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8-17 10:15 |
---|
|
崔敏
) e5 x- D" [6 z( s D! y F: T2 N8 a5 J" R# f2 `
% x3 S9 |; k( x' J* j1 i
1 ?1 J, W$ s z6 S6 P" r
: e, ~$ w: Q5 c, h2 k' w. Y, k7 w. `% ?8 S! v- b" [
崔敏个人简介3 _) d. n% u3 `- R2 [, i% @ t% Z
$ z% a% B8 a3 R
8 k8 @- |. p2 |( [1 V2 k! I 崔敏教授,1938年6月28日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五年制),从1961年 9月起到中央政法干校工作(1984年改名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曾任校办秘书科长。法律系主任。1986年评为副教授,1991年晋升教授。从1993年起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级警监,享受政府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 & r, A G! d3 P. M+ P. e$ P/ D
! p& b7 j! R' Q" O" m 崔敏教授现为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3 ]0 |2 k5 Z8 K7 v+ E. ~8 [
1 c9 t( b/ | @) R3 |1 N1 u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事证据的理论与实践》和《毒品犯罪的发展趋势与遏制对策》,主编《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证据学》等13步教材,在全国70余种报刊、杂志、学报上陆续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
, g. c: K3 Y0 ^' Z, \4 s4 K
: ^, H: ~1 K( v0 a4 ~4 t 崔敏教授,从事法学教育工作四十年,在法学理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尤其是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已经出版的专著、教材和发表的论文总计44余万字。参加了刑事诉讼法修改研讨的全过程,本人提出取消收容审查、废除免诉制度、增强辩护职能、改革庭审方式、废止“9.2决定”等若干建议,均被修改立法所采纳。主要学术观点如下: 9 E/ C3 S* A" e+ f1 K' E Y) ~0 q
+ `: `* v0 c7 t; j8 ^% w8 L1、 主张坚持和全面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形式的特权和歧视。 % a, Z% V8 {8 g+ i# }* A1 X
2、 主张改善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废除党委审批案件和政法委员会协调定案的制度,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办案。
& q0 k [% G) ?0 R- _% U4 h3、 主张坚持慎刑慎杀的方针,大幅度减少死刑,落实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死刑复核程序,严禁乱杀和避免错杀。 # ~8 P0 I3 ?6 y; n6 c) z
4、 主张废止1983年通过的速杀快杀的《9·2决定》(此建议已被立法机关采纳。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将其废止)
- S% z$ S& Z: u! U5、 主张坚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刑讯逼供”的方针,坚决纠正普遍存在的刑讯逼供和司法腐败现象,以维护公安、司法机关的崇高形象。 7 h- j0 A9 S% L+ C
6、 主张健全刑事强制措施制度,取消“收容审查”(此建议已被立法机关采纳。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已将其取消)。
0 _( S) e8 X6 q2 B, m! B; }7、 指陈“免予起诉”制度的弊端,力主废除该制度(此建议已被立法机关采纳。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已将其废除)。 $ u d0 u* _. I5 u: K( E
8、 主张全面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坚持和实现“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 N( j; L( s, X. i9、 指出我国现行司法制度中存在着“体制不顺、队伍不精、作风不正、执法不严、监督不灵、裁判不公”等六个方面的弊端,建议分阶段地实施司法改革。
5 @7 }, x/ }4 ~' w, K2 v10、 建议改革“一府两院”的国家机构设置,调整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两大司法机关”并行的格局,对检察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办法是:第一,把反贪局从人民检察院中分离出来,与中纪委、监察部合并,组成“廉政公署”,称为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并列的第三个侦查机关,其侦查活动受人民检察院的监督;第二,将人民检察院并入司法部,由司法部长兼任总检察长,主要承担控诉的职能,以理顺诉讼法律关系。 6 x2 u' B C- z5 n' r+ B+ E
11、 主张把禁毒列为重要国策,切实加强对禁毒工作的领导,健全禁毒机构,增加禁毒经费,认真搞好禁毒队伍建设,加强禁毒国际合作,坚决遏制毒品的祸害。
/ m. u- H% T' G# ^1 r4 J$ Q, e0 F, U/ e% ]- w+ C- z
9 j- I( Z( r/ ?: t9 r' s% O& j; M* I, r- b' T5 u4 W8 B
3 a. g# P6 z' @" J9 N: L7 F, m& @/ k% M6 I" X7 [1 k
/ b) n; @8 I5 [1 N! y4 }6 l
6 K& |6 ]+ ], p: F3 e
" g2 _% e; `3 p) `主要著作:
' n1 ]& n* t8 j# ~ S1 k1 u7 Y7 v(一) 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
6 S; g" q7 h% F* E1、《刑事证据理论研究综述》,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1月出版,25万字。
6 w7 n% I- b. @" S2 ?- P) n' W; I! f: ?2、《刑事证据百例评析》,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40万字。
6 v" t0 S) b: p! l9 X( W. O H3、《刑事证据的理论与实践》,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31万字。 3 i: Z1 {' c; ]9 P+ S9 s
4、《毒品犯罪的发展趋势与遏制对策》,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50万字。 , z8 U* s' H& f( i
(二) 专著
" |7 o( h, i4 L" \# ?1、《中国古代刑与法》,新华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12万字。
! l, K7 ]! L% K3 ~) t7 y$ s) p. K2、《中国刑事诉讼法的新发展》,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出版,25万字。 ( `4 ]( ~ ]% H
9 U: ]0 v5 H. K& T& n
代表论文: 2 b3 ~5 V% }9 g
1、《法学论丛》,群众出版社1986年11月出版,收入49篇论文,22万字。 * M! D' m$ i% `( q5 E4 I
2、《中国当代刑与法》,群众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收入43篇论文,28万字。
: |8 F( v+ M+ ^# ]5 C* z- d4 x3、《呼唤法制文明》,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收入71篇论文,49万字。 : {/ |, Q$ {; L) Q
4、《略谈马克思的刑罚理论》,载于《解放日报 新论》1982年第36期。 ! y# C' x7 [. p3 \$ g& b
5、《“法律消亡”论并非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载于《法学论丛》,1986年出版。
1 C: ^# D4 `) U |9 p6 T2 z8 G6、《论慎杀――对无辜者被冤杀的反思》,载于《法学论丛》,1986年出版。
5 z' n1 l6 p& a0 U& n0 I7、《论沈家本的慎刑思想》,载于《中国法学》1991年第1期。
4 V+ y/ _0 R( D; [8、《死刑问题论纲》,载于《山东公安丛论》1999年第1期。
8 d& P2 M3 M1 m) i+ r9、《评维辛斯基的诉讼证据理论》,载于《中国法学》1989年第1期。
3 Q! s- S5 h% | ?6 N- N' b10、《对运用证据若干疑难问题的求索》,载于《公安学刊》1990年第4 期。
* U3 @4 f: d7 | ^# R5 Y' W9 T7 e" t11、《论言词证据》,载于《中国法学》1990年第2 期。 1 w1 u- g$ l4 r% O" b, N# z; }$ j
12、《论辩护证据》,载于《公安学刊》1991年第2期。
2 Z- d" O* B; W13、《收容审查的历史、现状与出路》,载于《公安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 b2 j* N) `9 J/ r+ `1 g* l$ F! Y
14、《免于起诉制度研究》,载于《两岸刑事诉讼法比较》,1996年5月。 : x) v% a+ L# M( F y4 I/ u
15、《论死刑复核兼其他》,载于《公安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 i9 \3 U( [0 j7 e' Z: M9 C16、《“判例法”是完备法制的重要途径》,载于《法学》1988年第8期。
' ~" n0 I* g, Z5 E7 q: b2 L+ \17、《“黑社会”定义解析》,载于《中国刑事警察》1995年第3期。
5 @! H- E) Z$ |% U5 l% ^* M18、《关于司法改革的若干思考》,载于《诉讼法论丛》1998年第2卷。
6 a4 r! J+ I8 o$ k3 R; a' z19、《2010年前我国毒品犯罪发展趋势的预测》,载于《公安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 {+ x1 R1 k2 A$ X5 T
. j3 K" e* H1 _/ ?9 l( H4 {2 V" t, X) ^; P, D; J
6 x: u0 n- x0 d5 }' s% G
4 O% r2 b: X! L7 \
8 {- `' ~! y0 H6 `8 A4 I5 c) T g5 q0 U# R8 K1 ?' J
2 E$ Y. t: b( K) E' j& Z
崔敏 法学专著(同名著者未经筛选)! o1 U" X" }1 b
9 S9 T3 `2 r7 k( }1 C% C; I L5 o+ s
·刑讯考论:历史.现状.未来/崔敏主编,2011-9-1版
6 @1 N+ U& y2 o" g) @·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第7卷)/崔敏主编 ,2011-4-6版
( r; j, O9 ]7 I7 A·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第6卷)/崔敏主编 ,2010-4-1版
]2 ]; d: _* r, [·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第五卷/崔敏主编 ,2009-4-1版$ Z& h; f' p7 ~4 X* @! s( m0 a
·刑事诉讼法学(修订本)(21世纪公安高等教育系列教材.法学本科)/崔敏 ,2008-6-1版
4 S: {/ s/ m* Y·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第四卷/崔敏 ,2008-5-1版
: U. {! `' b4 D, k+ @- r·死刑考论:历史/崔敏著 ,2008-1-1版
[' i _( }9 m; E5 b/ `9 n; ~% @·中国古代刑与法/崔敏著 ,2008-1-1版+ n$ I% X+ I: N& V5 \
·刑事诉讼法与证据运用(第3卷)/崔敏主编 ,2007-3-1版. t2 t1 I6 F) u o
·刑事诉讼法学(新世纪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崔敏主编 ,2005-7-1版6 e3 _# l3 P1 @% w0 M1 S
·求真集-我的治学之路/崔敏 ,2006-2-1版
$ U& t/ g9 s2 a0 f·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第2卷)/崔敏 ,2006-3-1版; E) x* z/ @) g4 l
·(内)刑事诉讼法学(21世纪公安高等教育系列教材.法学-本科)/崔敏 ,2005-1-1版! B% y- z; A ]( `; @6 w9 }( ~
·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第1卷)/崔敏 ,2005-1-1版
8 e+ G% B- s2 Y) l# T·刑事诉讼法教程(21世纪警官高等教育系列教材)/崔敏 ,2002-11-19版
: B# L% C/ m$ g% y! ]3 I·呼唤法制文明/崔敏 ,1999-4-1版2 X, i9 |% h) [) s2 T; w
·毒品犯罪发展趋势与遏制对策/崔敏 ,1999-6-1版: |; }; h: H; R4 g% b$ }6 L0 F
- A" H7 D9 n2 \ b7 d# U. w* X! E
/ g9 f9 G( |7 V
" q9 a4 X# n, Z7 E, w崔敏 法学论文(同名作者未经筛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