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1295|回复: 2

再富也要“苦”孩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26 15: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下,我国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呈明显升温趋势,示范与攀比使父母不愿自己的孩子生活和学习条件比别的同学差。为此,他们即使负债累累,也要保证别"苦"了自己的孩子。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从小穿名牌、用名牌等高档消费,口袋里还有大把的零花钱,但最终不成器,累及父母。还有些孩子从小什么事都不用做,有父母包办,考上大学后,生活不能自理自护,以至于父母陪读或雇佣保姆照顾生活。这就证明,对孩子的富,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益。我认为,对国家,再穷不能穷教育,对父母,再富也要“苦”孩子。 : |+ ]+ D$ g* L2 t3 b  n* F
2 z* N  E* D& m5 j: t8 V
       据报道,世界上大多数富翁从小教育孩子自食其力,不要依赖父母,他们除留给子女必要的生活费外,其余资产全捐献给社会,他们信奉的教子原则:再富也要“苦”孩子。
0 }- o1 S! }3 A9 l) N' e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顿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就告诉我们,不经历苦难的人很难成大事,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其实,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吃点“苦”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必须的,这“苦”将是孩子人生路上健康成长的精神财富。
" O; V% H) [) v& t( z       针对如今的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了,却很脆弱、吃不起苦或者怕吃苦而开展的“吃苦夏(冬)令营”、“探险计划”、“农村体验。”等活动不一而足,家长就想用花钱给孩子买“苦”吃,让孩子的体能、意志得到磨练,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但一个孩子健康的体魄,适应环境的能力、耐力和良好的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仅仅靠几天的艰苦生活或一次远距离的拉练,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孩子身上的“娇”,孩子们也知道这是游戏,总会熬过去的,与实际生活中的挫折,还有一定距离。% ?* Z6 ^3 F& G7 j( W6 A
       我认为,为了孩子将来健康成长,作为家长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让孩子从小养成敢于征服困难,热爱生活,适应生活的品质和能力,应在平时以苦“励”人,要让孩子参加一定的劳动或家务,主动给孩子吃“苦。,培养孩子对自己、对家庭的负责意识,并逐渐过渡到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使孩子成为“社会”人。
  b8 o' p; x2 n       一、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给孩子提供吃“苦”机会3 _! N! S* I9 h; K4 A7 a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高起点做父母,不能凡事包办,不要怕“苦”了孩子,少给孩子零花钱,使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该放手时就放手,注意引导,使孩子明白,劳动是一种美德,没有劳动便没有美好的生活;抓住有利时机,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给孩子劳动程序、方法及重点,细心呵护,耐心指导,使孩子劳动目的更加明确,充分调动孩子劳动的积极性。如在假期中,让孩子回乡下亲戚家串串门,体验一下农家生活,让孩子做做“小管家”、进行一次小调查,过一个自己管理自己的假期等。让孩子在饶有兴趣中得到锻炼和培养,增强独立意识,树立自信心,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R" Y0 _6 ^% r- S% B8 B) R
       二、加强养成教育,在实践中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 I' k* J8 T/ g5 u
       父母在安排孩子劳动时,坚持力所能及、有度的原则,给孩子提出的任务要有一定难度,而且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达到;当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应给予帮助、支持,给孩子讲身边的榜样和英雄故事,经常与他们加以比较,找出意志品质的差距,发挥榜样和他律作用,鼓励孩子克服困难,也可把吃“苦”活动与孩子的兴趣和个人特长结合起来,使孩子感到苦中有乐,增加劳动的趣味性,使孩子不知不觉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C0 W0 @3 |" J0 d
       三、经常赏识孩子,鼓励孩子,并进行适当的奖惩& y# T% n8 J: b3 h& X" W6 n
       当孩子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时,家长应当及时鼓励进行表扬,因势利导,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其次,要及时进行适当的奖惩,奖励为主,惩罚为辅,让孩子明白对他的奖惩与其行为的因果关系,调动孩子内在积极性,满足孩子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从中吸取教训,激励孩子积极进行自我修养,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6 \* ^- l1 J& s* ]" z6 s
       四、教育孩子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 T) h7 z" \' u! N' u$ {2 j5 k. N7 o
       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家长教育孩子不要灰心丧气,失败乃成功之母,以大朋友的身份蹲下身子与他们说话,平等自由地进行交流,与孩子一起分析思考寻找对策,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补救,力求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指导孩子正确评价自己,面对现实,鼓足勇气去克服困难,使孩子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家长应及时抓住生活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挫折,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孩子一次测验成绩不理想,产生失落感;看到别的同学生活条件优越,产生自卑感;没有选上班、队干部,产生无望感;乃至升学未果,产生无助感等,这些都是进行挫折教育的内容和良机。$ U8 R" c9 ^6 |' u
       总之,作为父母,何不平时更主动让孩子吃点苦,使孩子受到锻炼,持之以恒地培养孩子良好的体能、意志、品质?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家长记住:再富也要"苦"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0-3-26 15: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宪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0-3-26 16: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效仿先祖教子良方十分必要!温室里训不出千里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11-28 12:27 , Processed in 0.059317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