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565|回复: 3

崔兴达:年纪轻轻,不靠颜值靠实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8-8-13 19: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兴达:年纪轻轻,不靠颜值靠实力; |! }$ t, |0 x9 I/ B

    0 W/ p- ^; O& Y1 z& `来源:齐鲁网 作者:
    9 l# _* c# y" u; p. {+ W“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偏偏又读书用功,北京科技大学保送研究生;明明顺风顺水北京金领事业,偏偏毅然决然返回故乡宜兴,重拾起祖业的紫砂壶艺。”
    1 x5 U1 b* b$ y  Q6 a4 s6 y1
    ( G9 A/ p( [/ K, W: ], f" E1 j兴达长相英俊,堪比演艺界红极一时的鲜肉明星,却能从小一路学霸。个人能成尖子,集体能当干部,品学兼优有目共睹,这也是兴达师生朋友父母家族最为欣赏与欣慰的。
    & k9 Y! D8 {( d* U2 x兴达研究生同时,进入证劵行业,背景人脉应有尽有,捧上了钻石级饭碗。却是浅尝辄止,一个念头回家接班做壶,并且独创“就壶堂”紫砂艺术文化品牌,却是令所有人大为惊讶又不可思议的。
    ! E6 a0 J+ s5 M( E: U) \2
    1 ?: ^! S- m/ J% P“其实道理很简单,做金融期货是能挣快钱赚大钱,但是快进快出钱财带来的跌宕快感,远远不如一个人脚踏实地具体做事的安心快活,比如做壶,从小到大就像吃饭睡觉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6 j+ @$ S- P% J4 C1 K* p8 A2 {
    兴达说,也许这就是所谓基因,DNA血液是祖先遗传的生物基因,对于做壶的归宿感,是他祖宗传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毕竟他的父家母家都是一代代的制壶之家。; y& x) V# t7 c" g) e
    对于个人制壶,壶技壶艺,崔兴达肯定当仁不让。做学生能够做成学霸,做匠人也必须做成巨匠,早在还怀在娘胎里,母亲“啪啪啪”地拍片制壶,已经让他有了最好的紫砂胎教。按照兴达说法,自己几乎就是壶里生壶里长一堆堆紫砂泥里泡大的,对于制壶,就像小孩子学着拿筷子吃饭一样习惯成自然,不怎么刻意就成了本能。# C, ^/ [) s" q0 S' r% z: g
    3
    / k2 s! p* ~: n7 ], M: k; k) U  d制壶,或者“治壶”,兴达更习惯用“治壶”,也更愿意跟人推介“治壶”这一用词。他说:制,是制造,小处着手工艺制作,往往代表个人行为。而治,却有大处治理的意思,围绕一把宜兴紫砂壶,个人制作是小商品,推而广之紫砂行业,形而上之又是紫砂文化。+ q$ M6 M# @5 C* s2 i4 |9 T; U
    做好壶要治学,成名匠要治艺,治心更加治业,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也能够做到厚德载物,那才是真正的“治壶”。所以兴达不仅自己制壶,也先见地开创“就壶堂”治壶,卖壶是商业,治壶为事业。就壶堂中人,不仅聚拢了一批紫砂业的新晋才俊,也一并吸纳书画文化界的艺术同好,如月照影互为照映,触类旁通有为而治。
    * W" ?: o; W  z! g+ ~. k( i5 H41 r; u' }9 q1 T( M2 Z
    自己“兴达”名款的制壶,不过是体现个人的修为,能静心闭门造壶就是。“就壶堂”款识的治壶或者治品,才是兴达集众所长凝聚发力的品牌战略所在,这也是兴达若干年期货交易培养的前瞻性与大局观。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制壶做到名师名匠,固然也不容易。但是千将易得一帅难求,治壶治业治一方水土上的利益环境人文情怀,那必须是对于人生人世有大期许大运筹的帅才。
    1 x$ K2 R0 z) C' M$ Q  _; ~“草野生万茶,平家就一壶。”" ~$ }' o+ J% ^+ o" t" v
    正如“就壶堂”的楹对,天生万物万千种类茶,也就着一把壶来泡。崔兴达帅气又帅才,衷心祝愿他励精图治,治来“就壶堂”一把好壶,一样包容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8-13 21: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12: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11-28 12:48 , Processed in 0.056605 second(s), 21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