内成功地打捞出沉船中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
+ Q7 ^8 v, ?# H 8 ~, m1 W9 D$ c
沉船的发现轰动了世界,1977年10月在汉城召开了有六个国家的四十多名专家参加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其后,1978年9月在香港召开了另一次中国外销瓷学术讨论会,以后在日本也召开了类似的国际性学术讨论会。为了保存和陈列中国瓷器,在新安郡所归属的全罗南道道厅光州市兴建了一个新的博物馆。1982年夏季开始对沉船遗骸进行打捞。届时,这艘散乱的船体将得到复原,并陈列在木浦市一个特别修建的长廊内。" e1 d4 n/ J0 g% J4 K0 K
# w) C& H" v, I; s: y
; @$ S9 f2 x* _: d+ F/ i/ w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1-16 16:02:28
0 W' q/ S7 j2 D, h" ]( X& i0 y 探寻“新安沉船”的前世今生 0 `" z9 h) q- [( M6 Y) C. _
———“海外寻珍团”在韩国新安考察元代沉船
9 x/ n* E3 V" N9 {8 y5 c 0 g9 B9 Z$ V2 w$ G9 Y
' M# q9 Q' g- J8 u% d 昨日下午,“海外寻珍团”一行来到韩国光州市国立博物馆考察该馆保存的“新安沉船”中打捞出的遗物。
8 |8 q( B: v6 x$ R7 q
. `- d6 }' ~8 |- y0 s& ^ 一艘木制的大型商船,载满了陶瓷、铜钱、香料等货物,从元代的庆元(宁波)港出发,前往日本进行贸易,谁知中途遭遇大风,在朝鲜半岛西南角的新安外方海域沉没了。整条船连同满载的货物一起沉入海底,一沉就是600多年。 $ f6 w7 _ _4 h1 ~. u
* j5 g7 p6 i2 s1 f3 d7 U 依然不减当年的大船风范
+ }* ` N& D3 i 1 g8 T: O/ o& T' ]
昨天,来自这条船出发地宁波的“海外寻珍团”一行来到了韩国新安郡木浦市的国立海洋遗物展览馆,考察这条被韩国考古工作者从海底发掘出的元代沉船遗物。站在刚刚于去年被复原的沉船残骸前,“寻珍团”成员异常激动。尽管由于长期被海水浸泡,木制船只已腐烂了一部分,但已经变灰起皱的木板被重新拼装后,依然呈现出当年的大船风范,那高昂的船头和宽阔的甲板仿佛依旧能乘风破浪驰骋大海。
7 g1 r6 j6 I! u! J. e. C + ?* y2 V2 |& L: c h# D3 i
现存最有价值的中国古代贸易船 4 u9 C3 G2 M* J8 b& y
7 Q( u& V' L4 [ 这个展览馆是韩国惟一的水下考古博物馆,发掘、保存、复原了许多韩国海域的海底古沉船。该馆的调查员介绍说,这条船长34米,宽11米,重200吨,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有价值的中国古代贸易船,也是现存最古老的船只之一。1975年5月,韩国渔民在新安外方海域偶然打捞出了大量中国青瓷,从1976年至1984年间,韩国考古界一直对此船进行发掘,并最终打捞出了沉船。从这条元代中国沉船上,共发掘出了两万多件青瓷和白瓷,两千多件金属制品、石制品和紫檀木,以及800万件重达28吨的中国铜钱,这一考古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6 x5 ^" n# d9 z; l3 u% X1 A' c 2 ^4 q6 G }. Z& G1 a7 S
铜制称砣上刻有“庆元路”字样 : z4 }$ o" @9 c6 L+ A+ K' v
1 v- h( r" E( I* A! O+ k J3 t* X 在木浦市的国立海洋遗物展览馆和光州市的国立光州博物馆,“寻珍团”看到了大量精美的龙泉窑青瓷、完好无缺的历代铜钱,以及许多香炉、烛台、厨房用具等器物。一些被当作货物标签的木牌上仍有墨迹可认,其中有写着“东福寺”等日本货主的字样,还有一个铜制称砣上刻有“庆元路”字样。 ) g! l9 {" q% Q% f9 i: I' c$ L! ~0 E( v
/ b# w) w/ [/ h1 n( W7 w7 m' P# ^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从沉船的遗物可知,此船是14世纪早期,大约1323年前后(有木牌上保留“至治叁年”的墨迹),从中国的庆元(宁波)出发前往日本的国际贸易商船,途中因台风等原因,最终沉没在高丽的新安外方海域。沉船及其遗物的打捞、发掘,充分说明了当时东亚贸易交流的情况。 8 R" t8 b+ C' B. h" p3 ?
7 C. N9 v9 s. Z, e f; R! v
曾两次来韩国木浦市参加“新安沉船”国际学术会议的我市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林士民先生说,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条沉船是从庆元(宁波)出发的。因为史料记载当时元朝与日本的贸易主要通过庆元路进行,龙泉窑瓷器也主要通过宁波港外销;另外,明显有“庆元路”标志的称砣、瓷器用具等遗物也可证明这一点。
8 D5 y3 M$ _1 k: |" n# I & V. m# N# I, O
据介绍,由于这条船上发掘出的遗物实在太多,中、韩、日等国的考古界一直在对此进行研究,有关“新安沉船”的秘密将一个一个被公诸于世。而人们对沉船的前世今生了解得越多,历史上宁波与日、韩两国间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将被世人了解得更多。(宁波日报/2003-10-5/吴学军 周建平) & U3 X; Y) c$ u1 X! x6 |
; G& g) J1 i/ f9 J0 Z8 c% {, ] : d3 S0 v7 a3 R& n" c: e8 m! z
“海外寻珍团”一行在韩国木浦市国立海洋遗物展览馆考察展出的元代贸易沉船———“新安沉船”) s, u/ F2 s9 u& x0 \
6 l/ f; ]6 u6 a
- h$ u6 L$ m/ ]2 f, h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1-16 16:03:15
, R$ h6 Z3 t/ Q9 c9 i1 d 新安沉船中打捞出的宁波“使司帅府公用”铭龙泉青瓷盘6 k. l, y& {& @. ?( @1 }6 c( n
6 J, [1 {* a5 I k& {' \" v
( P% c* M$ B1 \' I0 B' o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1-16 16:10:18
0 A% D$ |; Z& Z6 L 元釉里红诗文高足杯
4 {3 k, d% d" B, ~7 B2 J 4 @1 _. P+ p8 W% A
' W# v( |. \8 I K7 Z1 A: f# M
在瓷器上书写诗文,目前所知,是从唐代长沙窑开始。宋代磁州窑继承了长沙窑的这一传统。到了元代,可能是受到磁州窑的影响,景德镇在生产青花和釉里红瓷器中,也在瓷器上书写诗文。
6 j/ h$ Y# X; s" B# `$ `/ v. R3 Y
! U1 t) x7 x' j+ f' ? 整个元代,釉里红发色都不稳定,显示出在元代,釉里红生产工艺尚未成熟。釉里红生产的初期和中期,涂绘工艺占主导地位,用涂绘工艺书写诗文,不稳定的发色加上大块涂抹,显然画面不会美观,字迹不会清楚。只有在线描工艺出现后,在瓷器上书写诗文,才清楚和美观。所以,元釉里红瓷器上出现诗文,应该是到了元代晚期。
: }$ l5 I* P/ P9 k* E9 X
9 i6 _; B, L( I# {- k g 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瓷器上书写的诗文,据现有资料,一般与酒有关,也有其他内容的诗句。高安市博物馆藏元青花诗文高足杯上,写的是:“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笔者还见过雅昌网友曾经展示过书写“百年常在醉,三万六千场”的高足杯。出土瓷片中也有书写几乎同样内容诗句的高足杯残片。 {5 q# K! z/ K7 L
0 G/ [: m7 P. {+ U( n: _: Q/ V9 O8 _ 本文中展示的釉里红诗文高足杯,诗文内容也与酒有关。杯上书写的是:“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据查,最早出现“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诗句的记载,是在元代著名作家武汉臣的杂剧《包待制智赚生金阁》中。《收藏快报》上也曾登载有“醉解千愁”四字的釉里红残片。 + o ~2 d( e4 z1 Q3 f
6 n8 l# b, b! ~4 c* m$ ?- _ 在釉里红瓷器上书写诗文的,还有在韩国新安海底沉船打捞的元青白釉釉里红刻花诗文盘,盘上书写的是:“流水何太急,深宫镇日闲。”诗句来源于唐宋小说。有多种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宋人刘斧的《青琐高议.流红记》。故事讲的是一个唐代书生赴长安赶考,路过皇宫后墙,见宫中流出的溪水中飘着许多红叶,其中一片红叶上写着:“流水何太急,深宫镇日闲。殷勤谢流水,好去到人间。”书生拾到后,认为是宫女所写,佩服宫女才华,思慕之下,回诗一首:“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写于另一红叶之上,放入溪水上游。书生从此未娶。十年之后,宫中放出宫女适人,书生娶了其中一人,新婚之夜,为宫女美貌所惊。婚后一天,宫女无意中发现自己曾经题诗的红叶,询问之下,取出十年前自己拾自溪水中的有书生诗句的红叶,两相对证,方信人间缘分,自在冥冥之中。景德镇瓷工借助釉里红发色和诗句,启发了人们对一个美丽传说的联想。
& J6 a s) j7 f( y, L4 a* W
5 a* z! s8 C: y5 g( r) ~/ c# @ 目前,已知书写诗文的元青花和釉里红瓷器中,只有四首诗文,青花瓷器中,是“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及“百年常在醉,三万六千场”,釉里红瓷器中,是“流水何太急,深宫镇日闲”及“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 ]2 {& ^5 T# @& S0 R, \+ o
! O& r, P6 ?2 P
4 _7 a1 o! m% ] - {5 l' J% q! q$ i; y4 V$ u+ _ Y
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1-18 23:56:50
# r& d$ D Z& } 今天拿到了《新安海底遗物》一书,没想到它这么沉。韩国发现和打捞新安沉船实在发了一大笔横财,无论在金钱上还是在文化上,所以郑重其事,又出图录又开研讨会,还专门在木浦建立了博物馆,可惜三十年来就是没让这批瓷器回它们的祖国展出。有意思的是,去韩国旅游如果到木浦的话,是一定会安排中国人参观新安海底遗物博物馆的。 5 m8 F7 T2 y7 \! j
/ q4 O3 ?. @! V6 e 这批出水瓷器的数量原众说不一,根据韩国人的统计,共有16206件,包括陶瓷、金属、木制品和石制品,另有铜钱40箱。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元代的一万多件瓷器,这批瓷器不仅数量大,质量也高,堪称元瓷的精品,保存状况还非常完整。就新安瓷器中的几个问题,结合这本图录想在此说一说。
" F# l9 |" E8 o1 U: J# S5 a" i
0 T$ n# a, i6 L5 a8 Q6 O1 M 首先是三件高丽青瓷。按说这批瓷器是中国向高丽出口的贸易瓷,但是其中却有三件产地不是中国,倒是纯正的高丽青瓷。借用胡同的贴图,下面是那三件之一的青瓷盏托,韩国人把它定名为“青磁象嵌唐草文盏托”。! J. O. a1 G8 F1 `( f9 _. o) L5 ?
$ Z) ?* ~% ^% m' A: {( p
9 h6 Z: i; g. N: q$ s( \. i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1-19 00:21:54' K" N( d- L9 M+ x5 Y
盏托为饮茶的器具,其上放置茶盏,避免热茶烫手,是非常讲究的茶具。盏托至迟在中国南北朝时即已发明,唐时传播到东亚。象嵌是高丽青瓷的一种特殊工艺,其装饰效果是在青釉瓷器的釉下呈现白或黑白两色纹样的图案,这种工艺为高丽青瓷所独有。新安船上装载的另两件高丽青瓷是“青磁阳刻莲唐草文梅瓶”和“青磁象嵌云鹤文钵”,为什么在出口到高丽的瓷器贸易船上装有三件高丽青瓷呢?从这三件瓷器的档次来看,绝非船员自用瓷器(据说出水时都装在木盒中),应是贸易瓷的一部分。 + z9 Z: T ]1 d5 ?& |) u; Y
0 Z0 D' V9 ~5 ~1 Y: |$ T5 S/ D4 H 早在宋朝时,高丽青瓷就以其青幽的釉色、美丽的装饰、优美的器型而扬名。那时高丽向中国贸易和朝贡的器物中常有青瓷,宋人很喜爱这种仿效自中土,但略有异国情调的瓷器。徐竞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陶器色之青色,丽人谓之翡色。"又说:"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诸器惟此最精绝。其余则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这里,徐竞将高丽青瓷与宋汝瓷、越窑瓷相提并论。可见当时高丽青瓷的名贵。
( N( p$ I7 K' {5 W8 }. v 3 t) p9 m7 A# `9 J
我们知道,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艺术品往往在本国能获得最高的认可和市场价格。所以,这三件混在出口瓷中的高丽青瓷应该是元人的“进口转外销”,船主或出口商将几件流入中国的高丽瓷器收购回来,再返销到高丽以求善价。这使我想起1998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腰包鼓鼓的韩国人在世界各地高价抢购高丽青瓷的情景,那时着实让中国造假者和古董商发了一笔横财,算是把新安沉船的损失给“挽救”回一点吧。
4 a0 L' F% x" O1 Q+ Z作者:黍苗 提交日期:2007-01-19 08:16:52* L$ W6 U! n) D- {9 a7 Q( U) v, N1 c* i4 {
注注是学考古的,还是学新闻的?& A0 d& ~9 I- y. X
作者:江慎 提交日期:2007-01-19 09:02:221 o" z! U+ b3 G6 s/ v% j, t, ?1 E
我一直做梦能到哪儿打捞个沉船上来.) M2 o3 e' X S/ x; j
作者:食货 提交日期:2007-01-19 11:09:02
5 @6 k6 Q5 z4 ^, r 考古吧?% x: b# a$ i( Q
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7-01-19 12:12:38+ j! ~6 Q" q( U
学新闻的6 J$ ~" n! A$ q5 O
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07-01-19 12:40:28! J6 S' D2 y. q: ~2 F8 R' Q
好看
6 _5 Q8 O7 J* |2 o# ^! Y4 q. F/ S: C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1-19 17:46:33
; C# ^, K0 S8 _- u 三十年代替我说了。对我来说,更有兴趣的可能是古代的新闻。
# O: n9 f" l/ W' h作者:三十年代 提交日期:2007-01-19 17:49:08; ~. }) s8 t( }1 P- K
呵呵,写一本吧,名字就叫《古代的新闻》
: l+ Z/ i$ h) G, l7 F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1-19 17:55:37
% u# H3 L! o$ F4 }. ~! x8 T, B9 c 你再来本《今天的旧闻》,凑成系列。
; }+ t) _ T. `4 w作者:脉望 提交日期:2007-01-19 18:31:54" @: ]3 ?: M* A" M+ J& ~$ L
郑逸梅好像有个印章叫“旧闻记者”:)7 ]5 m: y& g ^
作者:箫音 提交日期:2007-01-19 18:49:33, L/ z: t( U* h; j( u; O
好看. z0 D3 G, R% w7 }/ c
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1-19 21:47:000 F2 H: n7 w. n' O4 ^
对中国陶瓷考古界来说,新安沉船的发现让他们有些尴尬。
+ E% c8 ~& L9 m1 v ' X4 A. x% ~4 ?6 x5 F- [, f) I- i5 K
中韩两国国家关系上的冷淡和隔绝让他们无能为力,甚至连关于新安遗物的国际研讨会都无法出席。不过他们还是尽可能利用当时所能找到的资料,在新安遗物的研究上作了自己的一份工作。
1 ^! k2 l" w0 a: H, G2 E+ O1 } / R6 F7 @, c3 E* B( ?8 f
比如下面这些花盆状器皿,外表挂着厚厚的一层乳浊釉,类似钧窑的釉色。在原发掘报告中称之为“钧窑系花盆”,说明韩国学者对此的处理尚比较慎重。这类瓷器似钧而非钧,一直没有实物传世,它们的窑口也是一个谜。中国古陶瓷学者冯先铭先生看到图片后,想起在五十年代的窑址调查中曾经在浙江金华的铁店发现过类似瓷片,经过比对和再赴窑址踏勘,果然找到了与新安出水完全一致的标本,从而搞清了这批瓷器的产地。金华铁店窑被确立为宋-元之际主要外销的瓷窑,它也成为迄今为止,中国陶瓷考古界从海外沉船的线索中找到窑址的唯一案例。
1 z! n- v$ s$ b$ _5 K
7 e2 h- X0 l7 Z; O/ t( |( \9 O4 Z 图为金华铁店窑花盆,《新安海底遗物》中著录为“钧窑系花盆”。) g, H6 B4 A9 P( I2 |; R5 a A/ }
1 V* t, y& ~) q( V' }
9 W: _$ W; ] g6 i, G9 k) l) _" [
作者:喜望 提交日期:2007-01-19 21:49:535 F* X+ L1 c& i9 b" e3 [
看着就想摸,好书- ~" C. r6 l- p9 h+ }- W" }& ]
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1-19 22:14:26
) w% }& o! l" A 还有一类黑、褐或酱色釉的瓷器,原图录中未标明产地和窑口,说明韩国学者对此同样不熟悉。但是中国江西的古陶瓷学者一看图片就笑了,这不是赣州的七里镇窑吗? ) }; r1 i) B( T$ t" g& [& G b0 |
1 Z. Y& o0 z; b- K% s 这些带凸起的鼓钉纹的柳斗型小罐,正是七里镇窑最典型的装饰特征。它们在韩国水域的出现,证明了七里镇窑在元代也曾是一个以生产出口瓷为主的瓷窑。
' p% V; o6 T6 n9 E8 h; j& s: j( a
2 l& ~! t& u* ]9 [4 {" s, }1 y 2004年秋,我去赣州,在朋友左民山人的陪同下前往七里镇。昔日的窑火早已熄灭,唯有十几座小山似的窑包还矗立在田地间。在窑址里我拣到一些元代标本,其中一片带鼓钉纹的小罐残片尤为珍贵,它与新安的出水器几乎一模一样。
- n" G" L K/ E - |/ `9 T8 v0 K5 H# g3 J
由于在韩国新安发现了七里镇窑的瓷器,大大提升了这座原本不知名的古瓷窑的地位,它成为公认的江西四大古瓷场之一。由此可见,国家民族间的交流对文明的进程起着多么重要的促进作用,反之,相互隔绝对文化发展的阻碍又是何等严重,新安海底遗物正可以从正反两面提供着生动的例子。0 h3 J( |: q1 o. |1 O* p
5 y9 o% b: Z4 L4 M) C8 y/ M; B
8 ~) k6 W% e, `9 ?8 S9 E& [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1-19 22:38:48
! d3 w, [4 |6 C, I* F 远眺七里镇田间的窑包。窑包由烧窑的废弃物所堆积而成,瓷窑烧制时间延续越久,窑包就越高大。
3 J7 y- Q* o9 q, I, y
8 l8 U0 _, ^, u# H, L8 _
: _3 h# P3 ?* D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1-19 22:40:386 f) C1 A. R+ y. R- _, l
七里镇古民居废墟上的一面墙,上面镶满了宋元时期的瓷器与匣钵残片,我们称它“瓷片墙”。& L9 ]# N" u( I. X. N
" w+ L) H, P1 ?9 w- e: h! O
/ d( d- \4 z) ?. D+ _. D l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1-19 22:52:51. K; f" V' G; ?; F* y. q3 n
我在赣州七里镇窑址采集的元代瓷器标本,第一行中间是鼓钉纹小罐残片。
1 z9 y8 O, W# d3 Y
+ L: r: L6 G% P; k- C/ Q2 v
- W3 z% ]" f5 q- @- w1 L作者:揭谛揭谛 提交日期:2007-01-20 22:46:584 U; k {* F# N5 v" l% f
不懂啊。
, A9 ^; D% M3 ^1 Z! N作者:hycirin 提交日期:2007-01-21 11:40:15; _' @! _9 o5 j
高深啊。开眼
2 j C0 s$ c7 _2 f% Q0 A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1-21 20:31:02
1 u* K* ~, z' K9 R1 u 这还高深?那一定是俺没写好。8 s2 d7 ^3 x: F: j: `. C
作者:YuJiaJun 提交日期:2007-01-21 20:35:42
- z' m- n* V3 D7 P9 J 开眼!!!7 ]1 G3 r+ u, ^ v9 }2 o& ]5 T
作者:二酉 提交日期:2007-02-11 10:46:05
, x7 @+ J. Y$ I9 y 注注兄把收藏的瓷器给大家养养眼,可与大葱的收藏一比!
- o* f5 r/ n# ~6 v2 s$ p: b 这是布衣的亮点/ ~+ R0 i9 Z& x+ V1 C
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2-11 16:57:53
{! k/ V$ ]* ]" \7 e 二酉别烤我,瓷器可是没什么拿的出手啦。只有拿两件小杂项跟大葱比一比“杂”。: W% l7 S" X. o' i# V
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2-11 16:59:379 e! R2 u/ g/ I
存图网站“清理阶级队伍”,俺的相册被清零了:(: S! Q8 f( O, j1 k0 k+ v# j
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2-20 18:17:177 }. E) M, k2 P" K# i* G. E1 C
韩国新安海域沉船图纸# @: c' T2 R* C1 H+ a+ D/ N
& b: C2 Y% L6 w/ t, ^; B2 n* q
5 u/ K* G% N/ R2 G( p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2-20 18:18:21
6 D0 f4 J7 C3 p; h# p2 Q 按照新安沉船复原的木船准备处女航% R5 E. V% q% k9 u2 A4 O' d
$ P, {! A: ^& d; h . _" P l2 z: m3 {) g
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2-20 18:19:21
4 P* H' b- @: A3 z. ] 与新安沉船出水器相一致的赣州七里镇窑柳斗纹罐标本
9 `* f6 x0 i" a* X8 D' G0 \4 U G6 j) G( R& j* r
% X1 i+ N2 k$ M7 h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2-20 18:20:29
4 Y2 z% D$ w! u 矗立在赣州七里镇窑窑址的文物保护单位标志
' Q7 U9 M$ D6 G9 s
: ?; P R, {! Y; F
5 A+ N* K- n' j! ?* l8 t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2-20 18:21:31
) u5 _: V+ t- B# i) M5 w 赣州窑遗址上的废弃古民居9 T* _$ w" g6 p4 _+ Y* } H
1 l4 V8 e) R$ x
5 k5 r n* t* @% X% s; {# B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2-20 18:23:04
# m5 T# k' k$ Q# I0 h' m4 C7 S+ ~ @ 民居已毁,残墙犹立
* n) |' u( n* e$ A 6 Q( T$ J5 P- F0 E
9 X2 K* J7 H; Y' `" M+ |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2-20 18:24:16
) {# \7 K* W9 x' _" N 墙上的古瓷和窑具残片
: W7 M& ~0 y" P2 L8 X
4 c) _( V4 s/ R( z
+ l1 c! s/ ?# q: Z7 z% L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2-20 18:24:53
" t& c" } x3 i$ b) u$ J. F 在七里镇窑址采集的标本3 f) r( n( p) Z5 @. a- y7 ]0 `- `1 l# t
) v9 n' t( A [. a0 y, W2 y
. @1 S/ w, s7 Q! C' [0 z9 @5 \
作者:注注 提交日期:2007-02-20 18:25:10
. a, s; y8 r8 l/ U1 D: h 在七里镇窑址采集的标本
& q, C! `6 c) N% v* u( @4 N5 Q' e $ s/ ?1 o+ D* T0 d
8 J8 P7 z' d& ]作者:箫音 提交日期:2007-02-21 08:27:362 q5 v" \" e3 d$ l6 Z; H3 \1 ]; X
以前看过中国陶瓷全集,最喜欢的是唐以前至汉代的陶器,器形多种多样,想象力丰富,真是让人大开眼界。3 d% j5 N% s% z& S9 M3 O
作者:地里的小豆豆 提交日期:2007-02-21 23:00:49& |* D! j* L$ \: U' W/ W
再请教注注先生:这个赣州 七里镇窑 柳斗纹罐 上的乳白色的东西是什么呢?是粘上的?嵌上的?& I; f) Y4 j; [3 p* g
# U8 S* \, l% @ G/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