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精彩图文

查看: 1082|回复: 5

马茂庄崔氏历史简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7 10:15
  • 发表于 2015-7-14 19: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茂庄崔氏历史文化的简介0 _* g; F3 y* u% X
    - g) A: z( K, v1 @* L
    ! D. j; _& g7 k! z0 b
    转载▼) r; v4 g1 Q5 M( W+ _& @8 A
    7 b+ G0 }& G9 y- C
    农夫之崔

    ; L! ?& N) Y& v! `$ z/ B! C& `$ l2 g  d
          吕梁马茂庄历史很长,仅从我们崔氏家谱记载的始祖崔伯廷在明代初年落脚马茂庄开始,到现在就有700多年历史,到我这代是二十世。家族中自明朝开始就有许多人中举和入仕,崔氏由于家族兴旺,出过4个举人和一个进士和一个驸马爷。
    5 C: n* ?+ |) s- F      由于历史变迁,马茂庄逐渐以崔氏为主,过去人们提马茂庄实际是指崔氏,马茂庄建有大小祠堂各一个,大祠堂一直是崔氏的私塾学校,凡村里的崔氏子弟免费上学,先生是崔氏族人请来的先生,我父亲小时候就是上的这个祠堂私塾。) H& F0 M4 U% C* s1 R
          大祠堂解放后改为马茂庄村小学, 1961年我母亲王萍奎从石盘村完小调到村里小学教书,一个人照顾我们姐弟四个,还有奶奶,此外还要种自己的二分地,那时父亲在太原上大学。都是母亲一手带大我们,一边教书一边带孩子一边种地,那时母亲是离石县的模范教师,县长王建和文教局长王崇政经常表扬母亲。
    + v1 d. H# V9 z      父母分离八年,母亲和奶奶带着我们过活,那时全村人非常崇拜老师,包括我们孩子都受到村里人的喜欢和关照,和乡亲们建立了血肉感情,逢年过节,母亲和其他老师及乡亲都要组织节目,登台演出,此外,村里面妇女的纠纷和难题都找母亲来解决。4 Z, G5 i( V. _6 b9 r( e
         母亲家族也是明代初年从陕西移民过来的,家族尚武,母亲的爷爷是个清代武秀才,至今大院犹在, 姥爷是1948年的老党员,从1950年起到1965年去世,一直都是柳林王家洼村的支书,兢兢业业的为村里谋福利,荒废了解放前几辈上就经营的买卖和戏班业务,把一个穷山村搞的红红火火,没有一家吃不饱饭,穿不上衣,最终自己为村里背粮食累的吐血而逝。+ P1 r& y2 e/ A
         父亲崔根达1963年大学毕业后分到北京水利电力部研究院,1966年文革时母亲随父亲工作调动,到西安水里电力部研究院,我们从此告别了故乡,坐大木船渡过风陵度黄河,到了陕西西安。
    % r  V  @6 J; j- D2 Q/ x5 F  母亲从1957年开始教书到1966年离开,在吕梁教了近十年书,把热血青春都贡献给吕梁的教育上。到西安后,由于文革和教师被批斗,母亲从此转行不再教书,但对故乡的思念从未间断。; E& M: v& x" R  k
         七十年代由于经济原因很少回来,即使如此,母亲仍然在1970年8月带我翻山越岭,长途车跋涉回到家乡,看望年迈的奶奶马和乡亲。那时的家乡马茂庄到处开始种植水稻,黄牛和毛驴帮人们干活,石磨上推磨碾米,鸡鸣狗跳,儿童到处玩耍,一派农村田园风光。自此,故乡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只是没有机会好好记录下心中的故乡的人和物,亲情和历史。
    8 G9 T* a7 A2 g$ J8 w# ~" o分享: - z7 n# }# h: T3 D! r2 {
    . h' H$ h+ _* g' |* r
    $ Y) q4 u% h7 S7 n, ?( d(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7-14 20: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本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7-15 20: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7-29 14:4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3-12 16: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3-13 13: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家辛苦了,谢谢本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做人要厚道,看帖要顶!谢绝无意义字符回复  ←【左边有快捷回复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意见反馈| 中华崔氏网

    QQ|Archiver|手机版| 中华崔氏网 ( 苏ICP备15036060号 ) |网站地图

    声明:中华崔氏网是崔氏宗亲自发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网站,不属任何氏机构或团体。

    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与宗亲交流,均属于个人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言论信息引起的争议及法律责任!

    GMT+8, 2025-9-4 15:36 , Processed in 0.058961 second(s), 18 queries , File On.

    技术支持:中华崔氏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