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1335|回复: 6

大金店南岳庙府君殿府君之考证与崔氏考证有没有关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2-12 18: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金店南岳庙府君殿府君之考证: @0 o5 C) ]5 X/ b
白丁6 m; ]$ y0 r" g. T( @5 L# B

+ x4 L" m( F' x3 A3 r3 T 4 C- n. `$ l  _7 h# M% B
        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金中村南岳庙,当地人俗称大庙。其主殿为府君殿,所奉祀者是何神灵,今神像不存,也没有文字碑刻资料可参考。不过,今天,在府君殿原香案上方仍存“位配南岳”的横额,与文物部门认定此殿为金代所建及当地流传的“金兀术占领中原后,此地为金人管辖的南疆,全国五岳,金兵已占有四岳,唯独南岳衡山未达,便下令在此建造南岳庙,名曰位配南岳”说法相呼应,可以作为我们考证府君殿之府君是何神灵的蛛丝马迹。* x6 f7 g* L  j! o2 E! d% A& q
        按常理讲,金中村南岳庙既然是“位配南岳”而建,也应当像唐代以前的南岳霍山唐代以后的南岳衡山的南岳庙一样祀奉南岳大帝(也称南岳真君),但查遍有关南岳大帝的资料,南岳大帝有“伯夷”、“ 庆华注生真君”、“ 司天王”、 “司天昭圣帝”、“南岳真君”、“南岳大帝”等不同的名称和尊号,却并无“府君”之称。显然,金中村南岳庙祀奉的府君与南岳之南岳庙祀奉的神灵并不相同。* N. Z! z2 L; \$ J8 D
        那么,金中村南岳庙祀奉的府君到底是哪位神灵呢?
0 P% w% K" D4 Q* G, C0 Q        查文史资料及工具书可知,“府君”一词,其义有三:1、 汉代对郡相、太守的尊称。后仍沿用。2、旧时对已故者的敬称。多用于碑版文字。 3、旧时对神的敬称。由第三个义项看来,旧时“府君”一词是对神的敬称,使用当很普遍。 唐人王度《古镜记》:“某是华山府君庙前长松下千岁老狸。”而东岳泰山也有称为“泰山府君”的神灵,而且全国各地许多地方都建有府君庙,有名的如河北省磁州府君庙、山西省陵川县府崔府君庙、陕西西安细柳镇府君庙、郑州西郊府君庙村府君庙、漯河市郾城区龙城镇崔府君庙等,还有许多曾有的府君庙不存了却留下府君庙名字的村庄。! H- d$ l( }" F0 Y# T
       “位配南岳” 金中村南岳庙祀奉的府君显然不会是华山府君或泰山府君。那么,全国各地的府君庙或崔府君庙敬奉的是哪位神灵呢?金中村南岳庙祀奉的府君和其他地方的府君庙祀奉的是否一样呢?
+ @' w- a6 i' {4 V        根据我的判断,金中村南岳庙祀奉的府君应该有两个特点:一、是一位以“府君”为称的神灵;二、这个神灵能“位配南岳”。
& O2 L# I5 [) D  E        考究全国其他地方的府君庙或崔府君庙,它们敬奉的都是“崔府君”,而 “崔府君”的奉祀在宋金时风靡一时,元明清仍旧不衰。但所祠为谁有何行状并不相同,据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王颋在《宋、元代神灵“崔府君”及其演化》一文中考证,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0 i/ m3 w4 b) P" N- v: L! B) o8 w        东汉“崔子玉”。南宋人熊克《中兴小纪》卷1载:“磁有崔府君祠,乃东汉之崔子玉也,封嘉应侯,号曰应王。
, W+ H8 L6 R( F; q0 ]        西汉“汲县令崔瑗”。《古卫城崔府君庙里门记》:“卫之汲,有古卫城,在其境。庙于东北隅者,汉崔府君祠也。府君讳瑗,字子玉。顺帝时,以茂才为汲令,居七年,数言便宜,开稻田数百顷,民祀之至今。庙屡废辄兴,累朝皆有封号。”《太平御览》卷268、卷554:“崔瑗为汲令,乃为开沟造稻田,薄卤之地更为沃壤,民頼其利。长老歌之曰:天降神明君,锡我慈仁父。临民布德泽,恩惠施以序。穿沟广灌溉,决渠作甘雨。”
0 h. T9 g, b" C; X, L. s* Z9 X        唐“滏阳令崔某”。 《仁宗实录》:景佑二年,封崔府君为护国显应公,且言:府君,贞观中,为相州滏阳令,再迁蒲州刺史。史失其名,在滏阳有爱惠,民为立祠,后因葬其地。咸平二年,始赐府君之庙,而京师北郊及郡县,奉之如岳祠。至是,因民之所信向而封崇之,故诏曰:惠在滏邑,恩结蒲人。又曰:按求世系,虽史逸其传,尸祝王官,而民赖其德,使果为子玉与伯渊,安得谓史逸其传欤?”“又言:唐太宗梦得之碑,诏入觐,刺蒲州,河北采访使因命刑曹曹弋编录神之灵迹五十余条,传于世。”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7在:“显应公,在京城北,即崔府君祠也。相传唐滏阳令,没为神,主幽冥。本庙在磁州,淳化中,民于此置庙。至道二年,晋国公主石氏祈有应,以事闻,诏赐名护国。景祐二年七月,封护国显应公。”其封赠,自仁宗景祐为“公”,神宗元符为“王”,徽宗加封字,而光宗又改号“真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17中也有相似的记载。
8 P+ b6 u* V: E( _" k; ^4 \        唐“长子令崔珏”。 生活于金中后期的元好问在它的《崔府君庙记》中写道:“唐崔子玉府君祠,在所有之。或谓之亚岳,或谓之显应王者,皆莫知其所从来。府君定平,太宗时,为长子令,有惠爱之风,本道采访使与长子尉刘内行弗俻,且有赃赇之鄙。时县有名虎,府君谓二人者宜当之,已而果然。及一孝子为所食,乃以牒摄虎至,使服罪,一县以为神,而庙事之。世所传,盖如此。”这一说法,在元中叶有了很大的“补充”,如其名为“珏”。王仲安《重修崔府君庙记》:“夫府君神者,本祁州鼓城人也,姓崔名珏,字子玉。出自寒门,幼而聪敏,长而从学,祇良德义,乡里推重。唐贞观间,进士取应。凡仕为令尹者三,始任长子,次滏阳,次卫县。其守职也,廉介无私,治端有异,省刑罚,民无怨讟以虐,□均赋役,吏无夤缘以巧法,福善祸淫,弭贼息盗。至于除虎害、告水灾,绝飞蝗、远强暴。”关于“檄虎服罪”,《潞州崔府君庙灵应记》:“其地万山环列,险而多虎,尝有采樵者,道触虎死,其母泣诉于府君。君遣使投檄城隍祠,顷之,正昼雾塞,阴崖风生,虎自林薄出,震栗为俯伏状,遂縳以归。君立命磔之,自是虎屏迹无遗类。”% K6 p$ y  T: r9 c) Z' n
         这几种说法,到元中期以后趋于混淆,且增添了生前“昼理阳、夜理阴”,死后入围“五岳”僚吏、通管“冥界”等更多的“事迹”。3 G0 `5 R& w" o5 g& F
        “崔府君”的祀典的开始,应在唐代,到宋末更盛。并且已由磁州传至都城开封府及它地。《东京梦华录笺注》中载:“六月六日,州北崔府君生日,多有献送,无盛如此。”而金人入住中原后,是否提倡奉祀崔府君呢?《齐圣广佑王庙碑》载:“宋景佑、元符、宣和、绍兴、嘉定增封爵,前贤纪言,昭著详悉。金国以宋祀未絶,江淮未庭,奉神代享衡山之祭。至元十五年,中书省奏:先是,南岳阻于长江,不获致礼,以崔府君摄享,金残、宋灭,南北五岳通祀,府君封号难袭故常,圣旨增封齐圣广佑王,勑守土备礼告庙,仍大书深刻门额。”看来,霸据北方后,金朝的统治者确实有使崔府君“代享”南岳衡山之祭的做法。
5 j9 m+ G4 f" q( x; p由此看来,金中村南岳庙府君殿祀奉的府君应该就是“崔府君”,而且,大金店街六月六一直是老古刹会会日,这也与宋代以后在六月六崔府君生日庆祝神灵“生日”的风俗同,当可成为佐证。只是,这种“以崔府君摄享衡山之祭”的做法是自金中村南岳庙创建始,还是当时已先在其他地方崔府君庙施行,后因此才命名金中村府君殿为南岳庙,尚需进一步考证。但如果《齐圣广佑王庙碑》载的“以崔府君摄享衡山之祭”是以其中所说的“至元十五年(1278年),中书省奏”为始的话,那么,金中村南岳庙“以崔府君摄享衡山之祭”的做法当在前,因为根据金兀术南侵中原的踪迹考证,金中村南岳庙修建的时间大概在金熙宗皇统年间(约1142年前后),比这个“中书省奏”要早三十多年。. @6 D/ f0 t- @4 D3 T
       就崔府君的生平行状而言,综合王世贞的《列仙全传》和各地碑刻、传说,关于崔府君的神迹传说主要有以下几件:
9 d' C) a* v, F  v       一、崔府君的出生与众不同。据说,崔府君姓崔名珏,字子玉,唐乐平人。其父崔让,乐善好施,年近五十,膝下无子,遂与其妻同往北岳祠祷祝求子。是夜,夫妻两人梦见一童子擎一盒,内盛美玉两枚让其吞食。以此,崔夫人十月怀胎,于隋大业三年(607)六月六日生下一子,遂取名珏。- v! V( f( }% i/ _; U. D& e
       二、崔子玉任长子县令时,有一次向群众发出一张告示,叫人不要在五月十五跟十六两天出城外私宰猎射。结果有一个人不听告示,偷偷潜出城外猎杀了一只兔子,被崔手下的一名士卒发现并抓到了县衙。崔子玉审问他,问他为什么故意去冒犯告示,还问他是愿意在县府受罚还是想在阴府受罚。猎兔人觉得阴府是很遥远的事,于是说愿意在阴府受罚。他说完后,崔子玉便放了他。结果在当天晚上,猎兔人做了一个梦,梦到穿黄衣的士卒把他押进了一座殿堂,见崔子玉穿着冠服宣读对他的判决:减其寿命,削其禄位……然后把他放归阳间。猎兔人被惊醒,主动到县衙去向崔子玉表示,愿意在县府受罚。- g: G( t# R* C5 p
       三、有一次,一个守门的门卒向崔子玉报告说:"雕黄岭有老虎出没,伤人很多。"崔立刻派小吏带"符牒"到山庙里去勾虎,小吏到山上去做了符术之后,老虎便自动走出来唌着"符牒"跟随小吏回了衙门。崔子玉呵斥老虎说:"你个异类把人吃了,不能饶恕。"随即老虎便自己触阶而死。由于他断案如神,能断阴阳,因此被唐太宗称为"仙吏",并把他从长子县令调到滏阳当县令。5 {+ r1 C. K8 r9 G% m
       四、滏阳县西南有五里有一条河,经常泛滥成灾,崔子玉便在河上设祭坛奏词上帝,顷刻间,见一条巨蛇浮出水面而死,洪水马上消退了。( P" r# E& i0 j) p6 V+ X6 \
       五、崔子玉的死也可说是充满神秘色彩:有一天,忽然有几个穿着黄衣的人,拿着符向崔子玉说:"奉玉帝的命令,召崔子玉为磁州土地神。"不久,有一百多人捧着玉珪、玉带、紫服碧冠、五岳位旗,吹笙奏乐前来迎接崔子玉。一神牵来一匹白马,对崔子玉说:"玉帝命你立即起程。"于是崔子玉嘱咐他的两个儿子说:"我即将去世,不要太悲恸。"并写下一封训子遗书交给两个儿子,然后就像睡觉似的去世了,享年64岁。
4 @8 r9 {' W6 t  a/ O: J  }0 J       六、崔子玉死后,到安禄山造反时,曾托梦给唐玄宗,请他放心,"贼之自灭,陛下无恐。"因此,唐玄宗封他为护国侯。
$ v3 I1 U, g' `       七、北宋末年,时为康王的赵构赴金营为人质,金兵押其北上,途中赵构脱逃,逃至磁州时,夜宿崔府君庙,梦神人告知金兵将至,赵构惊醒,见庙外已备有马匹,遂乘马狂奔。这匹马居然载着赵构渡过黄河,过河后即化为泥塑之马。后来,宋高宗便在此处为崔子玉立了第一座庙,赐额曰"显卫"。+ q/ B$ v$ X! U. _% @* L
       崔府君在唐宋期间,香火极盛。他的封号有:灵圣护国侯、护国威胜公、护国显应公、护国显应昭惠王、护国西齐王等,淳熙年十三年(公元1187)奉光尧圣旨,改封真君。4 B' P5 V4 C& M% e$ K0 [# j# {) Q
       唐宋之后,崔府君在神庙里大都被塑成一个样子如下形象:头戴一顶软翅乌纱帽,身穿一件圆领红官袍,腰系一条犀牛大宽带,足踏一双歪头皂靴,一脸胡须,一双圆眼,左手拿善恶簿,右手执生死簿。
9 F0 O$ x4 o3 g4 Z8 T  i
6 a! Z& {2 `( Z- l& F  J5 r( E24 分钟前 上传下载附件 (33.41 KB)
6 O3 X% f- C) h1 t! A   H3 _' w3 {/ _  z. m* Y* D. F8 \6 n4 w
23 分钟前 上传下载附件 (4.18 KB)  8 ?$ n0 D9 n3 [. T# e
& E4 [; l3 w/ k/ D7 Z0 P
崔府君像1.jpg (56.93 KB, 下载次数: 0)
1 n, r5 b7 @1 W0 C # n" s2 O! N# k# k! x8 z
18 分钟前 上传
5 m4 }5 O6 k, }& p下载次数: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18 19:54
  • 发表于 2012-2-16 19: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崔氏网 有你更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2-26 10: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2-2-26 13: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帖子很精彩!希望很快能再分享您的下一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3 15: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家辛苦了,谢谢本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3-3 20:5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家辛苦了,谢谢本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4-14 21: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你默默无闻的为崔氏历史文化研究做出的贡献!向你们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11-1 16:38 , Processed in 0.048132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