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458|回复: 1

崔呂萍说故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1-11-3 10: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吕萍:在每个中国人心里,故宫都是自己的!
    7 g# `$ H- g  M% r/ s. _, M2011年08月22日09:56北京商报崔吕萍我要评论(0) 字号:T|T
    # p5 K+ d: o8 c+ G
    ) `' h; m, W( p
    2 s( w& @' ?, [: w- M
    8 j; S" z4 z" |- {故宫(微博)(资料图片)
    ( H0 s- i* Y" a. ]: g/ j2 r5 B( \1 w2 D: m
    # g5 ]8 w( b. @
      我打小和故宫有缘。那时爷爷家住王府井,老祖家(爷爷的妈妈家)住在东华门外,都是老式四合院。夏天一放暑假,我和我的堂哥、堂弟们就到东华门外的筒子河钓鱼。说是钓鱼,其实就是消磨时间。尤其是在夏天的傍晚,我们几位都“猴”在东华门外那块“文武百官至此下马”的汉白玉大碑上,比赛摸上面的字,看谁摸到最上面那个“文”字。
    % i5 i: L* i* n: m2 H1 m0 \3 A' s1 P( y( ]) Y5 v
      小时候另一个乐趣,是夜里围着紫禁城走。几个小孩像探险家,在漆黑的冬天里,冒着寒风围着故宫走一大圈。途经午门时还会去看深夜里仍注视着长安街的“毛主席”。之后疾行伴慢走,交换着从老人那里听来的宫里的故事。
    0 O/ c. X+ o& d, R- y) o6 p1 o) W
    1 W4 q: v  A3 I5 q: ?  及至上大学,时间宽裕了,我才真正逛了几次故宫。但憧憬得越多,失望就每每来袭。先是觉得故宫开放的场所少,后来觉得这里的工作者“生活在别处”,接着就诧异我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明清文化,怎么在这里看不见。遗憾,有时来得让人痛苦。但我还是爱她,因为在我心里,这里一切都与我有关,虽然我没有破坏性地写下“崔吕萍到此一游”,但我认定这里大到一间屋,小到一把锁,都与我有关。这里承载了很多像我一样的人对历史的缅怀、对儿时的缅怀以及对北京的感情。
    + i, |: N7 @- Z( }0 N9 D4 w. m' K) R# u2 k& m$ ~
      上班后去过两次故宫。一次是2007年夏天,那时正值星巴克在中国人的声讨中搬出故宫,我去调查故宫周边文化产业的分布情况。结果还令人满意,但在故宫北宫门外的故宫管理处,我见到了一些人。他们在办公室里打牌、带孩子、玩游戏,对记者的到来无动于衷,我有点失落,更有点担心——这些人能管理好故宫吗?
    8 j3 ?+ Y. p/ I' ]- p* W3 g5 \, _6 `% w5 U6 M
      最近一次去故宫,其实是路过。我和我的同事,在7月末的傍晚经过东华门、午门,最终到西华门坐车。这一路,我时而时光倒转想起小时候,时而无比现实看到眼前一片白茫茫的冰棍纸。那时,有关故宫建会所、遭小偷、写错字的事已经曝出,摔盘子、丢古籍的事可能还在酝酿吧,但我已伤心至极。不过,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我释然了。故宫院长对于此前种种问题的回应,虽然来得晚了点,但我愿意相信他。我更相信,走出“多事之夏”的故宫,将迎来历史上最快的发展期,因为身处其中的人,感受到了故宫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分量,无论如何,不能胡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4 09: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8-21 04:21 , Processed in 0.049312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