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848|回复: 5

建立齐国百废俱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6-18 19:54
  • 发表于 2011-3-22 22: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牧野之战结束后,姬发与他的师尚父率诸侯大军兵不血刃,长趋直入商都朝歌。暴君殷纣王走投无路,跑到鹿台之上自焚而死。殷商遂亡。姬发来到纣王的焦尸旁,挥起黄钺,将纣的脑袋砍下,挂到大白旗竿上。
    9 P; \& |4 Z, j# ?5 g4 j4 C纣的宠妃妲己也上吊死了。姬发将她的头砍下来,挂到小白旗上。中国人有种荒唐的观念,.. “狐媚惑主”,将昏君、暴君的胡作非为归咎于他所宠爱后妃身上。司马公在《外戚世家》中有这么
    / `/ `  C9 v" D+ L5 Z一段议论: “夏朝之兴盛是因为禹娶了涂山氏;夏桀之被流放是因为他宠爱末喜;殷朝之兴盛是因为有狨氏;纣王之被杀是因为宠爱妲己;周朝之兴盛是因为有了姜原;幽王之被擒是由于他宠爱褒  o- Y& @- X; T" \* u6 i; ~9 }$ q
    姒。这段高论,.. “红颜祸水论的滥觞和发凡。数千年来,中国人总把国家兴亡联系到美女身上,于是一批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如末喜、妲己、褒姒、西施、貂婵、张丽华、花蕊夫人、杨玉环..便成了亡国之君的替罪羊,夏桀、殷纣、周幽之流竟成了受害者。似乎没有这些美女,他们的江山就可以延续.. “万万年$ E0 U- H: j) @
    其实在当时皇权高于一切的情况下,漂亮女子只不过是昏君手中的玩物,又怎能关乎国家兴亡之大计.. ?' _2 M: ]9 z7 g) e7 W) |! M7 A
    因为是历史上著名昏君和暴君的宠妃,妲己的命运注定是不幸的。妲己上吊死了,有些人觉得还不过瘾,便在一些稗史和野史中,让姜尚将她明正典刑。
    " t% s8 [9 K* S有记载说,妲己在被砍头前对行刑者说:“请你去告诉西伯,如果没有我,纣王就不会荒淫亡国,这是我的功劳。.. ”姬发闻知,便去了刑场,见妲己天生丽质,顿时心生爱怜,想赦免了她。姜太公怕不想刽子手见妲己面如芙蓉,肤如白玉,自有千般娇媚、万种风情,竟也不忍下手,姜太公只好亲自动手,斩杀妲己。姬发见状,也只有徒唤奈何了。
    . K) L( q2 q; F姬发平商,遂王天下,定都于镐(今陕西长安沣河以东),是为周武王。他的父亲姬昌则被尊为文王。面对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的局面,姬发又得靠.. “师尚父来制定大政方针。在姜尚的指点下,周武王散鹿台之钱、发巨桥之粟,以赈济贫民;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以笼络人心。为示宽大,武王还封殷纣之子武庚治理殷地,以安抚殷之遗民。因为对武庚不放心,武王又派其弟管叔、蔡叔为殷相以监督之。然后是分封功臣。武王首先要封的大功臣,便是他的师尚父。之后是他的弟弟周公、召公。当然,参与伐纣的诸侯都受到了分封,皆大欢喜。姜尚被封到齐之营丘。当时齐地东临大海,西至黄河,地大物博,属于富饶地区,即今山东一带。营丘在恰在齐地的中心。
    & h5 z7 d7 L% o, V7 M6 C7 G5 k周公旦被封到了鲁国,即今山东南部一带。据《淮南子·齐俗训》,姜太公与周公在受封后闲聊,太公问周公: “何以治鲁.. ? ”周公道: “尊尊亲亲。.. ”意思是尊崇地位高的人,亲近自己的亲属宗族。太公闻言道:“鲁从此弱矣.. ! ”周公又问太公:“何以治齐.. ? ”太公答道:“举贤而上功。.. ”意思是任用有才能的人,奖赏有功劳的人。周公道:“后世必有劫杀之君。.. ”意思是太公这么做,会出现大权独揽的臣子,臣子大权独揽,会导致其弑君自立。果然,齐国日益强大,但经二十四代便由田氏取而代之;鲁国日益弱小,但没有臣子篡位,至三十二代才亡。( z  _- m5 i% z7 A* @
    周公只为自己的家族考虑,任人唯亲,所以尽管国家日益衰弱,却悠悠不亡;太公为齐国考虑,唯才是举,所以虽然政权易手,却依然雄霸天下。后来秦国吞并诸国,齐国是最后被消灭的一个国家。$ L+ G/ u6 u$ l' \" E2 C# H& s
    其实鲁国并非没有篡位之事,不过篡位弑君的都是周公的宗族后代罢了。: m9 c" w. q& L$ e, I( u6 H* I$ L% @
    从太公与周公的对话中,我们倒也悟出了一点封建专制与国家利益的相互关系:只为了自己或一族的利益,国家必然衰弱;若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就必须放弃一己之私利。尽管政权易手,也是天下为公的表现。这和姜尚在《六韬》里倡言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是一致的。
    : K! B9 A) f! w; u5 `  z* j有人曾说:美国每四年政权就被颠覆一次。与满脑子专制思想的人谈民主,正如夏虫不可与言冰。. n; ^* |( `1 ~/ y% z4 w1 r
    就在姜太公归国之前,还发生了一件趣事。当初嫌弃他、离他而去的结发之妻马氏居然还活着,她见昔日的老公突然成了新王朝的开国元勋,威风赫赫,德高望重,当朝帝王不仅师事之,而且父事之,为万众所景仰。马氏为此后悔不迭,便去求见,跪在姜尚面前,请求得到丈夫的宽恕。姜太公默默无语,只命人打来一盆水,把水泼在地上,叫马氏把这盆水再收回来。.. “覆水难收这个成语便是由这里来的。马氏知道与丈夫和好已是万万不能,只好尴尬而去。《封神演义》则说马氏得知前夫富贵后,越想越羞愧,便上了吊。当然这些都是小说家言,聊供谈资,并不足信。6 O  q" j: ?8 u& o5 E7 N  K
    年届百龄的姜太公终于功成名遂了。在前往营丘的路上,他一定百感交集。大器往往晚成,但象他这样晚成的,不仅前无古人,而且后无来者。$ {" Z( z$ l; y; i5 W) ~
    造物主是公平的,它往往赋予大器晚成者以非凡的生命力。而且,这些大器晚成者逾到晚年,其生命逾是焕发出璀璨的光芒,这夺目的光芒足以照亮其暗淡的过去和漫长的一生。
    " F  W% ^& t2 H( }) o姜太公一行慢慢地向东方行进。在他的面前,还有一段很长的征程..他的年纪太大了,长途跋涉的劳累,使他的身体有些吃不消,所以,他走得很慢,见到客店,便要进去休息一下。在快到营丘的时候,姜太公见天色已晚,便找到一家客店住了下来。半夜时分,姜太公突然睡不着了,他听到隔壁有人说话,好像是店主的声音。只听那人道: “时机难得而易失。这位客人睡得很香,想必不是要到自己封地的人。.. ”当时,周武王分封诸侯后,因周室初定,外地的情况不明,诸侯们生怕有变,都急忙上路奔赴自己的封地。可能有的诸侯行至此地,在这个旅馆住过,因为随从众多、仪仗鲜明,又行色匆匆,所以店主以此判断这是赶赴封地的诸侯。而今天这位老者,气宇轩昂,扈从如云,很可能是一方诸侯。与别的诸侯相比,不同的是,这位客人特别沉稳,不急不躁,睡得很香,由此看来,好像又不是前往自己封地的诸侯。8 M# ^( O  g7 A+ I
    姜太公闻言,不由吃了一惊。虽说齐地远离朝歌,但改朝换代之事,想必齐人也已知晓。但由谁去管理齐地,齐人一定不会知道。在此关头,如果有野心勃勃之人聚众占领齐地,他将如何就封呢.. ?
    7 g- b( e# e7 z; R: ]+ v事不宜迟。姜太公矍然而起,立即启程,披星光,踏明月,倍道兼行,黎明时分,已到营丘。
    . o7 Q) ~( m, a也幸亏店主的提醒,姜太公若晚到半日,事情便会不堪收拾。姜太公刚到,东方的莱夷部落已聚众来争夺营丘。他们得知殷纣已亡,周朝初定,还没有能力来经营四方,便想趁火打劫、抢占营丘。不料姜太公先到一步,莱夷部落攻城不胜,只好撤走了。姜太公不仅是伟大的军事家,而且也是个卓越的政治家。他身为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两代的首辅,使周室迅速强大起来,已显示出他的政治手段。如今,他以近百高龄成了一方诸侯,将再次向世人、向后世展现他的政治才干。
    - Y' Y+ a! S9 f5 C; ?那时的姜太公已经认识到和平时期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司马迁说他治齐, “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因他初就封地,首先要笼络民心。所以,他入乡随俗,赢得了齐民的好感。同时对商朝遗留下来的一些繁文缛节予以删繁就简,没用多长时间便使齐国政事百废俱兴。他还是个发展经济的高手,鼓励民间进行工商贸易,于是齐国日益富强,赫然成为东方大国。两年后,周武王病逝了,他的儿子姬诵即位,是为周成王。& e6 ?, A& @( W( {5 u
    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乃摄政当国。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姬鲜和蔡叔姬度不服,认为同样是武王的弟弟,为什么姬旦能执掌国柄而他们不能?遂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会篡位。流言传到周公那里,周公也有些不安,忙致信姜太公解释此事,:“我之所以代行摄政,是怕天下诸侯因为成王年幼而反叛周室,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对不起先王。武王早逝,成王年幼,我不得不暂行摄政。.. ”
    % f  V+ _3 }" e. I: l+ Q# J4 K姜太公此时已是三朝元老,也是周公的长辈,又是地方实力派。所以周公在流言面前,先要取得姜太公的谅解。姜太公很理解周公,在关键时刻给了周公有力的支持。而管叔、蔡叔却不肯善罢干休,竟与殷纣之子武庚发动了叛乱。从殷地肇事,在短短的时间内,叛军已占领了河南及东部至海
    6 G; E7 e0 r9 ]3 l的大片区域,一时甚嚣尘上。危急时刻,周公毅然东征,并请姜太公协助出兵扑灭叛乱。周公授权姜太公: “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
    8 ~& D. r( v$ M, s# O+ V这时的姜太公已经一百多岁了。为了周王朝的江山社稷,为了社会的安定,他毅然派兵出征平叛。至于此次出征是不是姜太公亲征,史无具载。但此次出征,对齐国大有益处,从此,齐国有了征伐别的诸侯国的特权。平叛战争整整进行了三年,才最终将叛乱镇压下去。殷纣之子武庚被杀。管叔因是叛乱的主谋,周公大义灭亲,将其斩首。蔡叔大概属于从犯,被周公流放。周公摄政七年,等成王长大,才归政于成王,北面就臣子之位。姜太公在平定管蔡之乱中,又为周王朝立下了大功。齐国成了周朝在东方的屏障,是周王朝的立国柱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3-23 08: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1-3-23 10: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1-3-23 10: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1 11: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1 13: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8-12 07:15 , Processed in 0.064792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