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8-17 10:15 |
---|
|
崔善为9 e; f9 g3 X% n
% S) H8 ^. D6 d# q5 D: b
百科名片1 R) b! z8 [7 [
9 p ~ ]& ]" Z+ v; ]- R" Q1 f2 Y; ]& P/ ]
0 Y5 L$ Q! e7 i( M2 b
( m3 w8 W( z3 Y' n. |7 a: r* C崔善为,贝州武城人也。祖颙,后魏员外散骑侍郎。父权会,齐丞相府参军事。善为好学,兼善天文算历,明达时务。弱冠州举,授文林郎。属隋文帝营仁寿宫,善为领丁匠五百人。右仆射杨素为总监,巡至善为之所,索簿点人,善为手持簿暗唱之,五百人一无差失,素大惊。自是有四方疑狱,多使善为推按,无不妙尽其理。
) `) V0 S3 b9 L$ u& k1 B( O, P% _' k V( u. y
& h7 d3 A! L, k6 F! q
. ^% ?8 @( u' @% C6 P2 c
: S, q: l1 l L- }1 C & f/ X& G- X* K5 ?
bk.view.catalog.start();nslog.set("catalogshow",1); & b& M% D9 V3 t; ?" N3 h' P
文献记载: A' r, [4 O7 c% l) O _
崔善为,贝州武城人。善历数。仕隋,为文林郎。尝领丁匠五百人,营仁寿宫。杨素为总监,来按实,善为持簿暗唱,五百人无一差失,素大惊。稍迁楼烦司户书佐,密劝高祖举义旗。兵起,署为大将军府司户 仁寿宫
; G# n( e2 V! V) L9 A
0 f) i8 u8 R( F& V. L. V% q参军,转尚书左丞。贞观中,历大理、司农二卿,出为秦州刺史。诗二首。唐朝善天文算历和断狱。曾随李渊起兵,后封清河县公。崔善为的祖父崔颙,后魏员外散骑侍郎。其父崔权会,齐丞相府参军事。崔善为好学,兼善天文算历,明达时务。弱冠州举,授文林郎。属隋文帝营仁寿宫,崔善为领丁匠五百人。右仆射杨素为总监,巡至崔善为之所,索簿点人,崔善为手持簿暗唱之,五百人一无差失,素大惊。自是有四方疑狱,多使崔善为推按,无不妙尽其理。
7 |3 \4 s8 S4 H" R8 i 仁寿中,稍迁楼烦郡司户书佐。高祖时为太守,甚礼遇之。善为以隋政倾颓,乃密劝进,高祖深纳之。义 隋唐+ X7 H& k) S' y& _
9 i% T( U" E# V# ?* J& H y* u' N
旗建,引为大将军府司户参军,封清河县公。武德中,历内史舍人、尚书左丞,甚得誉。诸曹令史恶其聪察,因其身短而伛,嘲之曰:“崔子曲知钩,随例得封侯。髆上全无项,胸前别有头。”高祖闻之,劳勉之曰:“浇薄之人,丑正恶直。昔齐末奸吏歌斛律明月,而高纬愚暗,遂灭其家。朕虽不德,幸免斯事。”因购流言者,使加其罪。时傅仁均所撰《戊寅元历》,议者纷然,多有同异,李淳风又驳其短十有八条。高祖令善为考校二家得失,多有驳正。 * g/ g0 |4 a0 r% z% k$ s
贞观初,拜陕州刺史。时朝廷立议,户殷之处,得徙宽乡。善为上表称:“畿内之地,是谓户殷,丁壮之人,悉入军府。若听移转,便出关外。此则虚近实远,非经通之议。”其事乃止。后历大理、司农二卿,名为称职。坐与少卿不协,出为秦州刺史,卒,赠刑部尚书。 $ E. c f. m2 `3 W, I& l$ y
! e N% V# o! [3 S
概述
3 u: |4 f' }8 f- p 唐仁寿年间,稍迁楼烦郡司户书佐。唐高祖时为太守,甚礼遇之。崔善为以隋政倾颓,乃密劝进,唐高祖深纳之。义旗建,引为大将军府司户参军,封清河县公。唐武德中期,历内史舍人、尚书左丞,甚得誉。诸曹令史恶其聪察,因其身短而伛,嘲之曰:“崔子曲知钩,随例得封侯。髆上全无项,胸前别有头。” 唐高祖闻之,劳勉之曰:“浇薄之人,丑正恶直。昔齐末奸吏歌斛律明月,而高纬愚暗,遂灭其家。朕虽不德,幸免斯事。”因购流言者,使加其罪。时傅仁均所撰《戊寅元历》,议者纷然,多有同异,李淳风又驳其短十有八条。唐高祖令崔善为考校二家得失,多有驳正。 8 X0 h" i7 W1 Z; c
唐贞观初年,拜陕州刺史。时朝廷立议,户殷之处,得徙宽乡。崔善为上表称:“畿内之地,是谓户殷,丁壮之人,悉入军府。若听移转,便出关外。此则虚近实远,非经通之议。”其事乃止。后历大理、司农二卿,名为称职。坐与少卿不协,出为秦州刺史,逝世后,赠刑部尚书。
& m9 ? _9 \& R& \! A0 t$ k6 T 7 W/ G: C2 f& `4 t1 D" k; V& Z
作品介绍
$ @0 L3 X" @! c3 ^9 D7 e: \ 《全唐诗》收崔善为诗二首,均为酬王绩诗,别无其他诗作传世,由此看来,崔诗应该是依赖王集而得以留存的了。王绩殁后,好友吕才搜访其生前诗赋,辑为五卷;中唐陆淳,据吕才编本,删编成一种三卷本。宋代之后,行世的“王无功文集”均为三卷本,五卷本不传而偶见著录。20世纪70年代末,五卷本重现人间,是古典文学界的一件大事,五卷本“王无功文集”现存三个清代抄本:大兴朱筠家藏手抄本、东武李氏研录山房校抄本、陈氏晚晴轩抄本,韩理洲先生以李本为底本、另两个抄本为校本,参校其他相关著作,编成《王无功文集五卷本汇校》,于1987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中王绩赠崔善为的两首诗,都附录了崔的答诗。这两首答诗,是吕才编入的,还是后人附入的呢?三种五卷本中,只有陈本附录了答诗,而且都是王赠崔答,由此可以怀疑吕才所编五卷本未收和作;另外,集中附录的朱仲晦《答王无功思故园见乡人问》已证实是宋代朱熹的作品,则五卷本曾经后人补入赠答诗,是无疑的了。
: m, w5 ?5 A$ l& Q( H ) Q% C! L! H" ^: C- f
诗歌赏析
! k l# S% r+ T《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7 G- t" \6 B" V4 u* l- l1 g9 o
王绩 4 t7 g, E. P1 G5 p3 K, y5 D
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
1 m0 k4 x, ?- u- N) r E 忽见黄花吐,方知素序回。 ) r$ P6 V4 X! T3 f; V
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
1 b9 N; v. |7 |: n3 d$ U 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 《答王无功九日》
; k* U1 N: _3 b7 O2 z8 [' I; ? 崔善为
0 C8 N# {# z+ L 秋来菊花气,深山客重寻。
# z5 X# N! z! z F' H. w9 f 露叶疑涵玉,风花似散金。
% X! Y6 \4 ~9 c2 q, ~1 b4 o# S 摘来还泛酒,独坐即徐斟。 5 z. ]2 ?* m/ H7 e) g! t
王弘贪自醉,无复觅杨林。 《答王无功冬夜载酒乡馆》
" h1 v; w; b4 J! T3 }' h* Y X! u$ _ 颁条忝贵郡,悬榻久相望。 - ~9 C/ T7 R% V6 A* N
处士同杨郑,邦君谢李疆。
4 e0 q( w3 v% p7 d" N/ K2 d' m 讵知方拥彗,逢子敬惟桑。 " I! x4 F( T5 u; @
明朝蓬户侧,会自谒任棠。
. F8 v C* b% }4 }# G! @ 王国安《王绩诗注》:“《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陶元亮(渊明)九日无酒,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知道这个典故,赠诗和答诗就都不难理解了。王绩问:“我是看见到处开满菊花才记起今天是重阳节的,忘了备菊花酒,你这个王弘,怎么没给我陶渊明送些酒过来啊?!”崔善为答:“菊花到处开,酒兴自然来。我一时贪杯,喝高了,所以顾不了你了。”彼此都很风趣、不拘礼,足见过从甚密,已经交往了一段时间了。我们再来看看吕才的序言中可能相关的内容:“贞观中,京兆杜松之、清河崔君善继为本州刺史,皆请与君相见。君曰:‘奈何悉欲坐召严君平!’竟不见。崔、杜高君调趣,卒不敢屈,但岁时赠以美酒、鹿脯,诗书往来不绝。”这里提到两个人,“杜松之崔公善继为本州刺史”,过年过节经常给王绩送酒送肉,彼此“诗书往来不绝”。所以这个重阳节没见送酒过来,王绩感到意外,于是写诗过去“责问”。 1 d: u. f$ u+ y% l4 w# O" m3 j
' R3 t. X+ Z) R* y1 _4 t5 b2 o9 M
历史故事
$ Q, h: f- _% b+ B' G8 x 隋文帝营造仁寿宫时,崔善为带领工匠五百人。右仆射杨素是工程总监,巡视到崔善为的住地,要来花名册点名。崔善为手拿名册背诵人名,五百人竟没有一个差错,杨素大为吃惊。从此各地有疑难案件,常派崔善为去审理,都能巧妙地解决。隋文帝仁寿年间,崔善为任楼烦郡司户书佐。唐高祖李渊当时任太守,对他十分礼遇。崔善为看到隋朝腐败,私下劝李渊取而代之,很受赞许。李渊起事后,崔善为任大将军府司户参军,封清河县公爵位。唐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历任内史舍人、尚书左丞,名声很好。下级官吏厌恶他严厉廉明,因为他背驼身矮,就编了顺口溜嘲骂他:“崔先生弯得象只钩,熬年头得到封侯,肩膀上没有脖颈,胸前多长一个头”。高祖李渊听到后安慰说:“浅薄的小人,仇恨正直。从前北齐末年奸吏编歌骂斛律明月,而高纬昏庸,杀了他一家。我虽然不算高明,但也绝不会干这样的事。”于是悬赏追查惩处编造流言的人。当时傅仁均发表了《戊寅元历》,一时间议论纷纷,有褒有贬。李淳风也指出其中十八条错误缺点。奉高祖命令,崔善为考校了傅、李二家的优缺点,有许多议论。唐太宗贞观初年,崔善为任陕州刺史。当时朝廷议论,让人口稠密地区的人民迁移到人口稀少地区。崔善为上表说:“ 京城附近人口稠密,青壮年男子都编入军府。若让他们随意迁移流出关外,则京城附近空虚,实在不是好办法。”于是移民的事情没有进行。崔善为后来历任大理寺卿、司农卿,工作称职。但由于与少卿关系不好,离京任秦州刺史,死在任上。百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