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534|回复: 1

[书画界] 崔自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1-11-18 09: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名学者、书画家崔自默博士做客西工大“翱翔名家讲堂”5 F# u$ a9 R& p! U% g! b
    + \3 }( l: y+ C* H) L: \

    " G! H. d/ D0 Y# h" I3 m  C2011-11-17 作者: 来源
    , D3 n9 r7 i/ C
      ]( S9 k) |3 I" ^8 d( A西工大新闻网11月17日电 (通讯员 王一宁 佘磊磊 摄影记者 卢迪)11月16日下午4:00,中国艺术研究院知名学者、书画家、艺术家崔自默博士应邀做客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名家讲堂”,在长安校区教学西楼D100报告厅做了题为“新文化$ B0 o4 r( W6 ~3 x

    " R8 x7 }9 G, m, D* A西工大新闻网11月17日电 (通讯员 王一宁 佘磊磊 摄影记者 卢迪)11月16日下午4:00,中国艺术研究院知名学者、书画家、艺术家崔自默博士应邀做客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名家讲堂”,在长安校区教学西楼D100报告厅做了题为“新文化、新科学、新生活”的报告。崔自默西安艺术馆馆长田向东,自默文化网主编韩健,新浪华北区域总监牛蕾蕾,西工大团委书记于海夫,航天学院党委副书记乔彩燕,生命学院、航天学院分团委书记以及500名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H5 f2 K5 O1 y% @6 Y0 D
    报告会由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高大力主持。团委书记于海夫介绍了崔自默博士的简历。崔博士以“新文化”为开篇,提出“诚、虚、净”新国学三字经,他指出:“儒家尚诚心,道家尚虚心,佛家尚净心,中国文化贵在教育并实行此三心。”崔博士号召广大学子要勇于承担文化传承的大任,“修身”和“济世”相结合;在“新科学”篇,崔博士从逻辑、哲学的角度谈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科学和艺术是相结合的,他希望工科学生要多学习哲学和艺术,培养人文和艺术素养,做综合素质高的新时代大学生;在“新生活”篇,崔博士赠予大家八字真言“勤奋、智慧、幸福、奉献”。他指出,勤奋便有知识,有了能力,之后才有智慧,“智慧是幸福”,他用幽默的语言讲述着人生的哲理。崔博士还教导大家有本心去生活,所谓“君子知命,不知名无以为君子也!”,并卓有兴趣的和学子们分享了自己的画作,谈了自己的艺术成长经历。最后,崔博士就学子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7 I/ d% l! L9 F% l4 W/ i; j) I
    新浪微博大屏幕对报告会给予了关注和支持,在西工大报告会活动中首次实现了“微直播”,全国网友和学子在报告会场外和大师实现零距离交流,省内外部分高校通过官方微博对报告会进行了关注。报告会现场气氛融洽,崔博士平易近人的态度、哲人的思维、渊博的知识、寓言式而幽默的语言令在场师生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此次报告会使同学们意识到人文艺术修养的重要性,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增强了广大学子为提高综合素质而不断努力的决心和信心。
    2 W8 `7 T$ i# F  f* f

    * G! q! S% g: M6 |& N7 Y崔自默博士简历! S. Q5 P6 R  c4 l* p5 S8 k" s
    崔自默,理工科学士、硕士,艺术史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书画家,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学术学、美学以及文化产业和交叉学科的研究,主张“艺术研究科学化”,提出“艺术之精神、科学之思想”的文化价值取向。理论联系实践,艺术创作包括书法、篆刻、国画、油画、瓷器、雕塑、装置、漫画、摄影以及寓言、诗歌、散文、随笔等,先后在各类报刊和网络发表大量文字及视觉作品。当代“新国学”运动主要倡导者之一,被媒体称为“通才画家”、“荷花王”、“钻石崔”,更被国学泰斗文怀沙先生誉为“五百年来一奇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19 12: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崔氏网 有你更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8-20 18:14 , Processed in 0.060173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