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8-17 10:15 |
---|
|
滨州:徒骇河沿岸的崔家
- g7 ?$ h- q+ Y2012-02-24 00:00:00 来源: 鲁北晚报 4 Y/ g% ^" ~0 L. C
沿着徒骇河两岸,以滨城区和沾化县为主要散居地,散布着崔姓家族的后人。他们居住的主要村庄有崔家、崔家双庙、台子崔家、寨子、龙王庙、赵家、明家、打连张、修家、颜家、司家等。% B i9 E& c, L5 p
3 d- W, X$ @; B# I- V
9 F8 w' H) ^. C5 P # @7 M: S, p) ]1 m, G8 t, }
+ D6 F0 O3 p, E0 K- B) p- G
9 X# R5 w( P/ E( V+ D
: l* W( L0 K) B# B. ? e5 I( ~$ F% `: E# o% P: x
. g8 n2 W% ~ C7 D b
沿着徒骇河两岸,以滨城区和沾化县为主要散居地,散布着崔姓家族的后人。他们居住的主要村庄有崔家、崔家双庙、台子崔家、寨子、龙王庙、赵家、明家、打连张、修家、颜家、司家等。崔姓是明朝初年由山西省文水县移民而来的。2 N8 h' h9 j1 M9 J& |9 `/ A* `
5 h6 p6 O5 r N( R, A, ` 到明朝嘉靖、万历年间,该家族科甲连绵,财源亨通,第八世的崔近思、崔孔昕均考取进士,一个官至兵备副使,另一个官至两淮转运使,崔孔昕的弟弟崔孔曜是当地的巨富,有“财神”之称。# e3 X y4 q1 Z+ V
+ c7 G$ g( J2 U) n/ O5 C
旧滨州城内,关于崔氏家族的牌坊有四座,分别是为崔孔昕的父亲崔敦立的“清时锡命”坊,为崔近思的父亲崔巍立的“河朔清戌”坊,为崔近思立的“畿辅持宪”坊以及为崔孔昕立的“进士”坊。+ o6 q2 a; y$ B( q3 i6 j- o; i
: n3 B/ n) B) g& C4 z1 O
在徒骇河沿岸的崔氏家族生活中,有一种很特别的风俗就是逢年过节时,不仅要上祖坟,还要上姥娘坟。据传说,当年从山西大移民时,崔家的先人父母双亡,是姥娘拉扯着一路颠簸到山东滨州落户的。或许是姥娘再无其他子女,也或许是崔家先人报恩,崔家的祖坟中,在崔家始祖的坟后边就是姥娘坟。世代相传,崔氏家族就形成了上姥娘坟的传统。
. I5 ^7 r9 ~. k' H
5 G0 k# s1 ^5 P5 ` 崔敦,秀才出身,素以喜好读书闻名。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刘六、刘七起义军横扫山东,作为地方士子名流,崔敦登上滨州城,冒着箭雨守卫城池。
0 B O7 H9 t" w6 y/ {2 E
5 A3 T$ [8 m2 [4 U& r 城破后,各守城人员分散四逃。慌乱中,有一名女子跟随逃命,崔敦翻越一堵矮墙时,女子抓住他的衣服欲一起逃走。虽然在危急时刻,崔敦仍不忘男女授受不清的礼教,他为女子指示了逃命的道路而不欲她一道。他的做法被人们赞誉为有柳下惠之风。- e) Y1 l4 a# y' U6 x* ?
! ~, f9 A, s% M$ G, P* I 1、崔巍,明正德丁卯(1507年)举人,曾任许州知州,镇江府知府。
7 }2 q, V4 y7 c* t1 {; T4 V& k+ c# ^0 X1 @: @+ B( C" x
2、崔孔昕,字晋明,嘉靖癸丑(1553年)进士,曾任镇江府、黄州府推官,河南光州知州,工部员外郎,徽州府知府,两淮盐运使等职。他为官清廉,屡得好评。在黄州时,曾得到“黄堂四美”的赞誉,当地百姓立石碑纪念,被列入黄州名宦祠。担任两淮盐运使四年,每年节省羡金五六万两,都上缴朝廷。
8 W$ ]/ ?" [& E/ X
]8 ~" q! n( c 3、崔近思,嘉靖庚戌(1550年)进士,曾任长垣知县,南京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江西佥事,兵备副使等职。
# E# \" U+ @3 _ T0 B; P) P, [, L" @$ y* ?! {4 T
4、崔含辉,万历壬子(1612年)举人,曾任四川绵阳知州。/ o0 U& V4 }% l3 {* u3 Y" n9 c Q
4 u) o( l. U, D i4 s3 q9 g ■崔家上姥娘坟' t; E1 q, O0 }: Z4 m a6 M
, s R1 x+ }! z+ ]* O1 a/ ], K ■柳下惠式人物崔敦
; i; [" m# ?9 Q2 @+ m
; R5 r3 g7 o2 k7 j3 l ■崔家科举人物
1 [6 A& g0 W. x/ W1 B. h( ~9 d0 q/ l: D6 E; v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该家族科甲连绵,财源亨通,第八世的崔近思、崔孔昕均考取进士,一个官至兵备副使,另一个官至两淮转运使,崔孔昕的弟弟崔孔曜是当地的巨富,有“财神”之称。(侯玉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